漂浮育苗阶段不同茎高剪叶对烟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摘要:为了探讨幼苗不同茎高在漂浮育苗阶段剪叶对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烟草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漂浮育苗阶段烟苗不同茎高剪叶的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在茎高4、6 cm时开始剪叶,抑制了烟苗茎的过高生长,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发育,加强了光合产物在根、茎的积累,从而使烟苗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协调性得到了增强;烟苗成苗时根的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和二级侧根数均显著高于封盘剪叶的对照处理,烟苗的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也有显著的提高,并且烟苗的抗逆性能得到加强,幼苗质量得到改善。
所以漂浮育苗在烟苗茎高4~6 cm时开始剪叶效果最佳。
关键词:烟草;漂浮育苗;茎高;剪叶;幼苗质量
中图分类号:s572;s504.3;s5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0-2332-05
剪叶是烟草漂浮育苗培育壮苗的一个关键技术环节,是指当烟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通过人为地剪掉一部分有效叶片,以调控烟苗生长,促进根系生长发育,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烟苗地上部分生长量、协调根冠比例的目的[1]。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烟草漂浮育苗中不同剪叶次数、剪叶面积对烟苗生长的影响做了大量的试验[2-5],如刘国顺等[4]研究表明,在烟苗5片真叶后每隔5~6 d进行1次剪叶、共剪叶3~4次的效果最好,王怀珠等[5]的试验表明,剪叶以剪去最大叶面积的1/3~1/2为宜。
目前针对烟草漂浮育苗幼苗
不同茎高进行剪叶处理、探讨对烟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
为此试验比较了烟苗不同茎高实施剪叶处理后对烟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找出烟苗开始剪叶的合适茎高,以期为烟草漂浮育苗中壮苗培育技术措施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和
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烟草品种为k326(nicotiana tabacum l. cv. k326)。
采用漂浮育苗方式培育烟苗,所用育苗基质为常规基质,由遵义市大兴公司提供,主要成分是草炭、牛粪和珍珠岩;育苗盘为烟草漂浮育苗专用盘,每盘160个孔;肥料为烟草漂浮育苗专用肥,由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配制。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1年1月在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温室内实施,共设4个处理,处理1:在烟苗封盘时进行第一次剪叶,剪掉最大叶面积的1/3,以此作为对照;处理2:在烟苗封盘后、茎高4 cm时进行第一次剪叶,剪掉最大叶面积的1/2;处理3:在烟苗封盘后、茎高6 cm时进行第一次剪叶,剪掉最大叶面积的1/2;处理4:在烟苗封盘后、茎高8 cm时进行第一次剪叶,剪掉最大叶面积的1/2。
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4盘。
各处理在第一次剪叶以后每隔5 d 剪叶一次,直至成苗移栽。
苗床管理措施相同。
统一按《贵州省烤烟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实施。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生长发育形态指标农艺性状采用文献[6]的方法测定,有烟苗成苗期的茎高、茎围、叶片数、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等指标。
根系形态指标测定是每处理每重复在成苗期随机选取10株烟苗,将根系清洗干净,用epson expreesion 1000xl数字化扫描仪对完整根系进行扫描,之后用winrhzo根系分析系统软件对根系图片进行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和二级侧根数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分析。
1.3.2 生理生化指标各处理都在成苗期取样测定生理生化指标,根系活力采用ttc-甲醇浸泡法测定[7];叶绿素含量采用乙醇提取法测定[8];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苯酚法测定[9]。
1.4 统计分析
所有试验数据均采用microsft office excel 2003及sas 17.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并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uncan′s new multiple-range test)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茎高剪叶对烟苗成苗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不同茎高剪叶对烟苗成苗期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在烟苗茎高4、6、8 cm时分别剪叶处理,则烟苗成苗期的茎高各处理都高于封盘剪叶的对照,处理2、处理3、处理4的茎高分别为12.16、13.86、20.59 cm,分别比对照(10.51 cm)增加了15.7%、31.9%、95.9%,并且都与对照差异显著(p2.3 不同茎高
剪叶对烟苗成苗期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
不同茎高剪叶对烟苗成苗期幼苗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在烟苗茎高4、6、8 cm时分别剪叶会对烟苗根系生长和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根总长方面,处理2、处理3、处理4分别为162.79、196.18、122.14 cm,处理2、处理3分别比对照(127.04 cm)增加了28.1%、54.4%,与对照差异显著(p参考文献:
[1] 李迪,王传兴.烟草苗床后期剪叶炼苗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7(5):28.
[2] 曾惠宇,谢会雅,朱列书.烤烟漂浮育苗不同播种期和剪叶次数研究[j].作物研究,2008,22(1):26-30.
[3] 吕芬,易建华,杨焕文,等.剪叶次数对烤烟漂浮育苗中烟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5(6):94-97.
[4] 刘国顺,习向银,时向东,等.剪叶处理对烤烟漂浮育苗中烟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3(1):25-27.
[5] 王怀珠,易建华,杨焕文,等.剪叶面积对烤烟漂浮育苗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6(7):44-46.
[6] yc/t 142-1998,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s].
[7] 萧浪涛,王三根.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8]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 张以顺,黄霞,陈云凤.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0] 李德全,赵会杰.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1] 李召春,张晗,郭惠明,等.转棉花cbf基因烟草的耐逆性生理指标测定[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4):101-107.
[12] 李彰,马京民,王行,等.烤烟大棚漂浮育苗[j].烟草科技,2003(12):39-41.
[13] 王行,邱妙文,罗志华,等.对烤烟漂浮育苗过程中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2005(3):31-32.
[14] 王树声,董建新,刘新民,等.烟草集约化育苗技术发展概况[j].烟草科技,2003(5):43-45.
[15] 邵红雨,孔广超,齐军仓.植物耐盐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9):51-53.
[16] 吴纪民,吴兆苏.源-库变化对小麦籽粒性状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种子,1998(2):22-25.
[17] 盛承师.小麦冠层形态结构与籽粒产量的关系[j].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86(4):20-24.
[18] 贺明荣,王振林,曹鸿鸣,等.源库关系改变对小麦灌浆期植株光合速率及14c同化物运转分配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1998,18(4):555-560.
[19] 许飞,何跃峰.烤烟漂浮育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j].云南
烟草,2002(4):40-48.
[20] 黄一兰,李文卿,吴正举,等.烤烟漂浮育苗技术研究[j].云南烟草,2001(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