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的提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名校。
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生社团发展。
目前,我校共有37个学生社团,按组织主体不同分成两类:一是由学校组建的“官方社团”,主要校团委、学生会、心理协会、舞蹈队、合唱队、科技协会、社团联合会等;另外一类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自主组建的“民间社团”,如戏剧社、跆拳社、小提琴社、魔术协会、模型协会等。
为了保证社团活动的开展,学校把每周三第8、9节定为社团活动时间,每个社团举办特色活动,广大学生自由参与。
所有社团均采用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每个社团都有一名负责老师,但老师只作宏观指导,所有活动从创意设计到具体落实都由学生负责。
那么这种类似大学社团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在高中能否发展壮大?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对学生的学业和能力培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哪些经验值得日后借鉴?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面向全校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调查研究,不仅能让教育界各人士更深入地了解现今中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该调查为日后高中社团的发展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对象的选取和研究的方法:(一)调查对象的选取由于佛山市南海区是广东省教育强区,石门中学作为佛山市南海区的窗口学校对于佛山市乃至广东省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选取石门中学作为调查的对像是有较强的典型意义。
还由于在社团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对社团的认识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把普通成员和社团干部区分开来,单独对社团干部作了调查。
因此我们共设计了二份调查问卷,当中既有共性的问题,也有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问题。
(二)研究的方法本次调查分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问卷调查。
针对普通成员,分别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43份,有效率为95.23%。
调查对象为高一高二学号尾数为2和5的学生,由于我校学生学号是按姓氏的首字母编排的,不带有成绩、能力、家庭背景或地域色彩,因此采取这样的抽样调查也保证了科学性和客观性。
而针对社团干部的,则发放对象为高三曾经担任过社团核心干部的学生,共47份,回收问卷45份,其中有效问卷45份,无效问卷0份。
二.是个人访谈。
采访对象主要为部分高三前任学生社团负责人或社团干部。
研究过程1.搜集相关文献,掌握相关知识2.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样本见附录)2.1.向老师和部分学生干部了解学校学生社团的基本情况,初步了解可能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2.2.根据了解到的情况,上网查询资料,进一步思考目前高中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2.3.设计调查问卷。
3.进行部分学生负责人的采访,了解学生在自主管理社团中出现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4.得出结果。
4.1 将得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和筛选,做好资料分析。
4.2 将统计得到的资料绘制成统计图。
4.3 综合各份问卷反映的内容,写成论文。
一、学生对社团的基本认识有96.8%的学生表示支持在高中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与之向对应的正是目前石门中学学生高涨的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的热情。
2、在你的印象中高中学生社团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在这项调查中,有62.8%的人认为是”锻炼自我,提高能力的平台”, 22.1%的人认为是”交朋友的场所” 4.7%的人认为是”优秀学生的集中营”,35.5%的人认为”可以丰富校园生活的组织”,没有人选择”纯属摆设,没什么实际意义”。
由此可见,在绝大部分同学心中学生社团的形象是正面和友好的。
没有学生认为学生社团只是作为摆设,说明学生社团发挥了实际作用,影响着同学们的校园生活。
而在关于社团类型方面的调查中,87.3%学生不同意学校只成立与学习有关的社团,可见有大部分同学认为社团活动的作用不应局限在学习上。
但表示“同意”或“比较同意”的学生仍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仍然有部分同学认为社团活动应该为学习而服务。
而在“你心目中学生社团类型”的调查中,高一级的学生有71.5%选择了“文体娱乐”类,可见在大部分学生心里,休闲放松是社团活动的主要功能。
在4、社团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在关于“你觉得学生社团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的调查中,有3.8%人认为是“管理学生”,22.5%认为是“娱乐大众”,31%人认为是“服务大众”,21.5%人认为是“学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
而在普通学生中做同样的调查,则选择“管理学生”的人有3.5%,选择“娱乐大众”的有52.3%,选择“服务大众”的有29.1%,选择“学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的有26.1%。
而通过对比上述几组数据我们发现,在社团干部当中选择“服务大众”和“学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这两个选项的比例较普通学生来说要高,说明在参加社团工作以后,社团干部的为公众服务意识增强,思想道德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参加社团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1、在关于“你会报名参加我校的学生社团吗”的调查中,有75.1%的学生选择“会”。
那么参加哪种类型的学生社团呢?2、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66.9%学生选择“文体娱乐”类。
而像“学术交流”类和“管理策划”类等其它种类的学生社团则较少学生问津。
这样的情况,会使得学生社团的发展偏向着文体娱乐类型,学术性的社团数量较少,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而更多的学生选择做“参与者”,而不去尝试管理策划,则在这方面的能力就难以提高。
本年度的石门中学社团招新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报名的踊跃程度与调查中反映出来的结果相当,学生社团相当受高一新生的欢迎。
报名参加社团活动的高一学生动机不一,3、在“你为什么会报名参加学生社团”的调查中,有18.6%的人觉得新奇,14.5%觉得自己能力能够胜任,56.4%希望能够增长见识,很少一部分的人是家长老师建议。
由此证明,参加社团活动的人大多是出于自愿。
这对于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很大的益处。
首先,成员的积极性会比较高,活动的热情高涨,不会把社团活动看作是一件沉闷的事;其次,他们认为参加这样的活动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见识,自然会用心去对待每一项工作,注意工作的细节,在工作中细心观察,找出不足,并向社团的负责人提出合理的条件,有利于社团的长期发展,营造一个活跃的言论氛围。
但是另一个事实是老师和家长在推动自己的学生和子女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方面的意识并不强烈。
就高中生所在的年龄段,老师和家长在对学生做出的选择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两个人群没有推动自己的学生和子女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方面的意识,对自己的学生和子女在这方面的想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消极作用。
4、参加社团对自身有哪些帮助和提高?上表反映了学生在担任社团干部工作后得到很大锻炼和提高,社团干部在通过社团工作的锻炼后,其交际、心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而在“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次,会参加社团干部吗”的调查中,则有80%人表示“会”,可见在大部分同学心里,参加社团成为社团干部,获得更多的锻炼是共同的愿望。
5、参加社团活动对学业产生什么影响?由上表可见在大部分同学心中,参加社团有利于学业。
6、老师和家长对社团活动又持怎样的态度呢?从下表我们可以发现在担任过社团干部的学生的师长中持支持态度的要比普通成员高,由此可见,由于参加社团工作给自身带来的提高和进步,大部分的社团干部的老师和家长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从以上调查我们得知绝大部分学生都支持在高中阶段开展社团活动;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反映了新时代学生较强的自主参与意识。
事实上通过参加社团,他们收获了能力、自信和友谊等等,成为人生重要财富。
三、对社团发展现状的分析1、从以上数据得知在大部分社团干部对我校社团的生存状况并不是十分满意。
而在普通成员的调查中却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大部分还是认同的,结论的不同反映了两者心态的差异:作为策划者和管理者对活动寄予了较高的期望,而普通成员带着休闲放松的心态自然不会苛求。
2、学校为保证学生有时间参加社团活动,特将周三下午第八、九节课定为社团活动时间,鼓励高一、高二级的同学去参加社团活动。
对此学生认同度有多高呢?由上可见,多数社团干部及同学认为每周一次的活动频率是合理的。
3、在“你认为我校社团的发展规模如何”的调查中,有20人认为“过于庞大,要遏止”。
有22人认为“正常,要保持”仅有3人认为“远远不够”可见,绝大多数社团干部不赞成加大发展力度。
“现在的社团发展有重量不重质的势头,一味追求社团数量,”学生会学艺部部长说,“一些新成立的社团实为一个空壳,平日里无声无息,活动时就出来凑下热闹,没什么实际意义。
”石门中学团委借社联成立的契机组织成立了十余个社团,但这些新成立的社团成立后不久便了无声息,为人所遗忘。
“不过新社团成立后总要有个磨合的过程。
石中团委、学生会、文学社、心协等一些老牌社团在石中根基牢固,新进社团想很快冲破这些老社团的包围是很难的。
”心协的一位部长指出。
团委对于上面提到的那十余个社团的成立仅做到选拔出其主要负责人而已,至于其它的诸如部门设置,规章制度的制订等则完全放给了这些新上任的,绝大部分没有任何社团管理经验的负责人,自然,这些负责人只身一人要处理这么多事,已无暇顾及什么社团活动、社团影响等其它事务,其学习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这位心协部长认为,新社团的成立有助于丰富石中校园生活,但学校应加大对新社团的扶持力度,协助其完成规章制订等工作,度过磨合期,而非一上来就让其自生自灭。
就目前来看,很多新进社团实力较弱,学校理应重点对其帮扶。
而很多新进社团都采取了与老社团联合的方式增强自己的知名度,并借此提升实力。
在上学期举行的社团节目文艺晚会中,有不少新进社团采取与老社团联合的方式,从众多新老社团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登台演出的资格。
由此看出,我校的社团干部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和进取景升,能自己探索出一条发展道路。
4、在针对普通成员“你参加社团活动的频率和影响因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成员参与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但绝大多数参加社团活动的而在关于“影响你参加社团活动频率的主要因素”的进一步调查中,大部分同学选择看当时的活动是否感兴趣和当天的作业量来决定是否参加社团活动的。
5、社团成员的工作情况。
社团成员为社团的日常工作和活动的顺利举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下表数据统计可见,所有的社团成员都是会认真对待社团和社团工作,不会消极怠工。
“我们手下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很热情地工作,但也有个别是相对来说每那么积极的。
但可贵的是,虽然能力态度各有差别,但高度的责任感还是一样的。
”记者站的一位副站长说道。
我校的社团工作人员大多数都能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正是他们的认真负责,保证了我校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
由上可见,我校的社团干部和社团成员是相当尽职尽责的,但通过活动效果亦可暴露出其在技能和经验上的不足。
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这是不可避免的。
6、增强社团间的交流“虽然社团之间看起来关系不错,但实际上却暗自较劲,自然就放不下‘架子’去请人过来指导啊,交流啊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