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第一轮章节复习试题 课时2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高考化学第一轮章节复习试题 课时2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课时2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1.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 m+和Y 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原子半径比Y小B.X和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C.电负性X>Y D.第一电离能X<Y解析:X m+与Y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质子数X>Y,原子半径X>Y。

X比Y更易失电子,第一电离能X小于Y,电负性X小于Y。

答案:D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B.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D.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2个π键解析: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看,π键轨道重叠程度比σ键重叠程度小,故π键稳定性低于σ键,A项正确;根据电子云的形状和成键时的重叠原则,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最多只有一个σ键,可能没有π键,也可能有1个或2个π键,B正确;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故C项错误。

答案:C3.若AB n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对电子,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n=2,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V形B.若n=3,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型C.若n=4,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型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若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成键的孤对电子,则根据斥力最小的原则,当n=2时,分子结构为直线型;n=3时,分子结构为平面三角形;n=4时,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型。

答案:C4.在下列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元素符号:(1)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2)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3)最活泼的气态非金属原子是________。

(4)第二、三、四周期原子中p轨道半径充满的元素是________。

解析:同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除ⅢA族、ⅥA族反常外)逐渐增大,同周期中金属元素最小,稀有气体最大,故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为Na,最大的为Ar。

答案:(1)Na Ar(2)Cs(3)F(4)N、P、As5.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1)元素T的原子最外层共有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__。

(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H+4,写出该微粒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解析:(1)因T的M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因此它是硫元素,其最外层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从X的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电子数的2倍”,且其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推知X为碳元素,其同位素符号是146C。

(2)因元素Y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显碱性推出Y为氮元素,Y与H形成的YH+4即NH+4,其电子式为。

(3)Z属短周期元素,其最高正价为+7价,则可推知Z为氯元素,它的非金属性比硫强,可以通过b来证实。

(4)从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来看,分子为H2SO4、H2CO3、HNO3和HClO4,显然H2CO3的性质与其他三种不同,因只有它是非氧化性的酸且是弱酸。

答案:(1)614 6C(2) (3)Cl b(4)H2CO3弱酸性或非氧化性酸6. 某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1,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完成下列各题:(1)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该周期的元素种数是________;(2)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族,该族的非金属元素种数是________;(3)根据“相关链接”介绍的知识,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区,该区所包括元素族的种类是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元素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容纳了电子,该元素处于第四周期,该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4s1~23d1~104p1~6,故共有18种元素;根据轨道能量顺序和族的相对顺序可以确定该元素位于第ⅢA 族,本族元素只有一种非金属元素——硼,根据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4s24p1可以确定该元素在p区,由该区元素的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n s2n p1~6,可以确定所包括元素族的种类是ⅢA~ⅦA族、0族。

答案:(1)四18(2)ⅢA1(3)pⅢA~ⅦA族、0族7.(江苏单科,21)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等)与H2混合,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方法之一。

(1)上述反应的催化剂含有Cu、Zn、Al等元素。

写出基态Z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CO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

(3)甲醇催化氧化可得到甲醛,甲醛与新制Cu(OH)2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Cu2O沉淀。

①甲醇的沸点比甲醛的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

②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1 mol甲醛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

③在1个Cu2O晶胞中(结构如下图所示),所包含的Cu原子数目为________。

解析:(1)Zn为30号元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即可得出。

(2)根据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结构推断CO的结构式为C≡O(或)。

(3)CH 3OH 与HCHO 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非常接近,而沸点相差较大,是因为CH 3OH 分子间存在氢键。

形成氢键的条件是①有N 、O 、F 原子,并且N 、O 、F 上存在孤对电子。

②有连接在N 、O 、F 上的H 原子。

根据有机物中碳氧双键为sp 2杂化, 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甲醛中C—H 键均为σ键,碳氧双键中有一个σ键,故有3个σ键。

弄清晶胞中位于顶点与体心的空心圆为O ,则O原子数=8×18+1=2,4个位于体心的黑点为Cu ,Cu 原子数为4,满足n (Cu)∶n (O)=2∶1。

答案:(1)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或[Ar]3d 104s 2 (2)C ≡O (或 )(3)①甲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sp 2杂化 ②平面三角形 3N A ③48. 已知A 、B 、C 、D 和E 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与其他4种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又不在同一主族。

B 和C 属同一主族,D 和E 属同一周期,又知E 是周期表中1-18列中的第7列元素。

D 的原子序数比E 小5,D 跟B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

请回答:(1)A 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2)B 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C 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B 与A 形成的化合物比C 与A 形成的化合物沸点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 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的元素,其元素名称是________;它的+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4)从图中可以看出,D 跟B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 g·cm -3,则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只要求列出算式)。

解析:依据晶胞结构可知,该晶胞中B 与D 的个数比为2∶1,再结合题给条件可推出A为H、B为F,C为Cl,D为Ca,E为Mn。

(4)设有1 mol该晶胞。

则有1 mol该晶胞中含有4 mol CaF2,其质量为4×78 g,一个晶胞的体积为:V=4×78 g·mol-1a×6.02×1023 mol-1。

答案:(1)氢(2)F Cl氟化氢分子间存在氢键,氯化氢分子间没有氢键(3)四ⅦB锰1s22s22p63s23p63d5(4)CaF24×78 g·mol-1a g·cm-3×6.02×1023 mol-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