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和分类

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和分类


标准:
1.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恒磨牙的 的中颊沟。 2.上、下牙弓牙齿位置正常、排列整齐。 3.前牙覆合、覆盖正常。
精品课件
个别正常牙合
但是凡轻微的错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 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牙合范畴。这种正常范 畴内的个体牙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 之为个别正常牙合。
精品课件
第3分类(II3) 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前部长度较小,或 下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二者兼之。 主要症状:后牙中性合 ,前牙反合。 矫治原则:矫治前牙反合。
精品课件
第II类—第3分类(II3)
精品课件
第II类—长度不调
第4分类(II4) 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下 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小,或二者兼之。 主要症状:后牙中性合,前牙深覆盖。 矫治原则:矫正前牙深覆盖。
Angle医师:近代正精畸品课件之父,1899年提出
Angle错合分类法
1890年,Angle提出的对错颌畸形的分类是正 畸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因为他的分类不仅 把错合畸形分成了几大类型,而且第一次对自 然牙列中正常咬合的概念进行了清楚而简单的 定义。
精品课件
理想正常合
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 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合关 系非常理想。
第三章
错合畸形的分类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一·Angle理想牙合 二·Angle错牙合分类法 三·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
精品课件
提要
1·对错牙合畸形病因与机制的全面和正确分析是错颌畸形 分类的基础。
2·错牙合畸形的科学与准确分类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设计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Angle分类法简明、方便、易懂,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 为广泛的一种错颌畸形分类法。
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小,或下颌或下牙 弓宽度较大,或二者兼之。
主要症状:上牙弓窄于下牙弓,后牙对合、反合或 反锁合。
矫治原则:扩大上牙弓宽度,或缩小下牙弓宽度, 或二者并用。
精品课件
第III类第2分类(III2)
精品课件
第III类—宽度不调
第3分类(III3)
主要机制:上下颌或上下牙弓的宽度过小。 主要症状:上下牙弓狭窄。 矫治原则:扩大上下牙弓,或用肌能训练矫治法,
Angle的理想、正常的咬合关系
恒牙列每牙与邻牙理想的邻接关系。 上下颌磨牙应该是相互关联的即保持理想
的咬合关系。 坚持保存全口32颗恒牙→不拔牙、只扩弓。
精品课件
Angle分类法的理论基础
上颌骨固定于头颅上,位置恒定; 上颌第一恒磨牙生长在上颌骨上,位置稳定而
不易错位; 以上颌第一恒磨牙作为基准; 根据下颌第一恒磨牙与上颌第一恒磨牙前后向
第三类错合——近中错合
第三类亚类(ⅢS):一侧磨牙为近中关系, 另一侧磨牙为中性关系。
精品课件
Angle错合分类法
Ⅰ:磨牙中性 Ⅱ1:磨牙远中,切牙唇倾
Ⅱ1S: Ⅱ+1 Ⅱ2:磨牙远中,切牙舌倾
Ⅱ2S : Ⅱ+1 Ⅲ:磨牙近中
ⅢS: Ⅲ+1
精品课件
Angle错合分类法的优点
优点: 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 简明易懂,便于临床使用; 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并加强营养及咀嚼功能,以促进颌骨及牙弓的发育。
精品课件
第III类第3分类(III3)
精品课件
第IV类——高度不调
第1分类(IV1) 主要机制:前牙牙槽过高,或后牙牙槽过低, 或二者兼之。 主要症状:前牙深覆合,可能表现面下1/3 过低。 矫治原则:压低前牙,或升高后牙,或二者 并用。
精品课件
即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与下第一恒磨 牙远中颊尖相对,为轻度的近中错合关系。 若下颌前移1/2个磨牙或1个前磨牙的距离, 以至于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 第一、二磨牙之间,则是完全的近中错合 关系。伴随症状可有前牙的对刃或反合。
精品课件
第三类错合——近中错合
临床表现:前牙反合或对刃。
精品课件
错合畸形分类的目的:将千变万化的错合畸形 分门别类,使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畸形归入一 类。便于临床诊断、矫治设计、开展研究工作 以及学术交流。
精品课件
有关概念的复习
磨牙中性关系,近中关系和远中关系 前牙覆合,覆盖
精品课件
磨牙中性关系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 近中颊尖咬合于下 颌第一恒磨牙的近 中颊沟内。
精品课件
Angle错合分类法的不足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并非恒定不变。
远中或近中错合可能是上颌磨牙位置前移或后移所 造成。
分类中只考虑了牙颌面在近远中方向上的关系 不协调,没有提到在高度和宽度上的不协调。
错合畸形的表现是三维方向上的,应该从长、宽、 高三个方面来考虑。
精品课件
Angle错合分类法的不足
若下颌再后退,以至于上第一恒磨牙的近 中颊尖咬合于下第一恒磨牙与第二前磨牙, 则是完全的远中错合关系。
精品课件
第二类错合中的分类
第一分类(Ⅱ1):磨牙远中错合关系,同时有上颌 切牙的唇向倾斜。
临床表现:前牙深覆盖、深覆合、上唇发育不足和开 唇露齿。
精品课件
第二类错合中的分类
第一分类亚类(Ⅱ1S) :一侧磨牙为远中关 系,另一侧为中性系。
4·毛燮均分类法将错牙合畸形的机制、症状、矫治三者结 合,并从长、宽、高三方面对错牙合畸形进行综合分析 和归类,充分体现了咀嚼器官的立体结构和形态变化。
精品课件
掌握:Angle错合分类法和毛燮均错 合分类法的具体内容及应用。
熟悉:以上两种分类法的优缺点。
精品课件
错合畸形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事物分类的目的:同类归一,统一名称,便于 管理和交流。
精品课件
第二类错合中的分类
第二分类(Ⅱ2):磨牙远中错合关系,同时有上颌 切牙的舌向倾斜。
临床表现:前牙内倾型深覆合。
精品课件
第二类错合中的分类
第二分类亚类(Ⅱ2S) :一侧磨牙为远中关 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
精品课件
第三类错合——近中错合
下牙弓相对于上牙弓处于近中的位置。 若下颌前移1/4磨牙或半个前磨牙的距离,
精品课件
第II类—第4分类(II4)
精品课件
第II类—长度不调
第5分类(II5) 主要机制:上下颌或上下牙弓长度过大。 主要症状:双颌或双牙弓前突。 矫治原则:减径或减数,以减少上下牙弓突 度,或推上下牙弓向后。
精品课件
第II类第5分类(II5)
精品课件
第II类第5分类(II5)
精品课件
包含了现代错合畸形的基本机制:牙量、骨量不调。 将机制、症状、矫治三者结合。
不足
第IV类第1分类(IV1)
精品课件
第IV类——高度不调
第2分类(IV2) 主要机制:前牙牙槽过低,或后牙牙槽过高, 或复合机制。 主要症状:前牙开合,可能表现面部下1/3 过高。 矫治原则:升高前牙,或压低后牙,或二者 并用,或需矫正颌骨畸形。
精品课件
第IV类第2分类(IV2)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磨牙远中关系
上下第一恒磨牙的近 中颊尖相对或上颌第 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 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 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磨牙近中关系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 中颊尖与下颌第一恒 磨牙的远中颊尖相对 或上颌第一恒磨牙的 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 第一恒磨牙与第二恒 磨牙之间。
精品课件
第V类—个别牙齿错位
主要机制:由局部变化所造成的个别牙齿错位,不 代表合、颌、面的发育情况,也没有牙量,骨量的 不调,
主要症状:一般错位表现有舌向、唇(颊)向、近 中、远中、高位、低位、转位、易位、斜轴等情况。 有时几种情况同时出现,例如:唇向—低位—转位 等。
矫治原则:按具体情况矫治处理。
分类法中的没有特别强调由于牙量、骨量不协 调而造成的错合畸形——牙列拥挤。 现代错合畸形的重要机制(原因):牙量、 骨量的不调。颌骨不能容纳全部牙齿(32颗) 整齐排列在其中。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毛燮均错合分类法
1959年,毛燮均教授提出; 1978年进一步完善; 分类以错合畸形的机制、症状、矫治三者
精品课件
第II类—长度不调
第1分类(II1) 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小,或下颌或下 牙弓长度较大,或二者兼之。 主要症状:后牙为近中错合,前牙为对合或反合。 颏部可前突。 矫治原则:矫正颌间关系。推下牙弓向后,或牵 上牙弓向前,或两者并用。
精品课件
第II类第1分类(II1)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覆合与覆盖
覆盖:上下颌牙列闭合 时,上牙盖过下牙的水 平距离(A)。
覆合:上下颌牙列闭合 时,上牙遮盖下牙的垂 直距离(B)。
精品课件
深覆合
正常覆合:上前牙冠 覆盖下前牙冠切1/3 以内。
深覆合:上前牙冠覆 盖下前牙冠超过切 1/3。
精品课件
深覆盖
正常覆盖:上下前牙 切端前后距离在3mm 以内。
第III类—宽度不调
第1分类(III1)
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 弓宽度较小,或二者兼之。
主要症状:上牙弓宽于下牙弓,后牙深覆盖或正锁 合。
矫治原则:缩小上牙弓宽度,或扩大下牙弓宽度, 或二者并用。
精品课件
第III类第1分类(III1)
精品课件
第III类—宽度不调
第2分类(III2)
结合为基础。 共将错合畸形分为6类。
精品课件
第I类—牙量骨量不调
第1分类(I1)
主要机制:牙量相对大于骨量。 主要症状:牙齿拥挤错位。 矫治原则: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减径或减数。
精品课件
第I类—牙量骨量不调
第2分类(I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