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工程装备资料

海洋工程装备资料

世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装备的现状与展望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的特点,是先进制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体,产业辐射能力强,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

国际上通常将海洋工程技术装备分为三大类: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浮体结构物。

海洋工程装备属于高投入、高风险产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厂商须具有完善的研发机构、完备的建造设施、丰富的建造经验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

目前全球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集中在新加坡、韩国、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其中新加坡和韩国以建造技术较为成熟的中、浅水域平台为主,目前也在向深水高技术平台的研发、建造发展,而美国、欧洲等国家则以研发、建造深水、超深水高技术平台装备为核心。

按照业务特点和产品种类,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可分为三大阵营。

处于第一阵营的公司主要在欧美,它们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及关键配套设备供货;第二阵营是韩国和新加坡,它们在总装建造领域快速发展,占据领先地位;我国还处于制造低端产品的第三阵营。

欧美国家企业是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先行者,也是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的引领者。

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亚洲国家的转移,欧美企业逐渐退出了中低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但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设计方面仍然占据垄断地位。

并且欧美企业也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运输与安装、水下生产系统安装和深水铺管作业业务,主要企业如法国Technip公司、意大利Saipem公司、美国McDermott公司和Subsea 公司等。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为海洋开发提供装备的战略性产业,随着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但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了这一产业的重要性,并开始抢占这一领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我国应该加强发展力度,加快发展步伐,进入世界海洋工程产业第一阵营,为我国海洋开发和参与海洋国际竞争提供利器。

欧美国家企业是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先行者,也是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的引领者。

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亚洲国家的转移,欧美企业逐渐退出了中低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但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设计方面仍然占据垄断地位。

并且欧美企业也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运输与安装、水下生产系统安装和深水铺管作业业务,主要企业如法国Technip公司、意大利Saipem公司、美国McDermott公司和Subsea 公司等。

欧美企业的技术领导地位与其长期海洋油气开发实践密切相关。

在此基础上,欧美企业形成了大量的技术专利和技术储备,并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博客)践经验,成为其研发新技术和装备的重要支撑。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我国当前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外部环境看,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稀缺,全球海洋资源开采日益高涨起来,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在海洋国土开发上还比较薄弱,现在中国的海洋开发能力主要集中在浅海,海洋资源的全面利用、深海的开发能力还不足,也缺少相应经验。

从装备制造现状来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国产化率一直较低,进口比例在70%以上。

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上,全球海工装备水平第一梯队为欧美类企业,第二梯队为日、韩、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中国总体处在第三梯队,以制造低端海工装备产品、赚取加工费用为主。

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海工装备产业缩小与发达国家距离的绝佳机遇期。

只要加大国家投入力度,瞄准核心技术以带动产业发展,并进一步细化优惠政策,做大做强海工产业,就能与发达国家一争高低。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世界油气开发技术跟踪专家江怀友江怀友:我是来于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我们多年从事跟踪国外海洋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我现在就把我们多年的综合成果向大家汇报。

世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装备的现状与展望,共分12个部分。

一、概述。

发达国家海洋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日渐成熟,海上油气产量继续增长,开采作业的范围和水深不断扩大,墨西哥湾、西非、巴西等海域将继续引领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潮流。

二、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现状。

海洋油气的储量占全球总资源量的34%,目前探明率为30%,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

油气资源分布,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占60%,深水和超深水占30%。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浅海和深海的划分标准,水深小于500米为浅海,大于500米为深海,1500米以上为超深海。

目前从全球来看,形成的是“三湾两海两湖”的格局。

海洋油气产量,海洋油气产量在迅速增长,以上是第二部分。

三、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历程。

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陆上石油的延续,经历了从浅水深海、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1887年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海岸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探井,拉开了世界海洋石油工业的序幕。

四、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特点。

1.工作环境的特点。

与陆上相比,海洋有狂风巨浪,另外平台空间也比较狭窄,这是美国墨西哥湾在05年因为飓风的平台遭到了损坏。

2.勘探方法的特点。

陆上的油气勘探方法和技术,原理上来讲,陆上和海洋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我们把陆上的地质调查到海上就很难大规模开展,主要是要受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3.就是钻井工程的特点。

无论是勘探还是采油都要钻井,但是在海上,要比陆上复杂得多,因为海上我们要到平台上进行钻井,根据不同的水深,有不同的钻井平台。

4.投资风险特点。

因为海上特殊的环境,因此它的勘探投资是陆上的3-5倍,这张图,随着深度的增加,成本在增加。

但是海洋勘探开发也有优势,比如说在海洋的地震,地震船是边前进边测量,效率比陆上要高。

以上是第四部分。

五、世界海洋工程装备的概况。

我们讲一下世界海洋的格局,找到我们自己的发展方向,海洋工程装备指海洋工程的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及后勤服务等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性的装备,但是目前把开发装备认为是主体,世界海洋油气工程装备设计与制造的格局,目前全球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集中在新加坡、韩国、美国及欧洲等国家,新加坡和韩国以建造中深和浅水域平台为主,目前也在向深水海域发展。

美国和欧洲等国则以研发和建造深水超深水的平台装备为核心。

目前我们划分三个阵营,第一个阵营主要是欧美的公司,它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的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和关键配套设备的供货。

第二个阵营是韩国和新加坡,在总装制造领域快速发展,而且占有一席之地,我国还是在制造一些低端的产品,因此我们处在第三阵营。

六、欧美公司在装备设计和高端制造领域世界领先。

这个主要的公司有法国公司、意大利公司和美国公司。

亚洲国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日渐成熟,在亚洲,韩国、新加坡、中国和阿联酋是主要的海洋工程制造国,韩国垄断了钻井市场,到09年底,三星重工、大宇造船、现代重工和STX造船手持钻井船33艘,市场占有率达到94%。

韩国和新加坡则占据了FPSO改装和新建市场,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67%和82%。

亚洲虽然在装备造中,目前发展较快,但是在装备设计方面,与欧美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比如我们国家在2000年以来,共建造的平台是40余座,但是70%以上是欧美公司设计,其中自升式平台的设计主要是美国、荷兰的公司,半潜式平台设计有美国、挪威和意大利等公司。

俄罗斯、巴西等资源大国也进入了工程制造领域,因为近年来,依托本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巨大需求,巴西和俄罗斯开始培育本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因此也成为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新的竞争者。

1.世界海洋油气工程技术服务市场。

目前海洋的油气工程服务市场,我们就可以找到我们装备发展的方向,另外可以找到装备的市场。

2.海洋物探技术服务市场。

目前的现状,物探行业市场增幅开始放缓,09年呈下降态势,04-08年地震市场价值翻了一翻,2008年物探市场容量创历史新高,主要物探公司收入持续增长,08年四季度开始,包括到09年底,市场开始回落。

我们看一下,这张图是在08年以前物探市场总的价值,增长非常明显。

这是主要的物探公司收入的对比图,这是08年和07年、06年的,我们看06、07、08增幅非常明显。

我们再看一下海洋板块的服务情况,CGV、PGS增幅也很明显。

全球物探市场队伍不断增大,物探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球有71支海上地震队伍在全球作业。

我们看一下地震作业队伍的趋势图,从这个图上看,非常明显,在上升,红颜色是地震作业队伍的数量,蓝颜色是利用率,就是说目前队伍的利用率也很高。

海上地震的服务市场的日费,在金融危机以前,从曲线来看上涨很明显。

目前海上物探市场呈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是3D勘探船,这张图是海上地震拖缆服务能力的情况,这都是国际上大的物探公司的分布情况。

金融危机下旧船提前退役,新船推迟建造,这个主要是09年的形势。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出现饱和的资源闲置情况,特别是常规的二维勘探船和老化船只,但是从长远来看,三维多缆船和新技术船仍然旺盛,全球海上3D船将持续增长。

这是海上三维地震船的数量,因为三维地震对我们来说,对勘探来讲,三维地震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可以把地下的储藏在三维空间描述得非常清楚,这样我们在油气的生产的时候就非常便利。

物探新技术公司遭到重创。

这个指的是09年,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很多的油公司多用一些低成本的常规技术,物探的新技术公司,像EM、GS,这是海上电磁勘探,还有船舶技术的ION公司,它的收入受到了重创。

这张图是08年和09年一季度的对比,这是ION、EM、GS也是08年一季度和09年一季度,下降非常明显。

第二方面我们介绍一下国际物探市场总的发展趋势,行业总体保持垄断竞争的格局,强者更强,竞争更加激烈,因为长期以来,物探行业一直没有停止过并购活动,尤其是以行业巨头为最,经过新一轮的洗牌,像CGG通过合并,成为行业老大,WGC也不断收购一些特色公司,在迅速发展。

目前WGC、CGV、PGS和BGP掌握了全球竞争性的物探市场,份额在70%以上。

行业整体供过于求的基本矛盾将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更加突出,行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进一步凸显,油公司加大对一体化服务的需求,目前地球物理技术已经跨越了勘探阶段继续向油藏评价、油田开发与生产延伸,高密度、大信息量、采集处理解释集成一体化的物探技术与装备成为发展的趋势。

数字化将引领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方向。

行业领导型企业从软件、设备到技术的集成度不断提高,为行业设置了更高的技术壁垒。

竞争重视低成本,向低成本技术和服务质量并存转移,随着石油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大,油公司一方面要求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求提供新的技术和高服务质量来满足其需求。

油气勘探重点向海洋转移,当前陆上的常规油气已经进入了成熟期,陆上石油在2010年左右将达到峰值,不断增长的油气需求将更大规模依赖于海上油气产量的增长,因此海洋将逐渐成为新的勘探开发的热点,非洲、中东、南美将是物探的热点区,海上地震勘探市场主要集中在四大海域,墨西哥湾、西非、巴西和亚太,东南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也非常非常,随着该区的政治环境逐渐改善,有望成为下一轮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