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换热网络优化综合的数学规划法
换热网络优化综合的数学规划法
实例
物流 H1 FCp / (kw/K) 22 Tin / (K) 440 Tout / (K) 350
C1 C2
20 7.5
349 320 300
500
430 368 320
500
CW(冷却水)
S(蒸汽)
设最小传热温差为 Tmin 10℃ (1) 应用LP转运模型求得该问题最小加热 公用工程和冷却公用工程用量均为零。 (2) 应用MILP求得最小换热单元数目及热 负荷为: 匹配 H1—C1 Q11=1620kW 匹配 H1—C2 Q12=360kW
换热网络优化综合的数学规划法
主要内容
前言 确定最小公用工程费用的转运模型 最小换热单元数目的MILP模型 非线性规划(NLP)超结构模型
实例
前言
热力学方法
数学规划法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
数学规划法
同步优化法 分层优化法
用线性规划确定最小公用工程费用和夹 点位置; 用MILP确定最小换热单元数 目的换热匹配及各匹配的换热负荷;用 非线性规划求得满足上述匹配的费用最 小的流程结构
单纯的数学规划法虽然能获得严格的数 学最优解,但建立模型困难,求解算法 也不总是有效的,有时实际的工程约束 难以用数学关系式表达,因此单纯的数 学规划法离工程实际的应用还有相当一 段距离。
有些学者将热力学方法和数学规划法结 合起来,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例如, 以热力学方法为主得到一基本优化网络, 在辅之以数学规划法进行局部参数的优 化调整,这样既可保证初始换热网络基 本满足设计要求,又可简化数学规划法 的数学模型,便于求解。
Ri ,k
H Qik
区间k
QC jk
Ri , k 1
该区间内第i股热流的热平衡为:
Ri ,k Ri ,k 1 Qijk Q
j
H ik
区间内每股冷流均应换完热量,热平衡为:
Hale Waihona Puke Qjijk
Q
C jk
而在子网络内,i,j物流的匹配换热量为:
kSNL
Q
ijk
Uijl yijl 0
确定最小公用工程费用的转运模型
仓库(温度区间)
左侧为货源结点,包 括热物流和加热公用 工程。中间为仓库, 即根据物流温度划分 的温度区间。右侧为 目的地,即冷物流和 冷却公用工程。
目标 冷物流 源
( /
热物流
公用工程
( / )
公用工程
)
图1-1 换热网络转运模型
确定最小公用工程费用的转运模型
转运模型中最小公用工程费用的数学模型如下: 目标函数:
满足最小公用工程费用的网络是很多 的,每个温度区间都可根据换热条件 确定若干匹配,但最小换热匹配的数 目是多少,每个匹配的换热负荷是多 少,则需通过进一步优化计算求得。
设由夹点将网络分成NL 子网络,每个子网络有若 干温度区间,第k个温度区 间的热平衡如右图 在此区间内有I股热物流与 J股冷物流换热,由上一温 度区间有多余的热流热量 传入此区间,此区间内多 余热流热量传入下一区间
min Z Sm F wn F
s m m n
w n
Rk 1
约束条件:
Q
i
s m m
H ik
Q
j
C jk
区间k
F h
mk
F
n
w n
hnk
每一温度区间的热平衡 :
Rk
s H Rk Rk 1 Fm hmk Fnwhnk Qik QC jk m n i j
l i j
约束条件为:
H Ri ,k Ri ,k 1 Qijk Qik j
Qijk QC jk
j
kSNL
Q
ijk
2 U ijl yijl 0 (i H L , j CL , L 1、……NL)
eijl 是加权因子,可反映对某匹配的倾向程度。例如 价格愈贵的匹配,可取较大的加权因子,这样昂贵 的匹配将不予实现。若取 eijl =1
超结构是指一个包括若干可能的物流连接方案 的结构。例如,已知一股冷流C1与三股热流H1, H2,H3相匹配,且每一对匹配的热负荷已定, 那么这三个匹配可有多少种连接方式呢?对于 C1而言,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串联还 有先后次序之分,也可先并后串,或先串后并 等等。要在这多种连接方式中选一换热面积最 小的方式就需将这若干种连接方式表示出来。
1
13
H1-C1
4
6
5 8
C1
2
14
H2-C1 9
7
11
12
3
15
H3-C1
10
H1
H1-C1
H2
H2-C1
H3
H3-C1
21,22,23,24
1
13
H1-C1
4
C1
2
14
H2-C1
7
3
15
H3-C1
10
返回
1
13
H1-C1
5
C1
14
H2-C1 9
15
H3-C1
10
返回
1
13
H1-C1
6
C1
Game over
谢谢大家!
热通量的约束条件为:
R0 RK 0
Rk 0
k 1, 2……K-1
公用工程约束条件为
F 0
s m
F 0
w n
此问题可用线性规划方法求解,以 得到公用工程费用(不仅是公用工 程用量)最小的各温度区间物流换 热负荷和公用工程用量,Rk=0处即 为夹点。
最小换热单元数目的MILP模型
2
14
H2-C1 9
15
H3-C1
10
返回
1
13
H1-C1
6
5
C1
14
H2-C1 9
7
15
H3-C1
10
返回
超结构流程的数学模型
目标函数:换热面积之和或投资费用。 等式约束条件: 各分流结点的物料衡算和温度平衡; 各混合结点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各换热单元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各换热单元的传热面积计算,等等。 非等式约束: 最小传热温差的约束; 各股物流流量非负约束,等等; 各物流输入、输出温度给定值,流量给定值等
则表明目标函数即为最小数目的换热单元数。 此数学模型可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求解,从而求 得 eijl =1时的匹配以及匹配的热负荷 Qijk
k
非线性规划(NLP)超结构模型
由MILP确定了物流的匹配及热负荷后, 其满足此匹配要求的物流连接方式可有 多种。不同的连接方式,不同的分流率, 其换热面积不同,为求得最小换热面积 的连接方式,需建立包括各种可能连接 方式的超结构流程及其数学模型,通过 非线性规划求得换热设备投资费用最小 的换热网络。
最优换热网络流程图
C1,349k 20
20
H1-C1
359K 13.875 6.125
H1,440K 22
C2,320K 7.5
430K
350K
8.125
378.9K
H2-C1
334.64K
368K
应用数学规划求解最优换热网络还有其 他一些方法,例如同步优化法,它是同 步考虑公用工程用量,换热单元数目和 换热面积的整体优化。这种方法比分层 优化更能确保整体的优化,但是数学模 型的建立和求解也更困难一些。
确定最小公用工程费用的转运模型
换热网络的功能在于把热量由热流“转送” 到冷流,相当于货物由货源运向目的地的运输问题。 在夹点分析中,引入了温度区间的概念,温度区间 内的热物流可将其热量传向冷物流。温度区间相当 于运输问题中的中间仓库。所以求费用最小的换热 网络问题,就相当于有中间仓库的转运问题,于是 可套用转运模型来求解。
(i H L , j CL , L 1、 2……NL)
式中:
0 i, j物流没有热交换 yijl 1 i, j物流进行换热
H C U ijl min Qik , Q jk k k
为使换热单元数目最小,则目标函数应为:
min Z eijl yijl
(3) 推导出超结构流程如图:
H1-C1
H1
H2-C1
C1
H1-C1
C2
H2-C1
建立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其中包含了 12个变量,5个不等式约束,9个等式约 束,计算最小设备投资费用的换热流程 如图 相应的换热器面积为: H1—C1 162m2 H1—C2 56.7m2 总投资费用为42180美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