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我校由于教育布局的调整,我校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学校形成了几个人数少于20人的小班。
在这种被迫“小班化”的形势下,如何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
一、小班教学的意义
“小班化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实施“小班化教学”是以提高学生个体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目的。
“小班化教学”使教育的同步化和标准化优势与教育的个别化和个性化要求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这就是适应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
其次,实施“小班化教学”,增加师生间交流和互动的频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小班化教学”由于班额人数较少,教师有可能进行个别辅导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这就有效地保证了在教学过程中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再次,有效地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教学环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激活学生思维,融合师生情感,有着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
因此,“小班化教学”是一种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符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形式。
二、小班教学的优点
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看,小班化教学,在人数少和空间相对大等有利条件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和谐地全面发展。
使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培养了每个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来看,小班化教学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张扬个性,表现自我。
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会表现出更为主动和积极,参与面更广,个性更为鲜明。
能使学生愉快、自由地学习,主动地成长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学的空间大为增加,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的密度随之增大,教师利用扩大了的空间与充满人性的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并通过加强指导与交往,强化了对学生的学习乃至人格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资源的程度。
同时,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培优补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课下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个别化指导的机会增多,作业可以实行面批面改,师生之间的信息足够,更直接更及时、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看,小班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小班化为师生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学间交往的机会明显增多,学生的举止动作都在教师的视野之内。
同学之间情感融洽,师生之间亲密无间。
在这样的氛围下,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将教育的目标、内容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三、“小班化”教学的开展
1.组织灵活关注每位学生
小班化教学的组织方式,将一个班的二十名左右的学生分为三至五个合作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都安排老师的座位,方便老师参加学生的学习活动,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改变原来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密度,促进学生个体潜力的发挥,培养学生之间团结互助与协作精神。
2.小组合作突出主体
过去教师一人问,指定一个回答的情形,不知挫伤了多少想说而又无机会表达的学生的热情,同时也浪费了其他同学的时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改变这种状况,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各种学习技能。
(1)学会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是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每个学生都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吃“大锅饭”,而是大家一起解决问题。
学生应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获得最大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思路、思考方法的指导,从扶到放,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学会分工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集体意识。
在小组学习时要有明确的分工。
即组长(负责组织)、记录员(负责整理记录)、资料员(负责学习材料收集)、报告员(负责反馈本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如二年级教学“测量物体的长度”,在测量黑板教室等物体的长度时,需要有人拿米尺测量,需要有人在旁边帮助扶平米尺,做好记号。
也需要有人记录测量结果。
这时就需要大家先分工、决定谁来量、谁来记,然后才能合作。
(3)学会与同学交流。
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发表见解。
交流的过程也是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
①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
交流时要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从中汲取对自己有帮助的思
想或知识,对别人的发言做好评价。
通过交流最终形成共识,促进共同提高。
②学会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在小组内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既能培养学生的胆量,又能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思维更严密,更有逻辑性。
而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他们在合作交流时经常处于听众的位置,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在交流时要敢说、多说,并且要为他们提供说的机会,让这些学生先说。
③学会文明交流。
在小组讨论时,要尊重别人的发言。
有不同看法,要等人家把话讲完再各抒己见。
同时,不要大声说话,控制适当的说话音量,不妨碍其他小组,防止互相干扰,还课堂一个安静的环境。
(4)引入竞争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主张“组内合作、组际竞争”。
合作是以优良人品作前提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谦让、相互欣赏,是其主要的精神品质。
组际之间应开展竞争,引入竞争机制,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好的,探究积极的,奖给小组小红花,或红五星,或小红旗,以资鼓励。
这样有效地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更认真、更投入地参与学习活动。
形成一种“合作-竞争-合作”的良性循环,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小班化”教学的面临困难
1、“小班化”教学没有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只有摸着石头过河。
“小班”的来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如果实施得好,将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好机遇。
2、“小班化”需要农村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方法。
教师的服务意识、朋友意识、合作意识尤待加强,教学方法、组织方式尤待不断探讨与模索的过程
3、教师们迫切希望能得到“小班化”教学的专题培训,以及专业理论引领。
促进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健康发展
在新的时期小班化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摸索、探讨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小班化教学优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00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