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在滇中城市群建设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民建曲靖市委(2010年11月8日)曲靖市是滇中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昆明—贵阳、昆明—重庆、昆明—南宁经济带的重要发展节点,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发展区域。
随着珠江源大城市的迅速崛起,辐射力明显增强,已逐步发展成为滇东区域性中心城市,将成为云南加强同国内其他地区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将在桥头堡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曲靖概况曲靖地处滇境之东,五千里珠江源头,爨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物埠源丰、山川秀美。
国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辖1市1区7县,下设115个乡(镇)、街道,1602个社区、村(居)民委员会。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励精图治,全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呈现出人口大市、经济大市、农业大市、工业大市四大特点,交通区位、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环境宜居、区域经济五大优势突出。
(一)四大特点人口大市。
2009年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616.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达77.56万人。
常住人口581.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2.7%,是云南省人口第二大市。
人口自然增长率6.4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1人,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比全国、全省每平方公里多62和85人。
经济大市。
2009年曲靖GDP完成870.9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14.1%,居全省第2位,在全国35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排名112位,在我国西部94个地级州市中列第9位,分别仅差贵阳36亿元、兰州54亿元。
农业大市。
曲靖素有“滇东粮仓”之称,是全国最大的优质烤烟生产基地,烤烟产量占云南的1/3,占全国的1/10。
2009年全市农业实现增加值160.9亿元,占全省农业的15%,居全省第一位。
粮食总产量244万吨,烤烟总产量19万吨,油料总产量8.4万吨,猪牛羊肉总产量119万吨,蔬菜总产量195万吨,年末大牲畜头数125.5万头,均居全省第一位。
所辖县(市)区农业发展各具特色,罗平、陆良县已发展成为全省油菜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陆良、麒麟、沾益、师宗已发展成为全省蚕茧生产基地县(区),宣威、富源、陆良、会泽、麒麟已发展成为全省生猪生产基地县(市)区。
工业大市。
曲靖工业行业门类齐全,主要集中于35个大类、120个中类和160个小类,已初步形成烟草、煤炭、电力、机械、化工、冶金、纺织、建材、造纸、皮革、粮油加工为主的较为完善的工业化体系。
2009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404.9亿元,占全省工业的19.4%,居全省第二位,成为全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卷烟、矿冶、汽车和生物资源创新基地。
(二)五大优势交通区位优势。
曲靖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地处滇黔川桂四省结合部,一市连四省区,素有“入滇锁钥”之称,位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心地带,西部大开发南贵昆经济带的中心。
辖区内建成以三条铁路、四条国道和四条高速公路贯通全境的交通网络体系。
贵昆、南昆铁路和4条国道高速公路贯穿境内,曲靖中心城区距昆明新机场仅1小时车程,入省通边快捷;全市县级公路完善,乡村公路相对较好,到县达乡进村便捷。
产业基础优势。
曲靖一直是国家“三线”建设和全省工业布局的重点地区,经过长足的发展,产业基础雄厚、优势突出,现已基本形成了以优势特色农业、能源、烟草、化工、冶金、汽车和机械制造、轻工及建材、生物制药为支柱的产业集群。
农业主要产品粮食、水产品、油料、肉类、中药材、蚕桑产量分别占全省15%、16%、21%、24%、34%和40%,均居全省第1位。
工业主要产品供电量、原煤、焦炭、汽车产量分别占全省28%、46%、65%和96%,居全省第1位,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占全省27%,居全省第2位。
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兴起,为农业、工业提供配套服务。
2009年曲靖第三产业实现增加244.9亿元,占全省9.7%,居全省第二位。
资源禀赋优势。
曲靖境内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 406.28万千瓦,可开发300.31万千瓦,目前已开发267.37万千瓦,占可开发的89%。
生物资源品种繁多。
全市共有种子植物3955种,食用植物178种,药用植物973种,工业用植物236种,花卉观赏植物285种,同时,具有大灵猫、猕猴、水獭、金猫、斑羚等30多种珍稀保护动物。
矿产资源储量较大。
已探明有较大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29种,总储量357亿吨,其中,重晶石、磷矿储量居全省前列;硫铁矿、水泥生产用石灰岩居全省第一位;铅锌及稀有金属储量居全省第二位;特别是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91亿吨,远景储量272亿吨,是全省第一产煤大市,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能源支撑。
宜居环境优势。
曲靖致力于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社会安全、风气文明、生活舒适、城市美誉等方面的和谐宜居建设,科学的城市规划、宜居的气候环境、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流的软环境建设奠定了宜居曲靖的发展基础,2006、2007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2009年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工作城市”、“全国最安全城市”以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城市发展代表”。
区域经济优势。
曲靖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西部大开发南贵昆经济圈的叠加区,是滇中城市经济圈的重要发展区,是昆明—贵阳、昆明—重庆、昆明—南宁三条经济带的重要发展节点,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发展区域,经过多年的长足发展,珠江源大城市迅速崛起,以曲靖为中心的珠江源经济圈逐步形成,对广西、贵州等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曲靖市推进桥头堡建设工作情况曲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桥头堡建设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抓住桥头堡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2010年7月,市委及时召开了落实云南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市政府成立了曲靖市推进桥头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推进桥头堡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规划编制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等。
目前,曲靖推进桥头堡建设的1个总体规划和六大产业基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现代物流规划、珠江源大城市建设规划等4个专项规划正在编制中,规划将围绕加快发展、扩大开放的主题,提出全市桥头堡建设的产业发展、基地建设、政策支持、项目支撑和措施保障等。
三、曲靖在滇中城市群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曲靖在滇中城市群建设发展中,围绕云南省桥头堡建设的重大战略要求,以改善民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为动力,实施农业稳市、工业强市、商旅活市、科教兴市、生态立市、依法治市方略,建成“六大基地、一个枢纽、一个大城市”,突出曲靖在滇中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统筹对内对外开放,发展互惠经贸合作,扩大文化交流,建设高效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
(一)调结构转方式强产业,建设西南重要的六大产业基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壮大能源、烟草及配套、化工、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特色生物等支柱产业群,力争把曲靖建设成为西南煤电及新能源基地、现代烟草加工基地、新型煤化工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六大基地。
1、西南煤电及新能源基地:实施总投资848亿元的60个重点项目,把曲靖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煤电基地和以风能、核电为主的新能源基地。
2、现代烟草加工基地:实施总投资33亿元的5个重点项目,把曲靖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烟草加工基地。
3、西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实施总投资782亿元的43个重点项目,力争把曲靖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化工基地。
4、西南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基地:实施总投资898亿元的29个重点项目,力争把曲靖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冶金及光新材料基地。
5、西南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实施总投资126亿元的21个重点项目,力争把曲靖建成东南亚轻型汽车生产基地和机械制造基地。
6、西南绿色食品基地:实施总投资292亿元的39个重点项目,把曲靖建成西南绿色食品基地。
(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服务业,建成西南重要的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重点推进西城区、南海子、花山、凤凰山、者海、富源、罗平、师宗、陆良、越州10个以工业品仓储和产品包装、装卸、运输为主的工业物流中心建设,加快以产业物流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把曲靖建成连接内地、通边达海的重要通道和西南重要的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
实施总投资478亿元的296个重点项目,力争把曲靖建成西南重要的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
(三)加快珠江源大城市建设步伐,增强辐射带动力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按照“一主两副”(即以麒麟城含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城区、沾益、马龙为副城区)统筹规划,大力发展珠江源大城市经济,将曲靖构建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东部增长极,增强珠江源经济圈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大力发展珠江源低碳城市经济,将曲靖发展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东部增长极。
力争到2015年珠江源大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02万人。
中心城建成区面积达7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72万人,城镇化率70%。
中心城区建成国家级文明城、生态城,八个县城建成省级生态园林城。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保障能力加快以路网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曲靖市内各县(市)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曲靖市以及各县(市)区至省外、市外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推进南昆铁路扩能改造,渝昆通道、曲靖至文山、宣威至会泽、曲靖经弥勒、易门、武定、寻甸至曲靖滇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环线,配合做好滇中城市轻轨建设准备工作。
在滇中城市群发展中,要实现“一主三副”,即昆明为主,曲靖、玉溪、楚雄为副。
曲靖要创造条件,争取各种机会,积极主动融入以昆明为中心,以曲靖、玉溪、楚雄为副中心的滇中城市经济区,通过交通区位优势,实现昆明——曲靖一小时经济圈,把曲靖打造成桥头堡的次中心。
在昆明这个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下,通过产业转移,实现滇中城市群交通、通讯无缝对接,资源功能有机整合,生产要素无障流动,产业组织分工协作,进一步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五)扩大合作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实施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我市煤炭、矿产品等资源优势,生产出口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价高、竞争力强的下游产品,逐步扩大贸易出口额。
加快产业园区、物流中心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开发南亚、东南亚、大湄公河次区域和孟中印缅地区的市场,加快化工、冶金、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
加快国家级曲靖经济开发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