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滇中城市群规划修编(2007-2025)

滇中城市群规划修编(2007-2025)



空间管制规划

防灾体系规划
第四部分 次区域和重点空间规划导引 一 产业密集区空间发展导引 二 环湖次区域空间发展规划导引 三 重点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导引 四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空间发展规划导引 五 景观资源区空间发展规划导引 六 跨行政区重点协调发展规划
第五部分 近期建设规划 一 近期规划总则 二 近期建设目标 三 近期产业发展重点 四 近期城镇体系规划 五 交通设施近期建设规划 六 市政设施近期建设规划 七 社会设施近期建设规划 八 近期建设主要项目一览
国际性旅游目的地 面向东南亚国家的 区域性服务中心
一、展望2025的滇中城市群
经济发展目标
GDP总量 预计滇中2010年GDP将达到约3400亿元;2015将达到约5300亿元,2025年将达到约11000亿元。 人均GDP指标 2000年滇中人均GDP为8370元;预计滇中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达到2560美元;2015年将 达到3850美元;2025年将达到7500美元。 三次产业比重 2025年,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2.53:48.09:39.38大致调整为8:52:40;GDP占全省的比 重将由现在的59.4%增加到70%以上,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强劲,明显呈现现代化经济的特征。
二、滇中城市群发展趋势
资源环境发展态势
资源及能源供给条件提升滇中城市发展竞争力,但自给率逐渐下降 水资源丰富,但有效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拥有云南省最优势的土地资源,但土地资源依然紧缺
依托丰富资源得以快速发展 滇中城市群腹地辽阔,自然资源类型多样,矿产、生物、水能、旅 游和气候等资源都十分丰富。丰富的资源也造就了滇中经济发展的 辉煌,以资源及能源开发为主的工业体系逐步建立完善。
规划研究重点是以发展和协调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区 域一体化发展,强调市场经济条件下联合发展产业集群、 现代化服务业,形成有竞争力和带动力的产业;协调区域 内部及区际之间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跨区域基础设施 建设、区域性公共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增强区域 整体竞争优势。
二、滇中城市群发展趋势
战略发展环境变化
环境 质量
节能减 排指标
环境建 设指标
指标名称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要求的比例
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环境功能达标率 五大湖泊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
2005 50 49 40 11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6.3
酸雨发生频率和强度有所降低
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
城镇布局
环境承载力判断 发展战略选择 产业空间布局 城镇体系构建 交通体系构建
空间管制 近期建设 实施机制
结构与内容特点
突出战略研究和综合协调的规划
前言 一 二
项目的意义 研究方法与重点
突出空间布局和可操作的规划
第一部分 滇中城市群发展背景分析

规划目的、年限及范围

滇中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滇中城市群内部结构的认识
滇中城市群规划修编(2007-2025)
Yunnan Central Economic Region: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2007-2025
昆明汇报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研究专题及成果编制组织框架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专题名称
云南初步形成以东南亚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但面临多方强力竞争
云南积极构建公路、铁路、航空对外走廊 云南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 孟加拉等国邻近。中国西部内陆省区经云南到中南半岛国家,比经沿海港口缩短 约2500多公里;东部省区经云南通道到南亚和中东国家,比从海路经马六甲海峡 缩短约4500多公里。
玉溪市, 1541.6 ,
16%
楚雄州, 931.8 ,
10%
昆明市, 4665.1 ,
47%
曲靖市, 2583.7 ,
27%
工业废水排放量(万t/a)
工业废水排放量
玉溪市, 1774,
7%
楚雄州, 2607,
10%
曲靖市, 3841,
14%
昆明市, 18429,
69%
生活污水中排放量(t/a)
楚雄州, 10708.2,
社会发展目标
城镇发展目标 滇中城市群将发展成为中国西南、东南亚、南亚结合地带的区域性商业、金融、文化、物流中心,我国 西南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能源基地,空间布局明显优化,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形成布局合理、分工协 作的城镇体系;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38.91%提升到65%左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建立。 生活质量目标 建立起完善而领先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系;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2010年总人口目 标为1800万人,2025年总人口目标为2300万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良,居民生活质量较好; 人民生活富裕、文明,人口整体素质较高;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要求,经 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滇中城市规划 文本、说明书、图纸
编制单位
昆明市规划院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玉溪市规划院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 省环科院 省环科院 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 省政府研究室、云南大学 瑞士联邦理工大学 云南省建设厅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城乡规划评估中心
第一部分课题 2007年3月至
主要面对成渝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的发展竞争 成渝城市群的工业基础、经济总量在西部都是最强劲的,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在中 国-东盟开放合作方面又占有海上大通道的绝对优势,从我国西南区域范围看, 云南未来发展主要将面对来自成渝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的强力竞争。
二、滇中城市群发展趋势
战略发展环境变化
积极发展滇中城市群是带动云南全省发展的需要
1.73
单位GDP用水量(m3/万元)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万吨/年)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年)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城市污水处理率(%)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危险废物处置率(%)
195
9.59 21.7
3 40 40 53 62
2007年8月
第二部分课题 2007.9至 2008.8
总报告撰写 2008年1月至
2008.8
征求意见、 调整优化
2008.9月以来
滇中城市群规划工作结构及流程控制
2007年3月至2007年9月 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 2008年6月至2008年8月
社会经济资料 产业发展分析 交通调查及预测
资源利用方式已显露弊端 滇中经济发展既依托于资源,又受制于资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 境和生态之间的矛盾逐步暴露出来,面临能源瓶颈。主要表现为: 一是后续资源不足的问题日趋突出;二是资源及能源的自给率下 降,;三是矿产资源无序开采、采富弃贫、优矿低用的现象突出, 资源浪费严重;四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五是现有重化工及高耗 能企业对资源及能源的依赖度较高,环境污染压力较大。
16%
昆明市, 25224.7,
37%
玉溪市, 8422.8,
12%
曲靖市, 24027.4,
35%
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t/a)
玉溪市, 688.0,
12%
楚雄州, 886.2,
16%
昆明市, 2340.5,
41%
曲靖市, 1738.2,
31%
生活污水中氨氮排放量(t/a)
生活污水排放量 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 生活污水氮氨排放量
曲靖市, 1493.7 ,
86%
昆明市, 199.5 ,
12%
楚雄州, 0.85 ,
0%
玉溪市, 26.1 ,
2%
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量(t/a)
楚雄州, 1446.1 ,
11%
昆明市, 3307.2 ,
第六部分 规划实施机制与政策
第一部分 滇中城市群规划概要
第一部分 滇中城市群规划概要
一、2025年的滇中城市群 二、滇中城市群发展趋势 三、滇中城市群发展战略 四、滇中产业空间布局 五、城镇体系构建 六、交通体系构建 七、协调与管制重点
一、展望2025的滇中城市群
2025年的滇中城市群,是带动云 南省发展的核心增长区域,是中国西 部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门户城市 群,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结合地带 的区域性中心。
滇中城市群规划----昆明篇 滇中城市群规划----曲靖篇 滇中城市群规划----玉溪篇 滇中城市群规划----楚雄篇 滇中城市群经济和产业发展研究 滇中城市群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滇中城市群环境保护研究 滇中城市群环境承载力及空间管制研究 滇中城市群区域交通体系研究 滇中城市群规划执行机制和政策研究 GIS在滇中城市群规划中应用研究
全国现已形成三个等级的城市群格局
第一级别有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京津翼城市群、长三角城市 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第二级别有经济基础雄厚的山东半岛 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第三 级别包括具有后发之势的长株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关 中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太原城市群、西宁城市群等。
国内外城市群重点研究的内容
极化发展是全省发展的需要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 确提出,今后20年到30年间,将逐步形成以昆明、曲靖、 玉溪、楚雄等滇中地区为发展极,沿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展 开的“一极三向五群”空间开发战略布局。
极化发展也是世界城市群发展的规律
从世界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来看,极化增长带动区域发展 是普遍规律,云南要整体快速发展,需要一个领军的发展 极,而从这个发展极的辐射能力和辐射范围来看,从云南 山多平地少、坝区适建空间有限的特殊地理地貌来看,仅 仅昆明一个城市是难以担当的。同样从世界城市发展规律 来看,城市群整体参与竞争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 方式,滇中城市群发展,既符合世界城市发展规律,也是 云南全省发展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