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府谷县煤电冶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0万吨电石和100万吨白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府谷县煤电冶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0万吨电石和100万吨白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4
表4 类别 废气
废水 固废
建设工程三废产生与排放清单
污染物种类 废气量(104Nm3/a)
产生量 691927
治理措施削减量 0
烟(粉)尘
79848.1
79601.04
SO2 无组织粉尘 废水量(104m3/a)
165.09 /
60.093
0 / 46.959
COD
4.752
3.326
BOD5 氨氮
表1
产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别
主产品
电石 石灰
副产品 电石炉气
项目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表
产品量 100×104 100×104
产品去向
定向供应北元化工百万吨 PVC 生产装置 项目使用量 92×104t,余量外售当地其它电石企业
4.5×108m3/a
作项目石灰生产、兰炭干燥和粉尘焚烧燃料量依次为: 4×108m3/a 、0.4×108m3/a 和 0.1×108m3/a ,全部利用
三、项目环境影响
1. 环境空气 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厂区周边 SO2 小时平均浓度及烟尘日均浓度净增值较小,叠 加背景值及周边企业贡献值后均满足相应标准限值。PM10 浓度不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各关心点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原因主要是背景值超 标引起的。 由于本项目周边 1.0km 内在搬迁后无环境敏感点分布,所以本项目厂区周边 PM10 浓度超标对环境影响较小。 2. 地表水 本项目运营期正常情况下生活污水均综合利用,不外排,生产废水除冷却循环水外 无其它类废水排放;项目初期雨水也得到妥善的处理,全厂废水实现零排放。非正常状 况下,厂区设事故收集池,对事故状态下的废水进行收集。事故废水经收集后回用于生 产,可保证废水不外排。因此,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当地地表水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3. 声环境 项目建成后,厂界噪声值昼间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 类区标准 要求,夜间仅一个厂界点超标。夜间虽有厂界超标现象,但在郭家峁村、南峁村实施搬 迁的前提下,项目所处地周围 1km 范围内无集中居民点,因此,工程建设对厂界和敏感 点的噪声影响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4. 固废影响 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固体废弃物都可在本项目区内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府谷县市政 部门统一清运处理。可见,本项目排放的固体废弃物绝大部分可以做到综合利用,能够 得到有效的控制,对区域环境产生的污染很小。 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详见表 45。
陈家畔 NNE 2.9
关王岔 NNW 3.6 倪家塔 NNW 3.4
长沟村 倪家峁 NNW 3.8
靳家塔 NW
3.8
沙庄 NNW 2.2
枣林峁 前梁 NNW 4.1
小字梁 W
2.7
小字沟 NWW 2.9
小字梁 上张家峁 SW
3.3
村 下张家峁 SW
2.4
南峁
W
0.6
北峁 NWW 1.1
元峁村 赵崖尧 NWW 4.1
大寨沟 NW
4.9
王家墕 王家墕
S
1.4
村
郭家峁
S
0.1
孙崖尧 SW
4.2
孙崖
下墕
SW
3.0
尧村
当村
SW
3.7
前墕 SSW 3.6
海则 尖保 尖保则 SSE
2.7
庙乡 则村 张崖尧 SE
2.8
刘家 刘家坪 SE
4.1
坪村 关路墕 SSE
4.3
高梁
青阳沟 沟村
S
3.5
杨庄
则村 杨庄则 SSE
4.1
魏寨 黄甫
五、选址合理性
⑴ 本项目厂址位于清水川工业园区,符合府谷县载能工业区整体规划。 ⑵ 厂址远离城市规划区边界,2km 以内无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依据项目总图布 置及现场实际调查测量,项目周边近邻 1km 范围内的主要村庄有厂界西南侧的郭家峁自 然村和厂界西北侧的南峁自然村,按照清水工业园区承诺——对郭家峁和南峁村在项目 投产前搬迁后,项目选址满足《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 年修订)》和《石灰厂卫生防护 距离标准》的选址保护要求。 ⑶ 项目依托清水川工业园区,电力、给排水统一供给,且交通便利;原辅材料来
四、主要环保措施
1. 水环境保护主要措施 ⑴ 生产过程中的循环冷却水排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站。 ⑵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和其它废水一同进入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⑶ 污水处理选用一套地埋式综合污水生化处理设备;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喷 洒道路抑尘等。 2. 大气环境保护主要措施 ① 电石炉气处理措施为设干式高温过滤除尘器;净化电石炉气输送系统出现故障 时,设净自动点火放散火炬,高度 40m;
相对厂址(近边界)保护内容
保护目标
环 乡镇 行政村 自然村 方位 距离 km 人群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境清
一村(赵寨)
健康
空水
二村(赵寨) SEE
1.1
气 乡 赵寨村 三村(赵寨)
段家嫣 NEE
2.9
冯家塔 NEE
3.7
2
川底村 NNE 3.1
铺则坪 温家峁 温家峁
NE NE
1.0 2.0
6
源方便,场地不压覆矿产资源,无特殊保护的文物遗迹,建厂条件优越。 ⑷ 项目正常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在当地环境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在对郭家
峁、南峁搬迁的前提下,项目电石装置 1km(含石灰装置周边 200m 卫生防护距离范围) 范围内无集中居民,环境风险条件下对敏感点环境影响小。
⑸ 本项目选址得到公众 100%的支持率。 综上分析,项目选址建厂条件优越,符合当地工业布局规划,项目建设和运行对环 境影响较小;在落实郭家峁、南峁村搬迁后,符合《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 年修订)》 的选址要求,从环境角度分析,项目厂址选择基本可行。
农业 排放 SO2 满足“保护农作物大气污 生态 染物最高允许浓度”要求
声环境 《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 3 类标准
3
2. 环境质量现状 现状监测及调查结果表明,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拟建地环境空气大部分监 测点 PM10 超标,这与该区处在毛乌苏沙漠边缘、地表植被稀疏,气候干旱有关。SO2、 NO2 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均符合标准要求。地表水除黄河断面石油类超标外,其余断面 监测指标符合地表水相应标准。评价区声环境符合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总体上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府谷县煤电冶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 100 万吨电石和 100 万吨白灰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一、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 年产 100 万吨电石和 100 万吨白灰项目 2. 建设单位 府谷县煤电冶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 建设地点 陕西省府谷县海则庙乡王家墕村 4. 建设性质及行业类别 建设性质属新建;基础化学原料制造等 C261。 5. 项目投资 104677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4494 万元,占总投资的 4.3%。 6. 生产规模及劳动定员 ①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项目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见表 1。
②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企业主要生产及辅助生产车间实行 3 班连续工作制,年工作天数 330 天(按 8000 小时计)。工程职工总人数 1066 人。 7. 地理位置与交通 本项目拟建厂址隶属府谷县海则庙乡王家墕村的郭家峁自然村,属于府谷县煤电化 载能工业区的清水川工业园区项目。厂址南距府谷县城约 22km,厂区环形道路与西邻
1
的府准公路(府谷→准格尔)相通,交通便利。 8. 建设内容 项目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储运工程及环保工程等。 项目具体组成见表 2。
表2 类别 体工程
辅助工程 储运工程
公用工程
环保工程
序号
1 2 3 1 2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项目组成一览表 主要工程内容 石灰窑装置 兰炭干燥装置 电石装置 机修 化验
6. 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不同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建设期主要体现在扰动地表造成植被破坏, 从而引起水土流失等方面,在采取有效的工程和植被措施,实施建设期环境监理的情况 下,造成影响较小;运营期本项目 SO2 产生量少,不会对当地农作物产生有害影响。总 体看来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承受范围之内。 7. 风险影响 风险预测结果表明拟建工程事故风险值均小于化工行业风险统计值(8.3×10-5);项 目的风险总体水平可以接受;其中以输气管道泄漏事故风险值最大,风险源为Ⅱ单元炉 气输送管道。 从预测结果分析,本项目存在出现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可能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采取切实可行环境风险预防措施,避免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2.376 0.317
2.059 0.079
SS
3.168
2.376
工业固体废物
257090.5
257090.5
削减率(%) 0 98 0 /
77.5 70.0 86.6 24.9 75 100
单位:t/a 排放量 691927 247.06 165.09 247.79 13.134 1.426 0.317 0.238 0.792 0
七、环境影响评价总结论
⑴ 本电石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中鼓励类、限制类和 淘汰类,属允许类;符合《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 年修订)》和《“十一五”电石行业 发展规划》中相关要求;符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 号)和《关于做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意见》(陕西省发改委环资(2006)1370 号文) 中完善和发展项目循环经济的精神;即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及相关政策要求。
石灰石堆放露天堆场石灰库 设兰炭简易库
电石装置石灰、兰炭和粉料料仓和电石库 综合仓库 运输 给排水 循环水站 消防 供电 供热 空压站 氮气站 办公生活
废气污染防治 水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