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赤峰金矿

赤峰金矿

编号C055 赤峰市喀喇沁旗金矿简介
矿山概况:
采矿证面积1.28平方公里,有效期限:2010年2月至2011-2月。

提交Au金属资源储量(122b+333)2208.62kg(平均品位Au4.79g/t) 第一节位置及交通
一、位置
矿区距赤峰市约45km。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2007年2月5日颁发《采矿许可证》,开采矿种:金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0.01万t,采矿证面积1.28平方公里,有效期限:2010年2月至2011-2月。

本次详查区范围与勘查许证及原采矿许可证范围一致,详查区总面积1.28,本次详查对该区内赋存的金矿体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矿体赋存标高887—593m,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勘查许可证范围、详查区范围一致。

第三节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
一、自然地理
矿区属中低山区,海拔高程962m~730m,高差232 m一般阳坡
较陡,阴坡相对较缓。

本区具典型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多季风,雨量少。

年最低气温为一30℃.最高气温为37.4℃,冰冻期为171天,最大冻土厚度为1.7m,年平均风速为2.8m/s,最大风速17m/s,年平均降雨量为423,1mm,且多集中在6~8月份,年蒸发量为1980.2皿fI,由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河谷常年干涸,只有在雨季,暴雨可形成山洪注入西辽河水系的老哈河中。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O.1,对照烈度为7度。

区内地质环境基本来受到人类工程活动破坏,依据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所列“地质环境条件程度分类表”,本区地质环境划为良好类型。

二、经济状况
矿区为农业区,兼少量畜牧业,居民主要为汉族,农作物以谷子,玉米、高梁为主,因受气候祭件限制农业收入较低。

工业
不发达,80年代采金业较发达,矿区周围有很多大小金矿、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枯竭,采矿业处于萧条阶段。

矿区周边有元宝山电厂、平庄煤矿、头道营子石材和老哈河等,可为矿区提供充足的电力、燃料、建材和工业用水。

生产、生活物资中国移动通讯网络已覆盖矿区,投资及建设环境良好。

第四节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一、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1965一1966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第二区测队在该区(喀喇沁旗幅)开展了l/20万区域地质测量工作,编写了区域地质矿产报告。

本次区调较为详细的划分了地层,叙述了构造和岩浆岩特征,对发现的矿(化)点进行了检查评价,这一工作为后续矿产地质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世纪70—90年代有数家地质勘查单位在本区西南部等地开展金矿地质工作,主要有冶金部第一冶金勘探公司第一勘探队提交《内蒙喀喇沁旗金矿区及其外围普查地质报告》和《金矿区详查地质报告》(1980年),《内蒙古金矿床评价报告》(1986年)等,上世纪90年代先后有长春冶金专科学校王义文、郑学正等科研人员进行成矿预测等科学研究工作。

金矿是喀喇沁旗大水清金矿探矿队人员于.1994年在野外调查时发现的。

发现后,大水清金矿探矿队在矿区布置了部分探槽、竖井、平硐工程。

为了寻找盲矿体,扩大找矿成果,1995年3~5月大水清金矿委托吉林有色地质局六。

八队在该区进行了地质调查,完成1/2千地质草测约1km。

以上地勘单位在矿区工作后形成了一些零散的、不系统的资料,未经过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查。

但可供本次工作参考。

2005年9月~2006年4月赤峰市矿业有限公司委托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对岩金矿开展了普查评价,投入l/10000地质测量26平方公里,实测地质剖面4100米,槽探2800立方米、坑道
887米、竖井108米、浅井36米、基本分析样277件,组合样8件、小体重样32件、其它各类样品36件,于2006年6月提交了探获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岩金矿石量746112t,金金属量7560kg。

该报告于2006年7月8日由北京中矿联咨询中心以“中矿蒙储评字[2006]124号”审查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2006年7月14日以“内国土资储备字[2006]135号”文各案。

由于当时矿区已设置采矿权,因此普查工作未对矿区岩金矿开展任何地质普查工作。

但普查工作对本次详查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普查区位于本次详查区的东南部。

二、矿山建设与生产简介
2007年2月5日赤峰市矿业有限公司取得了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施工了部分竖井和沿脉平硐后,发现该区由于地质工作程度低,采矿工作难以进行,地质工作程度不能满足采矿的需要。

于2007年4月~5月委托内蒙古赤峰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对矿区岩金矿进行了调查评价,进行了l:2000地质草测、编录了矿山施工的竖井和平硐、采集了化学基本分析样品,2007年5月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矿区地质调查阶段性总结》。

本次工作对地表及近地表浅部进行了工作,未经过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查。

不能作为矿山开发的依据,但可供本次工作参考。

要的地质点及探矿工程均用全仪器法测定。

通过本次详查,基本查明了矿区岩金矿体的规模、形态、
产状、矿石质量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的,圆满完成了设计任务,工作精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最终提交金矿石资源储量(122b+333)461547吨。

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162925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298622吨;提交Au金属资源储量(122b+333)2208.62kg(平均品位Au4.79g/t),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Au760.05kg(平均晶位Au4.67g/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Aul448.57kg(平均品位Au4.85g/t)。

其中Au金属资源储量(122b)占总Au金属资源储量(122b+333)的34%。

本次详查共投入了勘查费87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