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重点

金融学重点

简答题:P9货币的职能(5个职能+简单描诉)一、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标准的职能;二、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发挥媒介作用时,便于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三、货币的匿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是执行的职能;四、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时执行的职能;五、世界货币是当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P63纸币制度下的汇率变动因素1、国际收支状况2、通货膨胀率的差异3、经济增长率的差异4、利率差异5、财政收支状况6、外汇储备的高低7、政府干预因素8、心理预期因素P83商业信用的特点和局限性商业信用的特点有:一是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是直接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企业和个人。

二是商业信用所贷出去的是商品资本,是出于产业资本循环的过程最后一个阶段的商品资本(有待于转化为货币资本)。

三是商业信用包含着商品买卖和货币信贷两种经济行为,买卖双方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体现着借贷行为。

四是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相一致,即生产扩大,商业信用需求增加;生产缩小,商业信用需求减少。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在于:①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

商业信用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

②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

商业信用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③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

商业信用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

④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

商业信用一般局限性在企业之间。

P160商业银行的职能 4个1、充当信用中介2、充当支付中介3、创造信用流通工具4、提供金融服务P173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3个+展开描述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商必须遵守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三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即商业银行免遭风险的能力。

流动性原则: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过程中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现和必要的贷款需要的支付能力。

盈利性原则:盈利性是指商业银行在其经营活动中获取利润的能力,它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动力。

P181中央银行的职能:1、发行的银行(垄断货币的发行权);2、银行的银行(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②充当银行的最后贷款人;③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3、政府的银行(职能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①代理国库;②代理政府债券发行;③向政府提供信用;④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进行外汇和黄金的买卖和管理;⑤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⑥对金融业实施金融监督管理)。

P206金融市场的功能(5个)金融市场能够迅速有效地引导资金合理流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金融市场具有定价功能,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和改变是经济活动的晴雨表。

金融市场为金融管理部门进行金融间接调控提供了条件。

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金融工具的创新。

金融市场帮助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

P277通货膨胀的类型(定义+类型)5个通货膨胀是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商品生产和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类,可将通货膨胀分为公开的通货膨胀和隐蔽的通货膨胀。

按物价上涨的速度分类,可将通货膨胀分为温和通货膨胀、奔腾式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

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分类,可将通货膨胀分需求上拉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按与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联系划分,可将通货膨胀分为恢复性通货膨胀、适应性通货膨胀和停滞膨胀。

按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程度划分,可将通货膨胀分为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和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P345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点和局限性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其优点在于:它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

但是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一,对经济的振动太大。

通过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将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可能带来经济的强烈震荡;其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金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

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经济冲击较大,中央银行使用时一般都比较慎重。

P346再贴现率政策优点+局限性再贴现率政策的优点有三:第一,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第二,它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更机动、灵活,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第三,以票据融资,风险较小。

但它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调整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

如果市场利率相对于再贴现正在上升,则再贴现贷款将增加。

这时即使中央银行并无意紧缩意图,但为了控制再贴现贷款规模和调节基础货币的结构,它也会提高再贴现率以使其保持与市场利率变动一致。

但这可能被公众误认为是中央银行正在转向紧缩货币政策的信号;第二,当中央银行吧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点水平上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这些波动可能导致再贴现贷款规模乃至货币供给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较大波动;第三,利用再贴现率的调整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能够调整再贴现率,但不能强迫商业银行借款,相对于公开市场业务,在贴现率政策效果更难以控制,期再贴现率也不能经常反复变动,缺乏灵活性。

P349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1.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其操作规模大小完全受中央银行自己控制,而不会像再贴现贷款规模不完全受中央银行控制。

2.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灵活精巧地进行,用较小规模和步骤进行操作,可以较为准确地达到政策目标,不会像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

3.可以连续性、经常性地操作,具有较强的伸缩性,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调节的较为理想的工具。

4.具有极强的可逆转性,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发现错误时,可立即逆向使用该工具,以纠正其错误。

5.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迅速操作。

正是由于公开市场业务存在许多优点,它已成为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的局限性:1.操作较为细微,技术性较强,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

2.从政策实施到影响最终目标,时滞较长。

3.干扰其实施效果的因素比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多,往往带来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论述题:P403-406 当代金融危机的基本特点(7点)及怎样防范(4点)与治理(3点)?金融危机基本特点:1、金融危机具有快速和广泛的连锁性与传染性 2、金融危机具有生成的潜伏性 3、金融危机的爆发具有内源性 4、当代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增高 5、国际游资成为当代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6、货币危机是金融危机的爆发点 7、危机后果的严重性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主要有:1、健全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金融危机的监测和预警。

审慎对待资本账户自由化。

3、抑制金融资产泡沫的膨胀 4、消除消息不对称,防止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羊群效应”等。

金融危机的治理:1、治理金融危机的原则。

①属性原则,即要考虑某种反危机政策适用的内外部条件。

②成本—收益原则,即选择任何一种货币政策必须权衡其成本与收益,③综合评判原则,即全面考虑多种反危机对策同时使用时的综合效应。

2、金融危机治理方式。

①对货币危机的治理,重点应放在控制货币供给量、稳定物价、稳定股市、稳定汇率、维护公共对货币的信息等方面。

②对银行危机的治理,重点应放在救助金融机构、维护债权债务关系、包装金融保障金融秩序等方面。

3、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和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

国家政策可以发挥的职能作用有:用公共资金直接购买不良资产;直接收购和接管破产的金融机构;向金融机构注入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对金融机构进行救助;税收优惠政策。

P432-433 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课内P433 现代金融发展。

恶性循环。

1、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表达为:二者紧密联系、相互融合、互相作用。

具体来说经济发展对金融起决定作用,金融则居从属地位,不能凌驾于经济发展之上;金融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影响和副作用。

2、经济发展对金融的决定性作用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二是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不同,由此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阶段和层次。

3、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通过金融运作的特点、金融的基本功能、金融机构的运作以及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这四条途径来实现的:①通过金融运作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便利条件;②通过金融的基本功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③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来提高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效率;④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直接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4、在经济发展中,金融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表现在因金融总量失控出现信用膨胀导致社会总供求失衡;因金融运作不善使风险加大,一旦风险失控将导致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因信用过度膨胀而产生金融泡沫,膨胀虚拟资本、刺激过度投机、破坏经济发展三个方面上。

5、正确认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重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防范金融对经济的不良影响。

摆正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位置,使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健康成长,从而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P460-461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积极/消极)见课本客观题:P9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P10由于货币作为商品的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所以纸币也可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的货币。

P11货币的支付手段能是指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的单方面运动时执行的职能。

由于商品经济中存在着赊销、赊购活动,使得商品买卖和货币支付在时间上相分离P40马克思认为,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表现为借贷资本与职能资本共同瓜分剩余价值。

因此,平均利润率是利率水平的基本决定因素。

利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平均利润率、通货膨胀预期、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经济周期、借贷期限和风险、借贷资金供求状况、国际利率水平P54直接标价法,又称为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数量的本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本币表示外币。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数量的外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外币表示本币。

P57按照制定汇率的方法不同,汇率可以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按照汇率制度的不同,汇率可以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按照银行汇兑的方式不同,汇率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P93金融工具的分类:按期限长短划分,金融工具可分为货币市场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金融工具。

前者期限短,一般为1年以下,如商业本票、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等;后者期限长,一般为一年以上,如股票、企业债券、公债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