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病虫害介绍及防治
密生灰褐色霉状物,以后花瓣枯萎脱落;
2、叶部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变淡褐色,形成大型病斑,边缘明显 ,表面着生少量灰霉,茎上发病后,造成茎部数节腐烂,茎蔓拍
断,植株枯死。
黄瓜灰霉病病果
瓜类结瓜初期病害
防病策略:注意大棚和高温时嘧霉胺不要用高浓度。
防治方案: 可选药剂有大扑因悬浮剂750倍、灰卡1000倍、腐霉利750倍或者 扑异佳【灰霉强效型】1套、扑异佳1套、安翠750倍、立佳欣750 倍。
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植株不受病菌侵染。雨后及时用药 十分关键。 防治方案: 预防可选用稼尔沃750倍(每亩3桶水)、爽星600倍,或者德劲 1500倍、安翠1000倍、卓旺3000倍(蔓长大于1米后)、惠盛 600倍。治疗时可选用极典3000倍、捷宝750倍、科露净750倍、 上品1500倍,或者安玛1500倍、金安玛1500倍、晶玛1500倍、 金发利750倍。
瓜类伸蔓期病害
瓜类霜霉病
症状:发病初期在病株叶背产生水渍状、浅绿色斑点,扩大后
受叶脉限制呈多角状。潮湿时,叶背部病斑长出黑色的霉,严重时 病斑布满叶片,使叶片很快变黄干枯。春黄瓜四月下旬、五月上旬 始发,五月中旬盛发。 • 霜霉病叶背面,这是关键,在高湿度环境下,也背面能看到黑色 的霉层,这也是有人管霜霉病叫做“黑毛病”的原因,但如果温 室环境比较干,就看不到这么后的黑毛了。角斑病是绝对不会有 的。
瓜类伸蔓期病害
白粉病:
白粉病是由子囊菌引起的病害,以危害叶片为主,影响光和作用 。 白粉病主要为害瓜类的叶片,也为害叶柄、茎蔓,而瓜果则较 少染病。幼苗期即可受侵染。 感病部位表面复盖一层白色粉状物,这是
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春末秋初是发病高峰。
黄瓜白粉病
瓜类伸蔓期病害
发病条件:
瓜类定植期虫害
蚜虫:
1、以成虫及若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食植物汁液; 2、瓜苗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瓜苗萎
防治方案:
可选用惊世1500倍、
标冠3000倍、索飞 750倍或者金高猛 3000倍、万马750倍、 飞迪750倍
蔫,甚至枯死;
3、老叶受害,提前枯落,缩短结瓜期,造成减产
。
瓜类定植期虫害
瓜类蔬菜主要病虫 害及防治技术
葫芦科蔬菜
瓜类:黄瓜、西瓜、冬瓜、南瓜、瓠瓜、丝瓜、
苦瓜、甜瓜、蛇瓜、佛手瓜、西葫芦等。
2
瓜类:黄瓜、西瓜、冬瓜、南瓜、瓠瓜、丝瓜、
苦瓜、甜瓜、蛇瓜、佛手瓜、西葫芦等。
瓜类蔬菜生长发育特性
以果实为食用器官;
喜温、喜光,不耐霜冻,对日长要求不严格;
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但以壤土为佳;
淋基部,间隔10天用一次,最少2次。
瓜类结瓜初期病害
黄瓜灰霉病
目前,黄瓜灰霉病是保护地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发生及 其普遍。尤其近年来,随着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保 护措施的改进,黄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加之茬次增多,为黄瓜 灰霉病的滋生蔓延创造了条件,一般损失在30%以上。
发病症状:
1、雌花开败时长出淡灰褐色的霉层,致幼瓜脐部呈水渍状,表面
后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垂枯死。稍大病苗发病初期白天萎蔫,夜 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叶片萎蔫不能复 原,直至直立枯死,病斑初呈椭圆形暗褐色,具有同心轮纹及淡
褐色蛛丝状霉,后期形成菌核,是与猝倒病区别的又一重要特征。
瓜类苗期病害
猝倒病
1.茎基部呈现水渍状黄色病斑 ,后缢缩呈线状,倒伏,猝倒 死亡。 2.湿度大时长出一层白色棉絮 状物。 3.生长后期瓜条受害,瓜面出 现水渍状大斑,严重时瓜腐烂 ,有白色絮状物,称绵腐病。
温室白粉虱为害南瓜
瓜类伸蔓期虫害
防治策略:早晨或傍晚喷药。喷时要先喷叶正面再喷背面,使掠飞
的白粉虱落到叶表面时也能触到药液而死。
防治方案: 可选用惊世1500倍、标冠3000倍、索飞750倍或者金高猛3000倍、 万马750倍、飞迪750倍
瓜类伸蔓期虫害
斑潜蝇
1、又称“鬼画符”,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产生不规则蛇形 白色虫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 2、受害植株叶片脱落,造成花芽、果实被灼伤,严重的造成 毁苗,有臭味。 美洲斑潜蝇为害黄瓜 美洲斑潜蝇为害丝瓜
瓜类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 1、上年发病田, 整地时每亩施生 石灰100公斤。 2、拨除病株,病 穴施生石灰。 3、发病初期,每 亩用70%甲基托布 津1000倍或世高 2000倍淋蔸。
瓜类结瓜初期病害
防治策略:枯萎病必须预防并提前喷药。
防治方案: 为发病时,可选用壮苗1000倍+好鲜收,或者跟爽1000倍+优比 乐、正原1000倍+优比乐,淋根或者灌根,每亩地用水量不低于3 桶水(每桶水为15kg),间隔7天,连灌3次。 已发现发病时,可选用佳爽1000倍+根府咛800/枯萎灵800倍,喷
可选瑞功750倍、劲树750
倍,或者锐宁300倍。
瓜类定植期病害
根腐病:
1、发病初期,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并向主根扩展;
2、在中午前后光照强、蒸发量大时,上部叶片才出现萎蔫,
但夜间又能恢复。病情严重时,夜间也不能再恢复; 3、根皮变褐,并与髓部分离,最后全株死亡。
发生特点:一般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病,5月进入发病盛期, 其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很大。 要以预防为主,同时注意地下害 虫的防治。 防治方案:1.苗床土壤消毒,可选药剂壮苗1500倍、保地宁3000倍 , 或者正原1000倍喷透苗床;2.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恶霉灵或者多 菌灵喷淋。可选药剂壮苗1500倍+科贝750倍,或者跟爽1000倍+晶 白多菌灵500倍喷雾或者淋根。
瓜类定植期病害
枯萎病:
1、发病幼苗子叶无光泽,暗绿色,变黄,最后枯死; 2、主蔓先出现暗绿色纵纹,后发展为黄褐色纵裂,纵剖病茎维管束
变为黄褐色,有时病部溢出少量红褐色胶质物;
3、成株发病时,一侧或基部叶片边缘变黄,严重时遍及全株,致使 整株枯死。
防治方案:枯萎病必须以前期预防为主,发病后没有特效药剂,并 清除已发病植株,防治扩散传播。 可选药剂:1.苗床土壤消毒,可选药剂壮苗1500倍、保地宁3000倍 , 或者正原1000倍喷透苗床;2.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恶霉灵或者多 菌灵,配合中生菌素一起喷淋。可选药剂壮苗1500倍+科贝750倍、 壮苗1500倍+佳作/佳爽1500倍,或者跟爽1000倍+势赢1500倍或者 晶白多菌灵500倍喷雾或者淋根。
瓜类伸蔓期病害
黄瓜靶斑病:
又称“黄点子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
斑点,直径约1毫米左右。发病中期病
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 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
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直径可达
10~15毫米,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 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
色霉状物,呈环状。
瓜类伸蔓期病害
靶斑病发生特点:
• 黄瓜靶斑病是由黄瓜靶斑病菌——半知菌的棒孢菌引起的病害, 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 • 近年来在温室、露地都有发生,且不断加重,成为黄瓜主要病害 之一,也常常与细菌性叶斑病害一同发生。
• 其症状与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防治效果较差,危害
损失较重。
防治方案:可选用佳作1500倍/贝萃5000倍/世典1500倍,或者势 赢1500倍/势科1500倍
17:14
瓜类伸蔓期病害
细菌性角斑病:
1、叶片初为水渍状浅绿色后变淡褐色,呈多角形,后期灰白色,易穿孔;
2、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色粘液; 3、果实后期腐烂,有臭味。
防治方案:可选用佳作1500
倍、佳爽1500倍、科贝800、 佳因1500倍、叶润750倍,或
者势赢1500倍、中生菌素
1500、细高750倍
黄瓜靶斑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
靶斑病病斑,叶两面色泽相近,湿度大时上 生灰黑色霉状物; 而细菌性角斑病,叶背面有白色菌脓形成的 白痕,清晰可辨,两面均无霉层。
17:14
黄瓜靶斑病与霜霉病的区别
• 靶斑病病斑枯死,病健交界处明显,并且 病斑粗糙不平; • 而霜霉病病斑叶片正面褪绿、发黄,病健 交界处不清晰,病斑很平。
防治方案:
发病前或发 病初期,用 新谋道1500
倍、索潜
1000倍,或 者多捷1000 倍。
瓜类结瓜初期病害
瓜类枯萎病:
发病特征:
1、初为部分叶片或植株的一侧叶片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状 ,早晚可以恢复, 2、主蔓基部纵裂,纵切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茎基部、节 和节间出现黄褐色条斑,常有黄色胶状物流出; 3、潮湿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层。病株易被拔起。
根结线虫:
1、侧根和须根较正常增多,并在幼根的须根上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
不等的白色根瘤,有的呈念珠状; 2、被害株地上部生长矮小、缓慢、叶色异常,结果少,产量低,甚至
造成植株提早死亡。
防治方案:
可选用聚宝盆4kg/亩、法度2kg/亩或
者扫线宝4kg/亩,主要采用拌土全田 撒施,做好土壤处理。在定植期一个 月后,可选用5%阿维菌素乳油3000 倍进行每株灌根200ml预防。
早春温度低、湿度大时利于发病,光照不足,播种过密,幼苗徒长往往发病较重。
瓜类苗期病害
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区别
1、立枯病:顾名思义站立枯死。在根部出现溢缩,话句话说就是根 部1-2厘米处根部细了一节,小叶子是有不同程度的萎蔫。立枯病不 产生絮状白霉。 2、猝倒病:就是突然跌倒,它也是根部病害的一种,但是它的根部 不会出现溢缩。这也是二者的重要区别之一,另外就是猝倒病变现小 苗的叶子并没有萎蔫。(区别之二)病残体及周围床土上可生一层絮 状白霉(区别之三)
适宜温度:20-25℃ 适宜湿度:45%-75%,湿度低于25%也能发病。大于95%抑制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