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期末账项调整与结账
3、结算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清查方法:函证核对法 清查手续:填写往来款项对账单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财产清查的结果有四种: ①实存数=账存数,账实相符,质量无问题,
不需作会计处理。 ②实存数=账存数,财产质量有问题——毁损,
需要作会计处理。 ③实存数>账存数,盘盈,需要作会计处理。 ④实存数<账存数,盘亏,需要作会计处理
②银行存款的清查:通过与银行核对账目 的方法进行(对账单法),着重掌握银行 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未达账项——是指单位与银行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时间 不同,造成一方已经入账,另一方尚未取得结算凭证尚未 入账的款项。
产生未达账项的原因有以下四种情况: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 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1、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P185页例6-8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00 2、可变现净值恢复时,冲销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
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应该定期或至少每年度终了 对固定资产进行逐项检查,如某项资产可收回金额低 于账面价值的要按其差额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会计核算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
会计核算基础:
(一)权责发生制:亦称应收应付制,是以是 否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发生支付现金的责 任为标志作为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以及债权、 债务的标准。
在权责发生制下,凡是本期实现的收益和发生的 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本期的收益 和费用入账;凡不属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款 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 处理。
企业应定期对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回收金额 进行比较,当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时,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同时建立相对应的 准备金。当资产减值成为现实时,冲减相应的资 产减值准备。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备抵法——是指在每一会计期末对应收款项进行减值测试, 合理估计应收款项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待某一特定 款项被确认为坏账时,再通过坏账准备予以转销的一种会 计处理方法。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原则:
①盘盈
流动资产盘盈:冲减清查当期的管理费用 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进行损益调整 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转作营业外收入
②盘亏
流动资产:分别情况计入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和 营业外支出等
固定资产:计入营业外支出 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冲减坏账准备
账户设置:
P186页例6-9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
己经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 复,不得将己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
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以后使用期内如何计提折 旧,原则是按其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净值-减值准备) 进行折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③应交税费:企业应在期末计算应缴纳的 相关税费,计算完毕不一定立即交付税 务部门,从而形成企业对税务部门的负 债。也是期末账项调整的内容之一。
部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各项债权债务进行盘 点和核对。 全面清查范围广、内容多,花费的时间长。一 般在下述情况下,才需进行全面清查。
年终决算前;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 对外投资合作时;开展清产核资时。
财产清查的分类:
局部清查:根据需要对一部分财产进行的清查。 其清查对象主要是流动性较大的财产,如现金、 库存商品、材料物资、包装物等。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步骤
对财产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等情况,一般分 以下两个步骤进行账务处理。
第一步,将清查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上报有关部 门办理报批手续,同时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相 符,并将盈亏数额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第二步,审批后,根据处理意见,编制记账凭证, 登记有关账簿,同时核销“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期末结存数=本期发出数(逆 算法)
实地盘存制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优点:核算工作简单,工作量小 缺点:财产的减少数缺乏严密手续;倒轧出的各项财产的减少数
中可能存在一些非正常因素,不利于会计监督 适用范围:只对那些品种多、价值低、收发交易较频繁,数量不
稳定、损耗大且难以控制的存货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基础会计
第六章 期末账项调整与结账
第一节 期末账项调整
由于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的存在,在实践中 往往出现企业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与相关货币资 金收支的时间不在同一个会计期间的情况——产 生了会计记账基础问题。
会计记账基础,亦称会计核算基础,是指确定一 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从而确定损益的标准。
缺点:存货的明细分类核算工作量较大,需要较多的 人力和费用。
适用范围:大多数企业适用。
2、存货的盘存制度及其清查方法
②确定存货实际数量的方法:
清查方法:实地盘点法、技术推算盘点法 清查手续:填写盘存单和实存账存对比表(均为原始凭
证)
③确定存货单价的方法
先进先出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
P186页例6-1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5500
贷:应交税费
5500
第二节 财产清查
1. 财产清查的概念——财产清查就是通过对实物、 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核对, 确定其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 方法。
实存数=账存数
2. 财产清查的意义(作用):
① 通过财产清查,确定各项财产物资的实存数,使账实 相符,从而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可靠。
财产清查组织:
(一)财产清查的组织:财产清查涉及的部 门、人员多,工作内容多,清查对象范 围广。财产清查的组织主要指财产清查 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和业务 准备。
1. 组织准备; 2. 业务准备;
财产清查的方法
1. 货币资金清查的方法:
①现金清查:通过实地盘点的方法进行, 对现金进行盘点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 在清点时不能以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条、 收据抵充现金。现金盘点报告表。
2、存货的盘存制度及其清查方法
永续盘存制: 又叫账面盘存制,它是平时对各项 财产物资的增加数和减少数,都要根据会计凭证 记入有关账簿,并随时在账簿中结出各种财产物 质的账面结存数额。
期末存货结存数量=账面期初结存数+本期增加 数-本期减少数
永续盘存制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优点:便于随时掌握财产的占用情况及其动态,有利 于加强财产管理,有利于实施会计监督。
⑴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⑵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P185页例6-7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00
贷:坏账准备
1500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②存货跌价准备 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指期末存货按照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的较低者计价的 方法。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的估计售价-至完工 时估计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及 相关税费。
② 通过财产清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储备和利用情况。 ③ 通过财产清查,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保证各项
财产物资安全完整。 ④ 通过财产清查,促使经办人员自觉遵守财经纪律和结
算制度,及时结清债权债务,避免发生坏账损失。
财产清查的分类:
1. 按清查对象的范围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全面清查:对属于本单位或存放在本单位的全
2. 预收收入的调整:预收收入指企业已收款, 但尚未实现的收入,如预收定金、预收租金 等。一般通过“其他应付款 ”“预收账款” 账户核算。如例6-3。
期末账项调整的类型及会计处理:
3. 应计费用(预提性质:受益期在前支付期在后) 的调整:应计费用指企业已受益但尚未支付的 费用,如借款利息费用、房租费用、水电费用 等。“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账户。例 6-4。
-:银行已收,企 业未收
-:企业已收,银 行未收
调整后余额
调整后余额
2、存货的盘存制度及其清查方法
①确定存货账面结存数量的方法有两种:永续盘存制和实 地盘存制。
实地盘存制:采用实地盘存制的企业,平时在账簿记录 中,只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 通过对财产物资的实地盘点来作为账面结存,然后再倒 挤出本期减少数,据以登记账簿。
4. 预付费用(待摊性质:支付期在前受益期在后) 的调整:预付费用指企业已付款,但属于后续 会计期间受益,应由后续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 如预付保险用、预付租金、预付报刊费等。 “其他应付款”账户。例6-5。
期末账项调整的类型及会计处理:
5. 其它账项的调整:如计提固定资产 折旧、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 提坏账准备、计提应交税费等。
金 额
银行对账单余额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 账余额
+:企业已收,银 行未收
+:银行已收,企 业未收
-:企业已付,银 行未付
-:银行已付,企 业未付
调整后余额
调整后余额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差额法)
项目
金 额 项目
金 额
银行对账单余额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 账余额
+:银行已付,企 业未付
+:企业已付,银 行未付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例6-6
借:制造费用(车间使用固定资产折旧)15000 管理费用(企业管理部门使用固定资产折旧)
3000 贷:累计折旧18000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为了体现我国《基本会计准 则》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谨慎性”原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