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四阶段法的公路交通量预测研究

基于四阶段法的公路交通量预测研究

文章编号:1673 -6052(2016)12 -0094 -05DOI :10.15996/j. cnki. bfjt.2016.12.024基于四阶段法的公路交通量预测研究沙爱敏\吕凡任\王晓东2(1.扬州市职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扬州市225009;2.仪征市交通运输局仪征市211400)摘要:以S 353扬州西段工程为实例,运用以机动车起讫点调查为基础的四阶段预测法,对交通生成、交通分布、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及交通量分配进行预测,得到未来特征年S353扬州西段各路段的交通量预测值并进 行分析。

该方法适用于本项目,能有效地进行公路交通量预测,并对类似项目的交通量预测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交通量;预测;四阶段法;交通分配中图分类号:U 491. 1 + 4文献标识码:A交通量预测是公路设计规划的关键内容,对公 路的实用性以及使用远景都起到了 一定的导向作 用[1]。

以S 353扬州西段工程为依托,采用“四阶段 预测”模型,对其未来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分析,据此 为本项目建设规模和实施计划的确定、经济评价及 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并为以后类似项目的交通量预 测提供参考依据。

1交通量预测步骤公路交通量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路交通需求的 反映,其发生和发展与沿线经济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因此未来交通量应以研究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为 基础进行推算。

交通量预测采用以机动车起讫点调 查为基础的“四阶段法”[24],即:(1)收集全区经济社会、交通运输资料,分析区域经济社会与交通运输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未来 社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2) 预测区域交通总需求,即预测交通发生、集 中总量;(3) 预测区域发生、集中总量在区域间的分布, 并考虑诱增及转移交通量;(4)把区域间交通量分配到公路网的具体路段 上,从而预测建设项目交通量。

2 S 353扬州西段交通量预测S 353扬州西段位于扬州市仪征市境内,起点位于规划S 307(规划扬州西外环),与规划S 418(启扬 高速扬州西互通连接线)对接,路线为东西走向,途经新集、新城、马集、月塘等乡镇,终点位于仪征市与 六合区交界处,接S 353南京段,路线全长约 29. 2km 0本项目交通量的预测年限为项目建成通车后 20年。

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的路网变化和经济社会 发展规划,预测特征年设定为2016年、2020年、 2025 年、2030 年及 2035 年。

2.1交通生成本次研究推荐采用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并推算将来交通与经济之间的弹性关系,然后根据 各区域未来经济增长率,推算相应小区发生集中交 通量的增长率,进行预测。

(1)历史弹性系数分析本次研究将项目影响区共划分为12个大区,主 要分析江苏省、苏南、苏北以及苏中各市的经济发展 与交通量增长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各区域的弹性系数[4]。

交通量以项目所在区域国省道观测资料为依据,经济指标选取全省和各市历年GDP ,通过分析 发现项目区域内交通量增长同该地区的GDP 有着良好的弹性关系。

从计算结果分析,江苏省历史年弹性系数序列大致成递减趋势,客车的弹性系数高 于货车的弹性系数。

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较,客车 的初期弹性系数基本在1. 2左右,客货车合计的弹 性系数基本小于1,并且总体上成下降趋势,说明客 车交通量的增长速度与经济的增长速度基本一致,项目区域交通量总体增长速度低于社会经济增长速 度,区域客车、货车的增长趋势符合区域交通与社会 经济之间的发展规律。

(2) 未来弹性系数的确定由于项目所经区域的现况路网交通量由区域内 部交通和其它地区的过境交通组成,分析该地区历 史年交通量和各地区经济的弹性关系的发展趋势,参照国外的公路交通发展规律,对货、客车交通量的 弹性系数序列用指数函数拟合,并参考宏观经济规 划进行修正,得到未来年客、货车与国民经济弹性系 数。

(3)发生集中交通量预测根据需要将车型划分为货车、客车两种。

交通 量的增长率计算采用:特征年交通量增长率=特征 年经济增长率x特征年弹性系数。

根据交通量增长 率及基年OD交通量集中、发生数据,即可推算未来 各特征年的交通量集中、发生总量,远景年2035年 预测结果见表1。

表1 2035年各小区发生、集中交通量客车 货车 合计小区发生吸引发生吸引发生吸引12237522127134951334635870354732108031079065166508173191729831093810678659764401753517118410966107096614645917580171685125367130402777958092020316221132268296781573500414919913300813077273255734550196372083852194553888435734336527165270357073870400954255556373524036138894969177510116236110836721296877918836617961511625396274140621407521031591034931276554756814972449157126278124837合计64913164908840557340557010547051054658 2.2交通量分布预测根据各区域的现状出行特点和未来发生、集中 交通量的预测值用“弗雷特法”进行交通量分布预 测,该方法认为两个交通区之间的未来交通量不仅 与两交通区的交通生成增长系数有关,而且还与整 个规划区域的各交通区的交通生成增长系数有关。

“弗雷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54]:1S^Tij = 了(〜..Pi j t: • & + lij **Pi不lijStij • 〇ti(1)S'(xr■ = —---= ----(2)1I T-p j I T;-V;j i式中:L为交通小区i与交通区j之间未来分布 交通量(pcu/d)为现状分布交通量(pcu/d) ;〇!;为交通小区i交通产生量的增长系数;民为交通小区j交通吸引量的增长系数。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作迭代计算,即用公式(2 )计算a'i、P'j,将作为a i、P j代人公式(1)中进行第 二轮计算,如此反复,直到收敛于1左右。

经过交通分布预测,得到正常增长的未来特征年趋势型0D矩阵。

再分别考虑诱增和转移交通量 的影响,对各特征年矩阵进行调整。

2.3诱增和转移交通量预测2.3.1诱增交通量预测本项目诱增交通量采用重力模型推算,主要考虑以各小区间的交通运行时间为阻抗,按照“有无 项目比较法”的原则,根据项目建成前后路网交通 量运行时间的缩短来推算诱增交通量,具体分现状 区间交通出行为零和不为零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计算[7-8](1)现状区间出行量不为零时,诱增交通量的 预测采用以下形式:Q^=Q,x[(|)7-i](3)式中:为交通小区i到交通小区j_未来诱增交通量(pcu/d);Q;j为交通小区i到交通小区j未来 趋势型交通量(pcu/d)为现状交通小区i到交通 小区j的出行时间(min)为未来交通小区i到交 通小区j的出行时间(min)。

(2)现状区间出行量为零时,诱增交通量的预 测计算式:Q、=k x P,x V x[⑷★)]⑷式中:P i为交通小区i到交通小区j未来诱增交通量(pcu/d)为交通小区i到交通小区j未来 趋势型交通量(pcu/d) ;k、a、P、7为重力模型回归 参数;其余参数意义同上。

根据现状0D矩阵,结合基年路网运行时间,由重力模型公式回归计算各参数。

各参数的拟合结果 如下:k = 184.561、a =0• 215、(3 = 0• 014、7 = 0• 175利用上述计算参数,根据未来各特征年的OD 矩阵和路网运行时间推算成各特征年的诱增型OD 表。

项目直接影响区诱增交通量为相应趋势型交通 量的3.28%,全区域诱增交通量占相应趋势型交通 量的1.04%。

2.3.2转移交通量预测在本项目所在区域内,目前主要铁路有宁启铁 路,未来规划的铁路有淮扬铁路和宁启铁路复线电 气化建设。

其中宁启铁路与本项目走向一致,与本 项目有较强的竞争作用,它将对本项目的交通量产 生较大影响。

(1) 转移率的确定根据本项目的路线走向以及铁路对本项目可能 的影响,本次报告对其服务范围作了假定,宁启铁路 的服务范围分为3个等级:① 直接服务范围:主要是铁路在扬州、泰州等区 域内设站的市县;② 间接服务范围:铁路所经其他省份及影响腹地;③ 空白服务范围:除以上两种范围外的地区。

根据相关原则对O D 表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未来年区域路网交通量向铁路转移率。

(2) 转移量的计算未来可能向铁路转移的客货运量主要发生在宁 启铁路沿线南通-南京之间。

以未来年区域间客货 预测交通量为基础,采用客货交通向铁路的转移率, 对未来客货交通向铁路转移量进行计算,得到远景 年公路交通向铁路转移交通量。

通过铁路转移交通 的计算,对原有小区OD 进行修正。

通过计算,推测远景年,公路对铁路的客运转移 量为650万人次/年,货运转移为1600万1/年,在宁 启铁路客货运输量规划的范围内。

2.4总OD 矩阵将分布预测的客、货O D 矩阵按照车型比例关 系,以小客车为基准车型汇总成趋势型OD 表,汇人 诱增O D 表和转移O D 表形成本项目未来各特征年 的总OD 矩阵,远景年总OD 矩阵表省略。

2.5交通量分配本项目使用交通预测分析软件TRANSCAD 在 全省路网中分配,采用的模型为容量限制迭代平衡 法。

(1)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项目交通量分配结果见表2。

从时间上看,项 目建设初期增长速度较快,平均交通量在2020年达 到9339pcu /d ,年均增长率10. 15%,此后2020年~ 2036年交通量年增长速度逐渐下降,至末年将维持 在4. 22%左右的增速。

表2未来特征年交通量预测结果(p c u /d )路段20162020202520302035起点(3〇7省道)~ 125省道724710948152461979324366125省道~宁扬界54387729105081356816833平均63439339128771668020600年均増长率—10.15% 6.64% 5.31% 4.22%(2) 转向交通量预测结果本项目路线与125省道、307省道相交,与353省道南京六合段、扬州市区文昌西路相衔接,各特征 年转向量预测结果见图1。

(3) 交通构成分析本项目承担的过境交通以扬州与南京方向为 主,其次为泰州与南通方向,过境交通在8% ~ 18% 之间,以307省道~ 125路段为最大,达到18%,125 省道~宁扬界也占有一定比重,达到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