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合实例论人生价值(论文)

结合实例论人生价值(论文)

结合实例论人生价值摘要:人生总是社会的人生,人生受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制约。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由个人评估,而是由社会关系衡量的。

个人主观上,也许能够按人生意愿去演化自己的人生历程,但客观上,个人的这些人生意愿多大程度能够遂愿,不是个人一厢情愿,受社会关系诸多因素制约。

人生价值的价值量大小,由人生价值目标的境界及实现程度来决定。

关键词: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在短暂而又绵长的人生之路中,人们总是在追问总是在抱怨“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活着的意义何在”、“人活着为什么这么累”……那人生的真谛到底是什么?从人类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谁能说清楚。

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人生的价值所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人生价值的确定是个人人生拼搏的结果。

社会关系和社会总价值目标对社会成员个体人生价值的制约,不应理解为个人人生的“宿命”。

人生价值观上的宿命论是神秘的力量主宰与唯物史观不可同日而语。

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关系对人生价值制约,强调人生的受动性,十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生价值的创造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人的积极拼搏,进取有为精神,就不能获得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生。

1.人生的价值及意义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价值,书面语即--一种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的价值;通俗说法即--一个人能做什么及他做的事对社会有多少贡献。

人的生命存在就是觉醒的存在,是觉醒到要问自我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存在。

人只有追问了自己的生命到底是否有意义、有价值,并且自己拿定了做人做事的态度,人才能放心地生活和创造。

人高出于动物,就在于人是追求意义与价值的神物。

那么,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又何在呢?我们在世界又有一个怎样的位置呢?人生价值是生活意义与价值追求的统一。

人生首先就是为生活而存在的,生活事件在时空中展开,构成人的生命世界、人的存在状态。

在某种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生活,人的生活状态就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方式,而人的生命体的存在则是生活现象的本源。

人的生活状态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方式,我们追问人生价值,首先就是追寻生活意义。

追寻生活的意义,就是追寻生活的底蕴;生活是否值得,是否有所得,是否感受到了生命的情趣?因此,我们对生活的意义的追寻,不是问生活本身的具体内容如何,而是问,生活本身的内容是否有价值。

人追寻生活本身的意义,是人觉悟到了自我的存在,以及有了对自我生活的评价。

只有这样,人才会不对死亡产生恐惧,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人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不会感到愧疚。

生与死是人生常态,知生知死,才会在人生价值追求的过程中永不停息不断创造。

个人作为价值的主体,他的价值不能从自身得到证明,只能从社会(客体)那里才能得到证明。

自我要把本质力量外在化,从主体的对象那里得到本质力量(价值)的证实。

要实现自身价值,最重要从客体方面看,要看主体对客体(社会)的贡献,主体对客体的有益活动。

颇有大家风采的司马迁就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生的价值只有通过对社会的贡献才能外显出来。

具体说来,在个人与社会辩证统一关系方面的人生,包括三类价值:物质性贡献价值;精神性贡献价值;人格完善的价值。

2.人生价值标准人生价值是由人到我的修持,是对生命终极的渴望—幸福。

这正是人生所追求的,有意义的人生,只有人生价值得到实现的人生才是圆满的人生。

人生价值怎样才能实现,其实并不难,只要做到“守正之中”,时刻保持一颗明净的心,在平凡的生活中开创不平凡的人生路。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在追问人的一生到底何求?在这追问中,古希腊人非常聪明,他们用神谕的方式告诉人们“认识你自己”,让人们从自身去发现自己,这与中国的哲人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有着异曲同妙的作用。

无非告诉人们:你想成就伟业,使自己的人生丰富精彩,你首先必须认识你自己。

现在的人很多时候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以个人为中心,这种认识在当今社会范围内扩展的越来越广,由于个人主义、利已主义的膨胀,而导致了集体主义观念淡化。

他们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上。

其实个人的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是紧密相联系的,国家集体利益受损,自己利益也会受影响,只顾自身利益会限制自身发展。

也有许多人认为,只要有知识、才能就能很好的体现出自身价值,道德对个人而言显得不是很重要,可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道德修养,那么他的能力越大,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他的人生价值将会在一个相反的方面体现。

许多人只把精力放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上,道德上却走下坡路,有些人甚至在大街上随地吐痰、打架、斗殴,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

然而“德性的修养,内心的开悟是一种学问”,只有更好的培养道德素质,人才能做得更好。

“从自己身边做起,我们国家才有希望──这就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积极负责的道德观念,这就是道德教育。

”人生价值,是人活着的一种行为取向,是人的行为的有意识的选择与追求。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在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深层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人生本身即是一种价值形态,人生的过程也是一个持续实践的过程。

因此,追求人生价值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必然外化。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价值目标,不同的人对价值的认定和选择都不一样,你有你的追求,我有我的信仰。

这固然是一个事实,尤其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多样性总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什么样的价值目标是可取的,是能够使人生真正高尚而有意义的呢?这就涉及到人生价值的正确定向问题。

一定的人生价值观念,通常都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密切相关。

就每个人来说,人生价值观念首先来自社会。

任何一个社会,都给其成员提供某种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鼓励并引导他们去完成社会所期待的事业。

人,作为自然与社会的一种产物,个体的价值取向必须符合社会总体的基本价值目标。

然而,在商品化社会的今天,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却屡见不鲜。

社会上一直流行着一句既带有讽刺意味,但又不无道理的“格言”:“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万万不能。

”足见金钱在当今社会的支配作用。

正因为如此,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为着生活得更加舒坦,更加潇洒自在,许多人竟投机取巧,利用各种途径牟利,甚至不惜牺牲他人乃至社会、国家的利益。

或许在他们看来,赚钱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其结果必然导致丧失道德,丧失理性,这显然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背道而弛!诚然,站在拜金主义价值取向的立场上,似乎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亦在实现他们心目中所谓的人生价值,但这种“实现”的前提由于从根本上与社会的主体目标相违背,其结果必然是短命的,终究会被社会的正义所摒弃,遭到历史与人民的唾弃!相反,有些人活着,并不是为了获得物质上的享受。

在他们看来,一切物质上的享受、奢华与满足都是不必要的。

人生在世一定要为社会、为人民做一些事,哪怕是微不足道。

多数人会认为,这样的人生,或许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像孔繁森同志,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西藏的建设与繁荣。

在他的思想中,个人的幸福并不重要,甚至于亲人与家庭在西藏这个大集体面前也显得十分渺小,甚至微不足道。

在孔繁森同志短暂的人生旅程中,为西藏建设所做的奉献的确占据了其生命价值的绝大部分。

他对奉献丝毫不图回报,不是为了个人生活得好,更不是为了家财万贯、名垂青史,他所付出的一切,只是因为他爱西藏,他爱西藏的人民。

他希望、渴望、决心要把西藏建设得更加繁荣、更加昌盛,甚至在他去世的时候,其唯一的遗产只有数元人民币和一份倾注了毕生心血、弥足珍贵的西藏建设《建议书》。

孔繁森同志的一生是忙碌的,但绝不是平凡的!每时每刻,他都在实现、追求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人民服务。

尽管如今的社会日益商品化,日益显得“没有金钱就寸步难行”,像孔繁森同志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宗旨的人也不是很多很多,但仍会不断涌现。

正因为这些人的努力和奉献,我们的国家才日益强大,未来的前景才会更加光辉灿烂。

人生在世,是力求奉献社会,还是服务自我?是为了对社会有价值,还是为对自我有好处?这是非常现实的一把尺子。

我们每个人应当树立以社会利益为重心的价值选择,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为社会利益、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利益,并以个人的发展和完善去促进社会的进步。

追求积极的人生价值还得根据自身的条件去选择起点和具体的目标与途径,忽略了这个条件,人生价值的追求不仅会事倍功半,而且有可能导致对根本价值目标的否定。

因为人生价值的追求并不是一种空洞、单调的观念运动,它必须通过具体的人生活动及其形式乃至实践的成效来体现。

事实证明,个人人生价值追求的定位(包括起点、内容、方式、途径等选择)越符合自身实际,实践的成效往往就越好,越有利于人生价值追求的不断发展和良性循环。

人生的价值及意义也不以个人否成功来衡量的。

成功的定义很广,如苹果教父乔布斯虽人生起起落落,但却一直引领着苹果公司不断改革创新,他是成功的;中国盖茨——马云,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其旗下的淘宝商城引领了中国网购狂潮,他是成功的;还有牛根生、俞敏洪等众多商界政界文化界名人,他们都算是成功人士。

然而成功并不仅仅限于所谓名人,名人只是众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成功的定义是一个人经过个人不断的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正确理想和目标。

就假如一位教师,他的人生理想是让更多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个个学生以后都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那么若干年他的学生个个比他优秀,他无疑是一位很成功的老师,他人生价值的体现就是在于教学的成功。

但假如他的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提拔,那么若干年后即使他升职了,却没教出几个优秀明事理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他虽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他是失败的,因为他的人生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这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生命的价值,正是在跑好自己承担的这一里程中体现出来的。

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人用生命所创造的价值,却可以与世长存。

人生的价值不在他失去多少而是在于他获得多少。

人生的价值就是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贡献什么,而不是他能取得什么。

不要渴望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是应该努力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人生价值:是指一个人的人生实践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个人和社会的需要。

3.怎样实现人生价值世上的路很多,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也很多。

不同的人,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知识和能力,以及不同的环境和际遇决定了我们各自的道路。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决不能钻牛角尖只认准一条路,而是要因时而宜,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

1.必须具有人生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

在很多人看来,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有远大的理想,宏伟的目标,如当英雄,当大官,发大财,或者要成为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等,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