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关联词的使用

高考关联词的使用






(3)作为中学生,无论生理上和心理上, 都处于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期,极易受到环 境和教育的影响。 (“无论”在句中起排除条件的作用,表示 一件事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如此。它后面所跟 的并列结构必须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因此, “无论”只能与“还是”或“或者”搭配, 而不能与“和”搭配) (4)国产纯平彩电的价格之所以居高不下, 因此此种彩管全被进口货垄断。 (“之所以”只能与“是因为”搭配,而不 能与“因为”或“由于”搭配)
1、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3、错用关联词语






1、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1)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 还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即使”只能与“也”搭配,表示假设关系。 此例是转折关系,将其改为“虽然”,后边的 “但”就能与之搭配了) (2)为学生减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 而是整个社会的事,因此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 的力量参与。 (“不只是”只能与“而且是”搭配表示递进, 将“而是”改为“而且是”)
D

一、辨识关联词
1、既然…那么因果 既….又 并列 即使…也 假使 2、尽管…也 转折 不管…也 条件 并列 3、不是…就是选择 不是…而是 不仅是….而且是 递进 必要 充分 4、只有…才 只要…就

条件
条件
补充说明




必要条件:缺少了前句的条件,就不能产生 后句的结果; 充分条件:具备了前句的条件,就一定能产 生后句的结果。 例:无数的事实说明, 把全部身心投入进 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 不回, 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答案:只有……才)。
关联词的使用



15.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 ①不要依赖译文。②并不 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③肯动脑筋, ④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⑤,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 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⑥不失为一种可 行的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 B最好 当然 一旦 / 而且 就 C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此 / D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仍 15.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具体表现为对虚词的考查 ,本质上体现为语言与思维能力的考查。做此题一般采用排除法 。通读全句,首先排除B项,第①处不能填“最好”,因为第一 句显然是全语段的总结句,而后面内容没有涉及哪个“最”的意 思。C项,第①处不能填“一定”,与后文“有时候把译文跟注 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矛盾,即使填了“一定”第②处也不能填 “也”(“也”表示并列),因为前后是转折关系。所以排除C 项。D项中,原因不能够成“因为”与“所以”的关系。

A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 破坏性。以美国为例,①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②其产生的 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 ,③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覆盖,随后④会出现 其他许多可怕后果,⑤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在何时 喷发,⑥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一旦 则 / 也 即使 然而 B 倘若 那么 进而 / 由于 所以 C 假如 则 甚至 更 / 那么 D 只要 / 而且 还 虽然 但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要分析 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第一处是表示后面情况发生的 条件,应填写“只要”;第二处是结果,无需关联词语;第三处, 是表示更进一步,应填写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语;第四处,紧承上 文说还会出现许多后果;第五处和第六处构成转折关系。
3、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 或者……或者……、 是……还是 要么……要么……、 宁可(宁愿)……也不 与其……不如等。 4、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尽管…却(但是)” ……然而……、……却……等; 5、承接关系

……接着……、……就……、……于是……、…… 又……、……便……等。
6、假设关系: “如果……就(那么)”、 “倘若(倘使、若)……便(就、那 么)”、 “要是(要不是)……那么”、 “即使(纵然、就算、哪怕)……也”等;
C





3.依次填入下列各中的词语,最恰当的是一 项是 ( ) ①这次,一旦小布什领导下的美国及其盟友把 萨达姆塞进“反恐”的囚车上,萨达姆即使有 百般神力也 下台的厄运。 ② 寒风凛冽,马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和 顺楼里却春意融融。 ③我们的相声节目要是被春节晚会选中, 是一件高兴的事,但万一选不中也不必懊丧, 以后的机会还很多。 A.不免 不管 虽然 B.不免 尽管 固然 C.难免 尽管 固然 D.难免 不管 虽然
二、常见关联词的类型
1、并列关系: “也……也”、“又……又”、“既…… 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 的……有的”、“不是……而是……”等; 2、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仅…… 还……”、“不但不……反而……”、 “连……也……”、“尚且(也)……何 况”、“越……越……”等;
Nhomakorabea
(2)来参加会议的人较多,他因为性格内 向,个头不高,所以人们一直没有特别注意 他。 (“因为”应该放在“他”之前) (3)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 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该放在“文字”之前,因为这 句话中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 (4)由于她父母观念陈旧,竟然将女儿严 管起来,不让随便外出。 (“由于”应该放在“她父母”之后,因为 该句两个主语相同)
C



7、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 “除非……才”、“无论……还……都”、 “不论(不管)……总(不)”等; 8、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由于……因而”、 “既然……那么(就)”、“之所以……是 因为……”等。


三、连词的误用
主要是指关联词语的错误使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部分(单句中 也有关联词语)。一个复句,用不用 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 还是成对地配合使用,用在什么位置, 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在使用上 存在如下毛病。



课堂演习



(全国卷Ⅰ)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将答案写在文段下面对 应的序号后。 语言的形式 ① 是美的, ② 它有整齐的美,抑 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 ③ 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 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 美的理论中, ④ 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⑤ 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⑥ 这间二者有一个 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注意: 在复句中,如果前后的主语一致,关 联词放在主语的后面,如果前后主语 不一致,关联词放在每一个主语的前 面。


3、错用关联词语
(1)科技进步表明:人类的发展不仅是等速度运 动,而且是类似一种加速度动动。 (“不仅是”与“而且是”搭配,构成递进关系 是可以的,但此句是并列关系,改为“不是…… 而是”) (2)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雪,天亮后不但没有停, 而且越下越大。 (“不但”虽然经常与“而且”搭配,但是否定 句中,它只能与“反而”搭配)




(5)要不是老赵及时提醒我一些要注意的 地方,否则签合同的时候我准会出问题。 (“要不是”表示假设,不能与“否则”搭 配,应删去“否则”) (6)只有你认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 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 (“只有”与“才”搭配,“只要”与“就” 搭配,此句任选一种都行)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1)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 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 做最后决定。 (“至于”表示另提一事,只能用在 后一件事上,而该句把它放在第一件 事“报考师范类院校”之前显然不合 适,应该把它放在后一件事“哪所学 校放在第一志原”之前)





2.在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 是 ( ) ①农村改革以前,这个地方非但没有水浇地, 吃的水都得到几十里以外去挑。 ②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 从前一些 神话中的幻想都可能成为现实。 ③他没有从上次的错误中接受教训, 这次又 犯了更严重的错误。 A.以至 甚至 以致 B.以至 以致 甚至 C.甚至 以至 以致 D.以致 甚至 以致



语言的形式 ① 是美的, ② 它有整齐的美,抑 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 ③ 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 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 式美的理论中, ④ 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⑤ 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⑥ 这间二者有一个 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答案:①之所以②因为③所以④也⑤尽管⑥但是。 如有其他答案,所答关联词语只要能够准确贯通 原文意思即可。 其他答案举例:①处可写为“所以”;②处可写 为“是因为”;③处可写为“因此”、“由此”、 “因而”;④处可写为“还”、“就”、“也 就”;⑤处可写为“虽然”;⑥处可写为“但”、 “可”、“可是”、“然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