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媒介批评》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
本课程是面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开设的选修课。
本课程以批评的眼光分析新闻媒介的实践和作品。
重点介绍国内外媒介批评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并集中讨论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分析与媒介批评中的重点话题。
(二)编写依据:
本课程大纲根据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编写。
(三)目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分析、批评新闻实践及作品。
为将来学生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四)学时数与学分数: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36课时,2学分,其中实践12课时。
具体学时分配参照下表。
(五)适用对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三学生。
(六)课程编码:
KY1810A01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第一章媒介批评概述
第一节媒介批评的界定
知识点:媒介批评的界定。
第二节媒介批评的功能与价值
知识点:媒介批评的功能、价值。
第三节媒介批评的主客体与实践
知识:媒介批评的主体、客体、实践。
第二章媒介批评的思维框架
第一节阐释学与媒介批评
知识点:阐释学与媒介批评的关系。
第二节媒介文本解读的逻辑路径
知识点:媒介文本解读的逻辑路径。
第三节阐释与批评文本的建构
知识点:阐释与批评文本的建构方法。
第三章媒介批评实现路径:样态解析(一)第一节电视新闻样态解析概说
知识点:电视新闻样态解析方法。
第二节短消息类电视新闻的解析
知识点:短消息类新闻的解析方法。
第三节长消息类电视新闻的解析
知识点:长消息类电视新闻的解析方法。
、
第四节系列报道解析
知识点:系列报道解析方法。
第四章媒介批评实现路径:样态解析(二)第一节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的解析
知识点: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的解析方法。
第二节新闻访谈类节目分析
知识点:新闻访谈类节目分析方法。
第三节新闻评论类节目分析
知识点:新闻评论类节目分析方法。
第四节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解析
知识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解析的方法。
第五章符号学与媒介批评
第一节符号学的基础知识
知识点:符号学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媒介与符号
知识点:媒介与符号的关系。
第三节符号学视角下的媒介分析与批评
知识点:符号学视角下的媒介分析与批评方法。
第六章媒介的叙事与批评
第一节现代叙事理论的发展历程
知识点:现代叙事理论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叙事学核心概念及文本分析
知识点:叙事学核心概念、文本分析方法。
第三节媒介叙事的批评
知识点:媒介叙事的批评方法。
第七章意识形态分析与媒介批评
第一节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知识点: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概念、发展历程。
第二节意识形态理论发展脉络
知识点:意识形态理论发展脉络。
第三节意识形态分析与批评
知识点:意识形态分析与批评方法。
第八章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评
第一节历史语境和发展潮流
知识点:历史语境概念、发展潮流。
第二节核心概念及其基本观点
知识点:核心概念、基本观点。
第三节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路径
知识点: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路径。
第四节中国大众文化的形成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应用第九章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媒介批评
第一节女性主义发展潮流及其历史背景
知识点:女性主义发展潮流、历史背景。
第二节女性主义批评及其发展
知识点:女性主义批评、发展。
第三节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路径和方法
知识点: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路径、方法。
四、考核
(一)考核形式
本课程考核形式有三种:出勤考核、平时作业考核、期末论文考核。
(二)成绩计算
平时成绩占20%,平时作业考核占30%,期末论文考核占50%。
六、教材与参考书
1、《媒介批评》,李智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2016年版
课程所属教研室负责人:执笔人:汪海审批人: 2018 年 8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