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轮复习)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轮复习)


④ 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Ⅰ
⑤吞噬细胞暴露并传递抗原给T细胞 Ⅱ
意义:保障生物体进行正常有序的生命活动,维持相对 稳定的生理状态。
三、细胞膜的功能
三、细胞膜的功能
[巩固练习5-1] (2013〃天津卷)下列过程未体现生 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 A ) A.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B.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说法错误的是( B )
A.苏丹Ⅲ染液将油脂染为橙黄色
B.内质网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C.油质体内脂肪是植物体良好的储能物质 D.油质体内的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
[随堂练习2] (2014〃全国卷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 错误的是(
C
)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二、细胞膜的结构
二、细胞膜的结构
[巩固练习3]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细胞和人细 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结合,两类细胞则分别产生绿色荧光和 红色荧光。将两类细胞融合 成一个细胞时,其一半呈绿 色,一半呈红色。在37 ℃ 下保温40 min后,细胞上 两种荧光点呈均匀分布(如图 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人、鼠细胞的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必须除去细胞膜表 识别 作用的糖蛋白。 面起________ ( 2 )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原因是 一定的流动性 。 构成膜结构的磷脂、蛋白质 ,这表明膜的结构具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几乎都是可以运动的
二、细胞膜的结构
[巩固练习3]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细胞和人细 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结合,两类细胞则分别产生绿色荧光和 红色荧光。将两类细胞融合 成一个细胞时,其一半呈绿 色,一半呈红色。在37 ℃ 下保温40 min后,细胞上 两种荧光点呈均匀分布(如图 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细胞融合实验若在20 ℃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 温度降低,蛋白质和磷 。 平均分布的时间大大延长,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脂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
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三、细胞膜的功能
[巩固练习5-2]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 免疫识别等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表示不
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D)
总结:系统的边界---细胞膜
[随堂练习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许多植物会储存大量的油脂。这 些油积累在一种由内质网衍生而来的油质体中(如图所示)。下列
三、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巩固练习4]如图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 细胞膜的磷脂,B部分与水面接触 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
C .②类物质都是可以运动的,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完 成信息传递 D .主要是图甲中的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 的内部环境
三、细胞膜的功能
资料 1 :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 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 这种方法称为“染色排除法”,是科研 上鉴别细胞死活的常用方法。 资料 2 :谷丙转氨酶在肝细胞内合成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其细胞 内浓度高于血浆中1000~3000倍,血浆中含量极少,只要有1%的肝 细胞坏死,就可以使指标 增高一倍。因此,血浆谷 丙转氨酶被世界卫生组织 推荐为肝细胞损害最敏感 的检测指标。
H2O、CO2、O2、 乙醇、甘油、脂肪酸 、脂溶性物质等 葡萄糖、氨基 酸、核苷酸、 无机盐离子等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结构基础:磷脂双分子层和膜(载体)蛋白
三、细胞膜的功能
【思考】大分子物质和颗粒依靠什么方式进出细 胞呢?原理是什么? 方 式:胞吞和胞吐 结构基础: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三、细胞膜的功能
C.甘油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 间的信息传递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形 式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通过体液运输传递信息 通过相邻细胞接触传递 通过相邻细胞形成通道
三、细胞膜的功能
【学生活动3】下列情形分别属于哪种形式的信息交流?
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细胞内糖原分解 Ⅰ ②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与融合 Ⅱ ③兴奋在相邻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Ⅰ
一、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巩固练习 1] (2016〃全国卷)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 确的是(
C
)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二、细胞膜的结构

3.细胞膜表面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糖蛋白
与脂质分子结合形成 蛋白质的 种类和数量
糖脂
,除此以外,糖类

4.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其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
1.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糖蛋 越多。 白减少。 5.细胞膜的成分 能 (能/否)改变,比如 2.有的癌细胞细胞膜中产生。 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
【学生活动1】请用模式图的方式绘制细胞膜的结构模型。
[巩固练习2]如图是细胞膜上 3种膜蛋白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的直
接相互作用模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如膜蛋白A有信息传递功能,则该蛋白可能是某激素的受体
B.如蛋白质B有运输功能,其运输物质的过程中可能消耗ATP C.蛋白A和B的跨膜区段的氨基酸很有可能具有较强的亲水性 D.如蛋白C有催化功能,其活性的高低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
高考一轮复习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1.许多有关细胞膜化学组成的资料,都来自于对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 胞膜的研究,因为该种细胞 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生物膜的干扰 2.细胞膜由脂质和 蛋白质和少量糖类 组成。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 中, 磷脂 最丰富, 胆固醇 也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二、细胞膜的结构
【思考】简要描述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实验 设计思路。
二、细胞膜的结构
【学生活动2】讨论列举证明细胞膜并非静态的生物现象 和生理过程。
①动物细胞吸水涨大,失水皱缩 ②成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③胞吞和胞吐过程 ④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过程(减 数分裂、无丝分裂、二分裂) ⑤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 ⑥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神经细胞一部分)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的过程 ⑦吞噬细胞摄取病原体的过程………………
三、细胞膜的功能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结论:
资料1:对于细胞不 需要的,细胞膜控制 其不能进入细胞; 资料2:细胞受损, 细胞膜失去控制细胞 内物质不出细胞的能 力;
不需要的或 有害物质
营养物质
细胞
代谢废物 分泌物等
核酸等 重要物质
三、细胞膜的功能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化学原理:相似相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