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戏剧节策划方案
高校学生带给社会大众心灵的涤荡 各类奖项的颁发,戏剧后备力量的崛起 大戏节决赛期媒体报道高峰期 企业品牌形象的最终根植
28
(3.11)互动巡演
2011年9月,获奖剧组汇报巡演
获奖剧组荣归母校答谢表演
高校学生热情关注
获奖剧组进入高校汇报巡演,促进高校之间的艺术交票平台
人人网展播投票平台
合作视频网站投票平台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象牙塔内外即时互动,戏剧艺术的雅俗共赏 国内领先网络媒体的全面参与,重量级新闻的发掘及炒作 高校文化艺术领域的造星运动,企业品牌形象的固化 围绕网络互动、剧目展示以及网络票选制造话题,网络宣传深度贯穿整个活动
22
(3.6)新闻发布会
6.1-7.5
7.6-8.5
8.6-8.20
启动期 初评期 网评期
决赛期
35
(4.5)媒体宣传亮点
媒体宣传亮点
宣传热点一:濮存昕或孟京辉等行业内名人做代言人 宣传热点二:大戏节走出的戏剧导演
名人代言具有吸引力、权威性、信任感,对于品牌的树立极具影响力
请这些已经取得成功的戏剧导演,通过实例展现大学生戏剧节的影响力以及艺术水平,给那些 热爱戏剧,但却是非专业戏剧院校出身的大学生们以鼓励,加大大戏节的宣传效果。
24
(3.8)开幕式
2011年8月5日,大戏节开幕式
大戏节决赛期媒体报道的二次全覆盖发送 特邀海外戏剧团体的表演 企业形象展演期的开幕
25
(3.9)决赛表演
2011年8月6日—8月20日,大戏节决赛演出季
几十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大量的艺术交流活动 精彩片段即时上传,丰富的线上互动,人气大奖的最后冲刺 戏剧文化爱好者的欢乐嘉年华 大戏节决赛期媒体报道的三次全覆盖发送
企业品牌形象的强化
26
(3.9)决赛表演
决赛期间艺术交流活动
演出观后谈
评委工作会
名导名剧校园版表演
企业品牌形象推广活动 企业品牌形象广告展播
纪念品销售
嘉宾表演
狂欢节
音乐会
戏剧讲座
各类文化展览
27
(3.10)闭幕式
2011年8月21晚,大戏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
展现激情 ∙ 成就梦想 ∙ 体味荣耀
历时8个月240天的中国戏剧文化艺术的盛宴
《京华时报》《北京娱乐信报》《南方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城市快报》 《大学生》《青年文摘》
网
络
大戏节官网、人人网、新浪网腾讯网、酷6网
38
(4.6)具体媒体策略 时间节点:7月6日—8月5日(准备期) 传播主题:第十届大戏节的几大看点(拟) 第十届大戏节金刺猬20强火热评选中(拟) 媒体形式:电视+报纸+广播+网络+新媒体 媒体数量:将有40家重量级媒体进行第十届大戏节的集中报道。
19
(3.3)名剧选拔报名
2011年2月1日至4月30日,指定名剧角色选拔 通过视频短片接受全国高校报名
名导名剧(如:孟京辉推出恋爱的犀牛校园版)面对全国在校生角色选拔 所有热爱表演的在校生均可报名 报名形式为录制个人才艺即兴表演视频短片发送筹备组 即兴表演形式可多样化(如:朗诵、歌唱、舞蹈、独剧表演等各种形式) 筹备组统一将短片上传视频网站,网友投票评选
14
(2.6)名剧校园选拔
名导名剧走进校园,将小众的舞台变成大众的舞台
名导名剧作为选拔剧目
凡是热爱表演的同学均可在知名网站上传个人即兴表演视频,参加网络选拔 通过初选的同学可以参加全国5站校园选拔赛
胜出者可得到例如孟京辉等著名导演的现场指导,成为剧团成员
名剧校园版经过排练作为大戏节展演期表演剧目
15
总结:本次活动预计可 影响1.5亿人次以上,其 中学生群体及年轻白领 约占70%以上
31
(4.2)信息渠道分析
根据目标受众主体人群的定位,结合微阅读时代的阅读特点,我们将他们 的阅读习惯呈现如下:
一、大学生:
网络+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新媒体 (阅读兴趣:80%文化类,10%青春文学,其它10%);
18
(3.2)评审拍摄
2011年5月1日至6月15日,专家评审,入围作品产生 6月16日至7月5日,企业命题短剧校园拍摄、专家走进校园培训指导
专家评审
拍摄、后期剪辑支持
专业培训课
大戏节设置企业命题短剧(8分钟),作为附加评选标准,同时由企业进校园协
助拍摄,并提供道具等支持,企业品牌形象的植入
戏剧名家、专业老师走进校园,传授经验,解答疑问 命题短剧上传至官网及合作媒体网站,接受网民投票
平面媒体(硬广): 选取中央和地方级主要权威的平面媒体,发布“第十届大戏节”硬广。 通过广告发布媒体的信息传播力量及传播效果对“第十届大戏节”主 体受众人群进行活动信息覆盖。 网络媒体(深度专题): 围绕网络互动活动、网络票选20强、活动进展等制造话题。 媒体组合:报纸+杂志+网络
报
杂
纸
志
《中国青年报》《中国艺术报》《北京青年报》
网络视频投票
“人人网”互动专题
网络专题形式
特别推荐网站形式
12
(2.4)文化氛围更浓
更多配套文化活动 顶级大学生戏剧文化盛会
大师及著名剧团现场指导
排练指导、传授经验
戏剧资料展览
即兴舞蹈展
音乐会
13
(2.5)品牌走进校园
创新比赛模式 品牌走进校园
以企业品牌作为命题短剧,以企业产品作为剧目道具 企业走进校园提供短剧拍摄支持及现场支持 不为商业、更为艺术!
媒体广告:10家主流平面媒体的硬广宣传
3
发布会:北京,不低于40家媒体宣传报道,新闻覆盖全国 新闻报道:开幕式及颁奖礼部分超过50家全国媒体的报道,覆盖北京、 上海、广州、四川等全国主要区域 新 媒 体:网络视频、手机报以及移动电视以及博客和BBS的全方位 覆盖
34
4
5
(4.4)媒体排期计划
6.1前
一、媒体选择之大学生:
青年报》、《大学生》、《青年文摘》或《读者》 3,电视:《中国教育电视台》《BTV-青少》
——以上来自:《大学生》杂志2009一项调查
二、媒体选择之企业白领(以下仅以北京地区为例说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北京娱乐信报等 3 , 电视及新媒体:CCTV新闻、BTV卫视等、移动电视
36
(4.6)具体媒体策略
时间节点:6月1日前(启动期) 新 闻 点: 围绕网络互动活动、校园DV短片网上展示以及网络票选制造 话题,深度的网络宣传贯穿整个活动。 媒体选择:网络媒体 媒体名称:大戏节官网、人人网、新浪网、腾讯网、酷6网
37
(4.6)具体媒体策略
时间节点:6月1日—7月5日(初评期)
目录
第一部分—大戏节背景概述
第二部分--大戏节亮点体现 第三部分--大戏节环节阐述 第四部分--大戏节媒体宣传 第五部分--大戏节赞助权益
2
第一部分—大戏节背景概述
活动简介 专家顾问 参赛院校 精彩回眸
3
(1.1)活动简介
大学生戏剧节,创办于2001年,北京
由濮存昕、傅维伯、杨乾武、陶子等戏剧界名家共同发起
作品上传、网络评选
新闻发布会
7月15日—8月20日 7月20日 8月5日 8月6日—8月20日
开幕式
总决赛展演 颁奖典礼暨闭幕式 获奖剧社互动巡演
8月21日
9月1日后
17
(3.1)报名启动
2011年2月1日至4月30日,通过信函和网络接受全国高校报名
大戏节官网
人人网专题
腾讯、新浪等合作网站专题
大戏节及企业信息全面融合传播,打造出最具影响力的启动期 扩大受众人群和关注度,企业品牌形象的导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唐山师范学院
西北大学 浙江传媒学院 …..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戏曲学院
6
过去十年的精彩回眸
7
第二部分--第十届大戏节亮点体现
传承往届精华
学生参与积极 传播力度加强 文化氛围更浓
品牌走进校园
名剧校园选拔
8
(2.1)传承往届精华
延续以公益活动为宗旨 打造全国高校学生的戏剧乌托邦 延续“行动”主题
三、媒体选择之社会大众
1,电视: CCTV新闻、各地方台卫视等 2,报纸:地方主流都市报,如北京晚报、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等 3,广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企业白领和社会大众的媒体依据为和媒体受众分析报告
33
(4.3)媒体宣传大纲
1
网络专题:5家一流网站深度专题,全程跟踪宣传
2
9
(2.2)学生参与积极
实物奖励、现金奖励、戏剧大师培训指导、金刺猬奖杯、证书……
创新的各类激励机制,催动高校学生的全面参与热情。
10
(2.3)传播力度加强
全国性高校赛事与各类传播媒体的全面联动
电视
广播
移动电视
报纸、杂志
报纸、杂志
11
(2.3)传播力度加强
网络媒体的重点推广,精准定位高校学生人群
第三部分--第十届大戏节环节设置
报名启动 评审拍摄 网络投票 新闻发布会 开幕式 决赛表演 闭幕式暨颁奖典礼
互动巡演
16
活动流程
报名参赛 名剧选拔报名
2月1日—4月30日
专家评选出决赛剧组 名导名剧校园版初选完成
命题短片校园拍摄 专家进校园指导培训 校园现场选拔角色
5月1日—6月15日
6月16日—7月15日
宣传热点三:大戏节——大学生戏剧艺术的乌托邦
大戏节作为全国最大的、专门为非戏剧专业爱好者展现自我的平台,鼓励大学生的创作及表演 热情,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培训及指导,为大学生实现戏剧梦想。
宣传热点四:关注当代大学生(即90后)的思想意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