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摘要:
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连续六个季度放缓。
GDP增速不但创下13个季度新低,更是3年多来GDP首次跌破8%。
经济不景气,各行各业似乎都陷入一种停滞状态。
中小企业在融资、用工、产销、利润等方面面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情况。
中小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对策,积极响应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一系列政策,在困境中谋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对策
引言:此次调查主要在临沂市化工市场展开调查,并以一企业为例进行进一步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
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我国中小企业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的逐步加深,我国中小企业陷入了艰难的境地。
特别是那些市场主要在国外、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主品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遭受的打击更为严重。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所谓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
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1]。
其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规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2]。
1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一般较低
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资本积累,创业资本和营运资本相对匮乏,而且因资信程度低,生产设备落后,工艺陈旧,更新缓慢,产品标准化程度低,质量差,花色品种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小。
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小企业中管理者和劳动者的平均素质均低于大型企业或科技型企业。
2竞争力较弱,受市场和外部冲击的影响较大受市场和外部冲击的影响较大由于中小企业在生产规模和资本积累方面的劣势,使其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其产品和技术大多属于模仿性质,处于生命周期中“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发展阶段,竞争强度大,很难与拥有充足资金、成熟技术和销售网络的大型企业,外资企业相抗衡。
加上中小企业缺乏全面引进设备和技术的资金来源,而自身又难以承担基础研究和科研创新的任务,就使得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相对于大型企业和成熟企业来说,平均寿命较短,倒闭的可能性和频率很高。
3 数量众多,分布面广,形式灵活多样
中小企业有着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因此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广泛的竞争促进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很广,几乎涉及到所有的竞争性行业和领域,除了航天、金融保险等技术、资金密集度极高和国家专控的特殊行业外,广泛地分布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个个行业,尤其是集中在一般加工制造业、农业、采掘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和其他社会服务业等。
中小企业经营灵活,应变能力强。
一般而言,中小企业所需的资金额和技术力量“门槛”较低,投入少、见效快,而且可以选择的经营项目较多,因此进入市场比较容易,经营手段灵活多变,适应性强。
二、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1融资困难
较高的风险和成本是阻碍中小企业贷款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在风险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发展阶段较低,往往不具备完善的财务制度,也缺乏有效的抵、质押品,由此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银行很难准确评估和缓解信用风险。
当然,信息不对称并不是说银行不可能获得有关中小企业的各种信息,在许多时候,银行通过现场核查、清点等手段,也能获得借款企业大体的财务数据,但这种信息搜集的成本相当高昂,在企业借款规模较小时(这也意味着贷款的收益偏低),银行大都没有从事这种信息搜集的动力。
[3]
除信息成本相对较高外,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也要更高。
由于每笔贷款的管理成本相近(鉴于信息不对称更严重,中小企业单笔贷款成本或许更高),而中小企业贷款的平均规模相对较小,这也意味着平均管理成本远大于对大企业的贷款。
[3]
银行信贷收缩,不少中小企业无奈之下选择民间借贷,高昂的借贷成本更是让中小企业苦不堪言。
在我走访的大约80家企业商户中,60家均表示最近资金链紧张,银行贷款困难,化工商品赚钱比往年困难许多,比例高达75%。
其中不少人担忧下半年经济走势,在交谈中他们告诉我已经有十多家企业已经关闭了工厂,将市场房屋低价出租。
在临沂中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企业主郭先生表示,今年资金链比较紧张,有好几次去银行贷款均吃了闭门羹。
即使银行放贷,数目仅十几二十几万元,难以解燃眉之急。
2用工荒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在内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因为自身经营,解聘了一大批工人,造成许多工人返乡后,转年就不再回到沿海,这样造成了沿海劳动力整体数量的下降。
所以当2010年经济开始复苏时,企业开始出现“用工荒”。
直到现在农民工返乡潮依旧呈现。
用工成本不断上扬,国内外经济不景气,广大中小企业不少出现滞销的情况。
面对高库存,不少中小企业只能选择裁员甚至停产。
在调查期间,我多次去临沂中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工厂参观。
大约一半时间停工,工人还剩下不足十人。
工人师傅表示,本来车间里有十几个人,后来产品迈不出去了,老板不得不裁员。
可高级技术人员依旧难得。
3 产品销售难,利润不断下滑,亏损普遍出现
除了首当其冲的融资问题,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人民币升值、用地成本导致了企业的经营性成本不断上升,而企业的产品价格却难以同步同幅度提升,这使得企业利润遭到严重挤压,不少小微企业利润已经出现大幅下滑,相当部分企业处于亏损边缘。
[4]
在调研中,甚至有企业表示,囤积倒卖原材料所获得的投机收益也远远高于将材料生产加工后销售成品获得的收益。
在中佳的仓库发现生产的化工配料已经存放了十多吨,销售人员告诉我,最近平均一天销售半吨左右,整个库存消化完至少得三个月。
当我想郭先生请教利润如何时,他眉头一紧,摆摆手表示无奈。
他表示销售利润除去人工、设备损耗、各种税,已经很薄,但是不开工肯定赔钱,开工还能勉强维持正常营运。
三、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1 建立中小企业机构支持体系
中小企业的发展既需要其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外部的支持。
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机构支持机构体系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各国中小企业支持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整个支持体系的基础。
一个健全、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体系能保证对中小企业各项支持政策的有效实施。
小型微型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受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影响,当前,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和税费偏重等问题仍很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5]
2 企业自身的努力
中小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
通过调查我发现大多中小企业管理过于粗放,不够严谨。
中小企业员工人数一般较少,企业内部监管较为松散。
在我走访的企业中相当部分都是家族企业的模式,好多员工都是亲戚,往往不利于企业管理。
企业主应加强管理意识。
中小企业自身应提高竞争能力。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不是以技术起家的(高科技小企业除外),在技术和管理上普遍存在着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差,缺乏售后服务等问题,在竞争方面大都采用竞相压价的手段,几乎所有的假冒伪劣产品都与中小企业有关。
许多中小企业从观念上认识不到技术的重要性。
要让自己的产品有竞争力必须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不仅仅是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更要提高产品本身的科技含量。
中小企业必须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自主创新,把解决当前困难和谋求长远发展结合起来.诚信经营,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2] 参见《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3] 曾刚.《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冷思考》中国经营报.2012.7.20
[4] 宋菁.《工商联上书国务院:当前中小企业生存难度超过08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7.20
[5]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