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PPT课件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PPT课件
N2O4(g) N2(g) + 3H2(g)
T/K K/ (mol· L-1)-1 T/K K/ (mol· L-1)2
298 6.8 473 0.0015
333 0.601 673 2.0 873 100
2NH3(g)
△H= + 92.2kJ· mol-1
通过表格数据结合课本P47思考: 温度能使平衡移动,其移动的本质是什么?
《化学反应原理》(选修)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
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实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化学科学对个 人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练习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H2(g)+Br2(g) 2HBr(g) 的 △H<0,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且其它条件不变时: (1)如果升高温度,平衡混合物的颜色 变深 ; (2)如果在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气,化 学平衡 正向 移动,Br2(g)的平衡转化率 变大 (变大、 变小或不变)。
改 变 浓 度 增大反应物 增大c(FeCl3)或c(KSCN) 增大生成物 增大c[Fe(SCN)3]
Q、K关系
平衡移动方向 正 向 逆 向
Q <K
Q >K
思考
2SO2(g) + O2(g) 2SO3(g) △H = _ 197.8kJ· mol-1
是硫酸制造工业的基本反 应。在生产中通常采用通 入过量的空气的方法。为什么?
先加5滴0.03mol· L-1KSCN溶 液,再取2滴0.01 mol· L-1 FeCl3 溶液呈血红色 溶液与之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后加深 然后再加2滴1mol· L-1 FeCl3溶液, 观察颜色变化。 先加5滴0.03mol· L-1KSCN溶 液,再取2滴0.01 mol· L-1 FeCl3 溶液呈血红色 溶液与之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后加深 然后再加2滴1mol· L-1 KSCN溶 液,观察颜色变化。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CO + NO2 CO2 + NO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 气体的颜色变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 A.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 C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D. 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练习
1.关节炎病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尿酸钠晶体, 尤其在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为: ①HUr + H2O Ur -+ H3O+ 尿酸 尿酸根离子 ②Ur-(aq)+Na+(aq) NaUr(s) 下列对反应②叙述中正确的是( BD ) A. 正反应的△H>0 B. 正反应的△H<0 C.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 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实验结论 (平衡移动 方向) 正向 逆向
2
将充有NO2的烧 瓶放入热水中
可逆反应
原平衡状态 [N2] =20mol· L-1 2NH3(g) [H2] =40mol· L-1 [NH3] =10mol· L-1
改变 条件
新平衡状态
移动 方向 正向
N2(g)+3H2(g) △H<0 2HI(g)
[N2]= 19.5 mol· L-1 降温 [H2] =38.5 mol· L-1 [NH3] =11 mol· L-1 L-1 升温 [HI] =0.80mol· -1
【学习重点】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学习难点】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活动· 探究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N2O4(g) 无色
2NO2(g) 红棕色
△H=-57.2kJ· mol-1
序 号 1
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将充有NO2的烧 瓶放入冷水中
温度变化
降温 升温
混合气体颜色 c(NO2)
颜色变浅 颜色变深 减小 增大
活动· 探究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请根据提供的试剂和仪器,按照设计的实验方 案证明上述预测。 试剂:0.01 mol· L-1 FeCl3溶液、0.03 mol· L-1KSCN溶液、 1mol· L-1 FeCl3溶液、1mol· L-1KSCN溶液 仪器:胶头滴管、点滴板等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移动方向
1
正向移动
2
正向移动
交流 研讨 一、浓度改变时化学平衡怎样移动?
1、增大反应物浓度或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2、增大生成物浓度或降低反应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二、请根据反应 Fe3+(aq) + 3SCN-(aq) Fe(SCN)3(aq) 讨论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对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本质原 因是什么?(P48)
t/℃
K 700 0.6 800 0.9 830 1.0 1000 1.7 1200 2.6
回答下列问题: [CO][H2O]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CO2][H2]。 (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吸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 =c(CO) c(H2O),可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830 ℃。
提高O2在原料气中的比例,使SO2的平衡 转化率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小结
温度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 通过改变平衡常数来实现的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原平衡状态
平衡移动
新平衡状态
改变浓度,若Q < K,平衡正向移动 改变浓度,若Q &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少,平衡逆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常数K增加,平衡正向移动。
规律:
1、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 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 数实现的。
在一定体积的 密闭容器中,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 的化学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H2(g)+I2(g)
△H>0
[HI] =1.20mol· L-1 [H2] =0.20mol· L-1 [I2] =0.20mol· L-1
[H2] =0.40mol· L [I2] =0.40mol· L-1
正向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2NO2(g)
△H= - 57.2kJ· 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