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欧农业考察报告关于北欧农业考察报告丹麦和瑞典是当今世界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居于前列的国家。
应丹麦奥本诺市农业与土地协会、瑞典海尔森堡市政府的邀请,2016年12月4日至16日,由XX市政府调研员杨国耀为组长的台州农业考察组一行5人,赴丹麦和瑞典进行了为期12天的学习考察活动。
考察期间,以丹麦和瑞典的农牧业产业为主,考察组一行先后走访了当地政府、农业部门,产业协会、奶牛场、种植场、工商学院、工商时报以及超市等,与瑞典海尔森堡市西城农牧场、丹麦农业和土地协会就加强合作、开发土地资源、引进新技术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实质性的会谈。
这次北欧之行,收益非浅。
一、所见所闻1、真正的农业规模经营丹麦和瑞典地处北欧,农业都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
丹麦王国现有人口533.4万人,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3%,,但只有8万农民,即全国总劳动力中的4%从事农业生产。
全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产品主要是肉类和奶制品。
在种植业方面,主要生产大麦、小麦、燕麦和牧草。
丹麦农牧业的主要特点是以家庭农场为主,农牧结合,以牧为重,而农牧业又与工商企业融为一体。
农场是丹麦的基本农业生产单位,全国有53000个农场。
规模化的农场经营,是丹麦农业高度发达的重要基础。
据介绍,在丹麦,平均每个农民经营的土地面积为33. 75公顷,平均每个农场的经营面积为509公顷。
由此,丹麦农场生产的农产品足以供给1500万人口的食用,也就是说,丹麦每年足以出口三分二的猪肉和奶制品。
在丹麦的科王,有着欧洲最大的养殖、屠宰、加工联合体,雇员达7000人,年处理加工生猪达1500万头。
瑞典的农业也同样。
海尔森堡市西城农牧场,拥有1700公顷的土地,除了生产麦类、蔬菜外,充分利用农场的草场,建了一个在他们来说是不大的奶牛场,但是养有300多头奶牛。
2、农业生产的高效率畜牧业是丹麦农业产业的支柱。
也是世界畜牧业产业发展的先进典型。
那里的畜牧业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其中养猪业占畜牧业产业的40%。
丹麦农业人口的平均收入77%来自畜牧业生产。
种植业所得的产品,主要用于喂养家畜。
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北欧国家农业产业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
在丹麦,做农民是很自豪的。
平均1个农牧民生产的农产品可以养活160个丹麦人。
在那里,从种植业来看,小麦每公顷产量为8000公斤,马铃薯、甜菜的每公顷产量为45000公斤。
在距丹麦奥本诺市区20 多公里的一个奶牛养殖场,就是一个农场主,雇佣了一个管理人员。
2人养殖75头奶牛,靠自有的85公顷土地种植的牧草解决奶牛的饲料。
牧草的种植、管理和收贮全部机械化作业;该农场花费100万克郎,购置了一台荷兰产的全自动挤奶机,每头牛每天挤3次奶,奶牛都是自觉排队,无需人工管理。
平均每头奶牛年产奶10800立升,每升奶纯收入在5克郎,年收入在300多万元。
这对一个只有2人的农场,应该是不错的收入了。
在瑞典,一个拥有1700公顷土地和300多头奶牛的农场,总共也只有8名管理人员。
场长是瑞典知名的奶业专家;5名员工负责牧草生产、管理、收贮和场地清洗,主要靠4台大型农机进行机械化作业;另外2名员工负责养殖奶牛,挤奶也是机械化。
与丹麦不同的是,该农场使用的是人工操作的机械吸奶头,每头奶牛每天挤奶2次,一次可以同时挤16头奶牛,完成250头奶牛的挤奶只需3小时时间。
而让奶牛按序挤奶的管理工作,则完全由2头牧牛犬承担。
3、突出了专业化生产丹麦和瑞典等国的农业生产,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专业化生产。
由于土地经营的集中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加上观念上的不同,他们把包括初级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和运销,乃至出口业务在内的产业,都纳入大农业的范畴,促进了高度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的重新组合,明显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增加了生产效率,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丹麦,奶制品、猪肉及其制品、皮毛和种子等主要农产品,都是由各个生产单位来完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专业分工明确的协作体。
通过协作体的作用,不断整合各个产业组织,使产业组织的数量在整合过程中减少,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业优势明显突出。
因此,现在的农场主均专注于养殖奶牛、猪、家禽中的一两种,或者从事于农田耕种。
专业化生产的需要,也促使农场主们专注于单项产业发展的研究和探索,许多人成了自己所从事领域的专家。
4、注重农业技术和技能的培训丹麦的农业培训系统比较完善。
它包括实践、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培训。
全国20个农业学院基本上承担了整个农业教育。
每一个准备担当农场主的青年,都需要全面掌握农业知识,接受5年以上完整的农业系统教育,才能获得最基本的文凭资格——“绿色证书”。
要进入农学院,学生必须先完成九年的正式教育。
农业教育的原则是必须经过实习,也就是经由农场主雇用学生,安排工作期间,有两个实习期,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农场工作,为期12个月和17个月,在第一次实习中,学生必须被鉴定合格。
理论部分是由自然科学和实用商业经济所组成,基本教育是由三个不同的学期(分别是2个月、5个月和6个月的时间)组成。
若想申请贷款和补助金来开设农场,以及想要购置超过30公顷以上土地的农场,申请人就一定要有这个“绿色证书”才行。
另外,他们还规定农场主、雇员以及州农业委员等,必须轮流入学,进行技术知识更新。
5、重视环境的保护和优化丹麦、瑞典等国家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980年以来,瑞典相继制定了15个单项的环境法规。
1999年1月1日,一部完整的《农业环保法》出台,对农药、肥料、水等的使用进行了规定,明确了“污染者补偿原则”、节省原材料和能源的“生态环境原则”。
采取有效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税收政策。
在瑞典,使用农药、化肥等造成环境污染的农业生产活动,都必须征税或收费。
这样,一方面,可为环境治理和资源保护筹措资金;另一方面,由于税费影响到生产成本,农民会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而更多地使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地肥力,形成良性的循环。
80年代开始,丹麦环境法规定:农场不可以有超过500个单位的牲畜——一个单位等于一头母牛,或三头大母猪,或要屠宰的30头猪,或2500只肉鸡。
目前,只要农场发展到250个牲畜单位,马上就会对农场环境所受的影响作一个彻底的评估。
是否取得许可以扩张农场,全凭这个评估的结果。
另外,他们还根据法律制定了很多有关农业的环保规章,如:——农场主的牲畜总数量,必须和他拥有或租来的土地面积相对应,即农场主拥有的牲畜越多,他就必须拥有更多的土地;——在冬季,农场主必须种植至少65%的农地,以降低土壤中氮的渗透量;——对除草剂和杀虫剂的品种和数量有明确的限制;——农场主必须有肥料施用量的记录,不管是天然肥料还是合成肥料;——只要有土地面积超过2公顷就必须被用来耕作,也就是说,农场主对于他的土地有义务去维护其农业状况。
6、完善的农业合作社和协会组织农场主在自由市场里出售他们的产品,想要得到更高的价格,而购买这些农产品的公司却想把价钱压得越低越好。
因此,卖方与买方的利益关系不一定会相同。
在丹麦,设立合作社,让全体农场主拥有自已的商业公司这种传统已经超过一百年。
身为合作社的一员,农场主必须将他的所有产品都提供给合作社,合作社有义务付给农场主最好的价钱。
这样,合作社的公司不会有压力去寻找原料,而农场主也不用担心去寻找市场。
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合作社,只要他能提供产品并且愿意将他所有产品交售给合作社。
社员可以在任何时候离开合作社,届时他必须交出当初身为社员的股份,只有当他是社员时才可以谋求利润,而且不可以出售他的股份。
每一位社员在投票时都只有权投一票,这样就可以确保股份小的社员利益。
跟其它公司一样,合作社是由专业管理人员来管理的。
但是,身为农场主的社员才是作最后决定的人,因为是由他们组成的董事会。
合作社的管理人员也是由合作社董事会挑选的。
合作社负责几乎所有的奶制品、猪肉产品、皮毛制造业。
而蛋、牛肉与蔬菜等项目,合作社必须与其它私人公司竞争。
合作社的农场供应公司提供农场主饲料、种子、谷类、杀虫剂、燃料和肥料来跟私人公司竞争。
每个合作社的会员制定他们自己的规章,政府在这一方面没有任何的约束力,今天的大部分农业合作社都是从事全国活动和国际活动的大型公司。
自从第一个合作社成立以后,合作社的规章已被广泛修改过。
到现在为止,合作社从来没有破产过,但有些合作社与公司合并起来,组成更大更有效率的组织,这也是促使丹麦农业在国际市场里变得更有竞争力。
丹麦的农协是一个独立于政府部门的民间组织。
就奥本诺农业和土地协会而言,这个机构管理着1171个会员单位,9 个大农场和1100个小农场,65400公顷的土地,342个畜牧场,自身年收入600万欧元,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亲和力。
在参观这个机构各个组成部门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农协这个机构在当地农业发展和对政府影响中的重要作用。
技术服务,种子种苗的提供,贷款与税收的安排与落实,金融和投资,法律援助和内部计划组织的实施,农场之间的兼并和协调,基本建设项目的设计和审查,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等方面的服务,无所不包。
协会100个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工作严谨,各项计划和措施落实井然有序,办公场所整洁明亮,这是我们所不及的。
同样,与丹麦类似,瑞典的农民基本上都加入了相应的农业合作社和其他专业合作组织。
为了解决农场规模小的问题,瑞典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全国共有11万个家庭农场,全部耕地的四分之三属于更适合现代生产的大中型农场。
由农民所有的加工企业在瑞典市场上占有支配地位,农业合作社在粮食生产方面也处于领导地位。
7、蔬菜、水果价格奇贵而土地价格较低走进丹麦、瑞典、挪威等国的超市,就会发现超市里的蔬菜水果价格很高,芬兰的更高。
在芬兰的超市中,折合人民币的价格是,每公斤西兰花55元,白菜花32 元,大白菜20元,大蒜120元,大葱、青椒45元,鲜蘑菇84元,鲜香菇152元,生姜78元,西瓜15元,柿子36元,宽皮柑桔甚至要卖到60元。
据了解,北欧蔬菜价格高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当地生活水平高,人均收入位于世界各国前列,物价普遍较高;二是大片土地都被用于种植牧草、大麦、小麦等土地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基本上不种蔬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三是在冬季,北欧低温和阴湿寡照的气候条件也不适合蔬菜生长。
他们的蔬菜绝大部分都是荷兰等国进口的,所以价格昂贵。
我们还了解到,在奥本诺,承包土地者,每公顷年租赁费用在600欧元左右,每亩相当于人民币440元。
在那里,只要是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是有能力的经营者,可以买断土地,从事农牧业生产。
一般每公顷土地的价格在2-5万欧元。
折合人民币1.8万元一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