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肉的营养价值汇总
一、猪肉
营养价值
中医认为,猪肉性平味甘,有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的功效,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小便和止消渴。
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燥、干咳、便秘和难产。
适宜人群
⒈一般健康人和患有疾病之人均能食之,但食之过多,便使人摄入了过多热量,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在人体内储存,就致人肥胖,肥胖则易发多种疾病;多食或冷食易引起胃肠饱胀或腹胀腹泻;对于脂肪及猪油,患高血压或偏瘫(中风)病者及肠胃虚寒、虚肥身体、痰湿盛、宿食不化者应慎食或少食之。
⒉适宜阴虚不足、头晕、贫血、老人燥咳无痰、大便干结,以及营养不良者食用;
⒊对湿热偏重、痰湿偏盛、舌苔厚腻之人,忌食猪肉。
⒋猪皮和猪蹄具有“和气血、润肌肤、可美容”的功效,爱美的女性可多食用猪皮和猪蹄。
合理烹饪与食用
⒈猪肉的吃法繁多,烹制方法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从营养保健角度说,以炖、煮、蒸为好,炸和烤最差。
因为在炸、烤的高温下,肉的蛋白质会变性生成苯并芘等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故应尽量避免,烧焦的肉是不能吃的。
煮烂的肉较易消化,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溶入汤中,汤不只味鲜,还富有营养,而且,经4~5个小时的炖煮,肉中的胆固醇含量能减少50%以上。
⒉猪肉烹调前不要用热水清洗,因猪肉中含有一种肌溶蛋白的物质,在15摄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热水浸泡就会散失很多营养,同时口味也欠佳;猪肉应煮熟,因为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如果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可能会在肝脏或脑部寄生有钩绦虫。
⒊猪肉属酸性食物,为保持膳食平衡,烹调时宜适量搭配些豆类和蔬菜等碱性食物,如土豆、萝卜、海带、大白菜、芋头、藕、木耳、豆腐等。
⒋食物相克: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鱼、菱角、荞麦、鹌鹑肉、牛肉同食。
⒌食用禁忌:
(1)牛奶与瘦肉不合适同食,因为牛奶里含有大量的钙,而瘦肉里则含磷,这两种营养素不能同时吸收,国外医学界称之为磷钙相克。
只有当钙磷比在最佳比1∶1到1∶1.5之间,才能互相促进吸收。
(2)适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因为茶叶的鞣酸会与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延长粪便在肠道中滞留的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的吸收,影响健康。
二、牛肉
营养价值
牛肉是中国人的第二大肉类食品,仅次于猪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
≮功效≯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物别适宜。
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
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
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适用人群≯
一般人都可以吃。
1、适宜于生长发育、术后、病后调养的人、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黄目眩之人食用;
2、感染性疾病、肝病、肾病的人慎食;黄牛肉为发物,患疮疥湿疹、痘痧、瘙痒者慎用。
≮适用量≯
每餐80克。
≮特别提示≯
牛肉不宜常吃,一周一次为宜。
牛肉不易熟烂,烹饪时放一个山楂、一块橘皮或一点茶叶可以使其易烂。
清炖牛肉保存营养成分比较好。
牛肉的肌肉纤维较粗糙不易消化,更有很高的胆固醇和脂肪,故老人、幼儿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或适当吃些嫩牛肉。
西方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牛肉属于红肉,含有一种恶臭乙醛,过多摄入不利健康。
患皮肤病、肝病、肾病的人应慎食。
≮制作指导≯
1、烹饪时放一个山楂、一块橘皮或一点茶叶,牛肉易烂;
2、清炖牛肉能较好地保存营养成分;
3、牛肉煮浓汁喝可治因胃虚弱引起的慢性腹泻;
4、煮老牛肉的前一天晚上把牛肉涂上一层芥末,第二天用冷水冲洗干净后下锅煮,煮时再放点酒、醋,这样处理之后老牛肉容易煮烂,而且肉质变嫩,色佳味美,香气扑鼻;
5、红烧牛肉时,加少许雪里蕻,肉味鲜美;
6、牛肉的纤维组织较粗,结缔组织又较多,应横切,将长纤维切断,不能顺着纤维组织切,否则不仅没法入味,还嚼不烂;
7、牛肉受风吹后易变黑,进而变质,因此要注意保管。
≮食疗作用≯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牛肉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消水肿等功效。
老年人将牛肉与仙人掌同食,可起到抗癌止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
牛肉加红枣炖服,则有助肌肉生长和促伤口愈合之功效。
三、羊肉
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
羊肉的补益和治疗作用都很有效。
将羊肉煮熟
,吃肉喝汤,可以治疗男子五劳七伤及肾虚阳痿等,并有温中去寒、温补气血、通乳治带等功效;将羊肉250克去脂膜,切块,煮至半熟,以蒜佐之,3天1次,可治疗肾虚阳痿;若有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可将羊肉50~150克洗净切薄片,与高粱米煮粥,加调料食之;若有阴虚遗尿、小便频数者,可将羊肉、鱼鳔、黄芪共煎汤服用。
羊肉,是我国人们主要食用肉类之一,也是冬季进补佳品。
羊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
据分析,每百克羊肉含蛋白质13.3克,脂肪34.6克,碳水化合物0.7克,钙11毫克,磷129毫克,铁2.0毫克,还含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A、烟酸等。
羊肉可制成许多种风味独特、醇香无比的佳肴。
涮羊肉,烤、炸羊肉串,葱爆羊肉等,是老少皆喜食的美味食品。
羊肉性热、味甘,是适宜于冬季进补及补阳的佳品。
祖国医学认为,它能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是一种滋补强壮药。
《本草从新》中说,它能“补虚劳,益气力,壮阳道,开胃健力”。
金代李杲说:“羊肉有形之物,能补有形肌肉之气。
故曰补可去弱。
人参、羊肉之属。
人参补气,羊肉补形。
风味同羊肉者,皆补血虚,盖阳生则阴长也”。
羊肉性热,宜冬季食用。
如患有急性炎症、外感发热、热病初愈、皮肤疮疡、疖肿等症,都应忌食羊肉。
若为平素体壮、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者,也应少食羊肉,以免助热伤津。
羊肉的食疗作用:
羊肉味甘、性温,入脾、胃、肾、心经;
温补脾胃,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身体瘦弱、畏寒等症;
温补肝肾,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阳痿等症;
补血温经,用于产后血虚经寒所致的腹冷痛。
中国古代医学认为,羊肉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暖中胃之佳品,是一种优良的温补强壮剂。
≮特别提示≯
羊肉特别是山羊肉膻味较大,煮制时放个山楂或加一些萝卜、绿豆,炒制时放葱、姜、孜然等佐料可以祛除膻味。
吃涮肉时不可为了贪图肉嫩而不涮透。
夏秋季节气候热燥,不宜吃羊肉。
羊肉属大热之品,凡有发热、牙痛、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者都不宜食用。
患有肝病、高血压、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还有发热期间都不宜食用。
鱼
1、鱼肉含有叶酸(叶酸食品)、维生素B
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维生素食品),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2、食用鱼肉对孕妇(孕妇食品)胎动不安、妊娠性水肿有很好的疗效;
3、鱼肉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血压食品)、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4、鱼肉中富含维生素A、铁(铁食品)、钙(钙食品)、磷等,常吃鱼还有养肝补血(补血食品)、泽肤养发的功效。
5、含有丰富的完全蛋白质。
鱼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如黄鱼含17.6%、带鱼含18.1%、鲐鱼含21.4%、鲢鱼含18.6%、鲤鱼含17.3%、鲫鱼含13%。
鱼肉所含的蛋白质都是完全蛋白质,而且蛋白质(蛋白质食品)所含必需氨基酸(氨基酸食品)的量和比值最适合人体需要,容易被人体消化(消化食品)吸收。
6、脂肪含量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
鱼肉的脂肪含量一般比较低,大多数只有1%--4%,如黄鱼含0.8%、带鱼含3.8%、鲐鱼含4%、鲢鱼含4.3%、鲤鱼含5%鲫鱼含1.1%鳙鱼(胖头鱼)只含0.9%、墨斗鱼只含0.7%。
鱼肉的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较长,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7、无机盐、维生素含量较高。
海水鱼和淡水鱼都含有丰富的磺,还含有磷、钙、铁等无机盐。
鱼肉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尼克酸。
这些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肉的营养价值吗?小编发现了一个很好的网站哦!一直收藏
着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嘿嘿!/,/bdf/bdfzz/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