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一保障性住房标准及设计探讨一TheDiscussontheCriterionandDesignofWelfare—orientedHousing■邓靖DengJing罗继润LuoJirun【摘要】保障性住房面积及设施配置应满足家庭居住活动的基本功能,不能照搬商品房小康标准。
同时应体现社会先进性和公正性,充分考虑安全、卫生、生理、学习等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家庭居住;功能:标准【AbstractTrhefloorspaceandtheallocationoffacilitiesofwelfare-orientedhousingshouldsatisfythebasicfunctionoffamilyliving。
whichcannotbesubjecttothewell—offcriterionofcommercialresidentialbuildings.Meanwhile,inordertoembodytheadvancementandjusticeofthesociety,theneedofvariousaspectssuchsafety,sanitation.physiologyandstudymustbewelltakenintoaccount.【Keywords】welfare-orientedhousing,familyliving,function,criterion0引言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是社会对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居住保证。
保障性住房政策代表着社会的先进性和分配的公正性。
而在近几年出台的众多文件和各地的保障房规划中,表现出的某些不确定和不一致,给具体实施带来了较大的困惑。
保障性住房究竟应按怎样的面积标准?公用部位及设施配置如何协调?日照通风如何解决?这些不适用现行规范和标准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1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邓靖,上海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罗继润,上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2009年5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一位领导在接受中央政府网在线访谈时提出:”对于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0m2的,保障到13m2左右。
换句话说,就是三口之家应该有40m2左右的居所,这是廉租住房的建设标准”。
现实情况与领导提出的13m2左右的标准相距甚远。
2008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设计方案竞赛,要求廉租房面积控制在50m2以内,经济适用房面积控制在60m2左右。
但从笔者对获一、二、三等奖17个方案中的13个主推三口之家两室一厅方案(表1)的归纳分析来看,这些方案的人均面积已达到18.57m2,如果加上阳台和大公摊面积,肯定超过20m笔者以为,保障性住房的面积标准首先不能照搬商品房小康标准,更不能超过目前的人均住房面积。
控制保障性2009.09/住宅科技25I规划设计<住宅设计规范>要求,每套住宅应有2个居室以上,一个为卧室,一个为起居室(斤)。
建议保障性住房可不强调起居室概念。
仅1—2人居住的30m2小户型,扣去公用部位面积和厨卫面积,通常使用面积不足20m2,要满足采光通风,很难分隔,即使勉强分隔,使用上也显拥挤。
就设施而言,~间居室,只需配一个电视机、一部电话。
一个大空间,开敞明亮,使用灵活,应该是极端小户型的首选。
中套、大套,居住人数多于三人、需要卧室多于两问的,则应考虑设“厅”,兼顾起居、餐厅及交通过度等功能。
起居厅和餐厅的家具配置可考虑互用,不一定摆放沙发。
电视机发展到液晶后,由500mm左右厚度缩小到150mm左右,起居兼餐厅的开间可以缩小:按32寸液晶电视的适宜观看距离为2m计算,这一空间的宽度可在2.5m左右。
对卧室的要求,仍可按<住宅设计规范》中双人不小于9m2、单人不小于6m2的规定。
这是家庭居住的最低要求,如此才有可能满足必要家具如床、床头柜、衣橱、写字台或电视柜等的摆放和使用。
为保证休息及私密性,卧室亦不应被穿越。
4.2厨房<住宅设计规范》中厨房的最小要求是4m2。
厨房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空间,煤气灶、洗涤池、操作台、冰箱、热水器等是现代生活必需的设备设施,要保证这些设备设施的使用,3.5—4.0m2当不可少。
4.3卫生间<住宅设计规范》要求设三件套时应不小于3m2。
笔者以为,便器、洗涤盆和洗衣机是必须要安放妥当的,而浴缸或淋浴房,以不放为好。
当卫生间空间受限制时,把沐浴开问做“空”处理,可以使空间更好用、功能更强。
如图1,使用面积为不到3m2(不舍洗衣机位)的卫生问,有直径1.2m的多功能空间,可淋浴、可置木盆为婴幼儿、为老人沐浴,可进行其他形式的个人卫生行为。
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
应强调功能标准、控制面积标准的上限,而不是下限: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居住保障,而不是跟随潮流的时尚居住:应体现社会公平,而不能滥用社会财富养懒,甚至让个别人钻空子发财。
图1小面积厨房、卫生闻布置5保障性住房户型试作方案试作多层方案,以满足家庭基本生活功能、控制户型面积和人均面积为主要目标,考虑户均人数较少、单身、单亲家庭比例较高等因素,提出以3口之家为主,配置较多的小户型单元组合(图2、表4)。
标准层面积为436.02m2(不…风。
嗍…风嗍懒风一1l.....’JL]广小套型2小套型1小套型1小套型2Jl图2某多层住宅户型布置方案l繇”。
…*-。
一一~建筑瑟积/m2葱裁腑2.。
/%。
、誉积加2…。
,%,蕊积凰≯。
;一声型范。
霹居住人数及地陟帽(供1人或吴磊孜家庭居住)30.6027·8223·1276·5415·30—30·60220%310.34%;《代2:人?i;蔷住}39·8236·20。
,,30·3376·1719·91220%413·79%f供3人家庭居住)46·1041·9134·9575-8115·37440%124’.38%;大套犁《岱4厶家庭居住l!!:!!!!:!!!!兰!:!竺!!!兰!!!!兰!!::!!兰。
28住宅科技/2009.09含保温层,外墙及承重墙按240mm计,内隔墙按100mm计),总户数为10户,户均面积43.60m2,设计居住人数为29人,人均面积15.04m2。
方案中,小套型1适合单身或夫妇家庭居住(图3):小套型2(图4)适合非夫妻二人家庭居住,各人有独立卧室,即使成年母与子或父与女也能方便地使用;中套型考虑通常的三口之家使用;大套型有三间卧室,适合三口之家+单身老人、夫妻+两个小孩居住。
方案未考虑两对夫妇三代同堂的套型。
图3多层单元户型之一图4多层单元户型之二说明:1、套型建筑面积未计保温层及标准层之外的公摊面积。
2、套犁建筑面积技套内建筑面积分摊公用面积。
3、外墙、分户墙和承重墙按2厚,隔墙按10厚绘图和进行面积计算。
4、厨卫使用面积均已扣除管井等面积。
规划设计—l对于这样的家庭,可配置中套型+小套型1,人均面积约15.34m2。
套型内部,除配偶合用双人卧室外,均配置单人独立卧室,以满足私密性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小套型1为极小套型,设综合居室。
其余套型均以厅为家庭集体活动空间。
厅净宽约2.2m,不设沙发,只设餐桌,可摆放25~32英寸电视机。
卧室均可摆放床、写字台及衣橱等。
设计不以舒适性为目标,仅满足家庭生活的基本需要:进得家门有换鞋空间,有基本的存放空间。
能烧煮、洗涤、便溺,可躺卧。
其实在上海,还有很多没有条件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群体,生活在比这类房型标准更低的“沪住X型”里。
希望不要再等待很长的时间,那些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低标准住宅也能轮得上翻新改造。
(收稿日期:2009—07—08J2009.09/住宅科技29保障性住房标准及设计探讨作者:邓靖, 罗继润, Deng Jing, Luo Jirun作者单位:邓靖,Deng Jing(上海大学建筑系), 罗继润,Luo Jirun(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刊名:住宅科技英文刊名:HOUSING SCIENCE年,卷(期):2009,29(9)被引用次数:1次1.王映梅浅谈保障性住房的居住品质[期刊论文]-发展2010(10)2.濮慧娟.PU Huijuan保障性住房设计特色[期刊论文]-上海建设科技2009(2)3.黄春华.李静.HUANG Chunhua.LI Jing保障性住房的规划与建设研究[期刊论文]-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2)4.翁清.孙智英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模式探析[期刊论文]-发展研究2009(4)5.窦以德.Dou Yide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住宅科技2009,28(1)6.冯立军.冯圆圆.FENG Li-jun.FENG Yuan-yuan基于调控保障性住房视角的住房建设规划研究[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10,36(10)7.檀榕基.TAN Rong-ji我国社会保障性住房发展评述[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9)8.王玫.史洁.苏伟.Wang Mei.Shi Jie.Su Wei小户型城镇保障性住房设计尝试——上海"四高"江桥镇住宅小区实践[期刊论文]-住宅科技2010(10)9.辛晓梅.XIN Xiao-mei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划思考[期刊论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6)10.王振强对"保障性"住房设计的探讨[期刊论文]-硅谷2009(11)1.徐勇民上海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若干问题思考——以浦东三林"士韵家园"项目为例[期刊论文]-知识经济2010(20)本文链接:/Periodical_zhuzkj20090900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