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的功能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张扬“抗日救亡”的主题 童话——张天翼《金鸭帝国》,贺宜的《凯
旋门》,苏苏的《新木偶奇遇记》等。 儿童小说——《鸡毛信》、《雨来没有死》、 《虾球传》。 儿童戏剧——《捉汉奸》、《放下你的鞭子》 等。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特点
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起步较迟,但起点甚高,
其它现代文学大师的儿童文学创作及理论 茅盾的改写童话——
《蛙公主》、《驴大哥》——取材于《格林童话》
《大槐国》根据《南柯太守传》改编 茅盾的童话创作明显地记录了中国艺术童话萌芽时期的基
本风貌。
郑振铎的译述童话——《竹公主》、《兔子的故事》《行 善之报》等——童话创作逐渐走向成熟。 巴金——第一篇童话《长生塔》是受到鲁迅译的小说《沉 默之塔》触动而写。 老舍——
周锐周锐——
“荒诞型”的童话作家。他把童话比作点心,主张童话以
“色”、“香”、“味”迷人,反对把童话当“药片”和 “教鞭”来对付儿童。
周锐充分运用童话幻想的“魔力”,通过夸张变形,使生活漫画
化,把平淡的现实生活变得离奇、荒诞,近乎痴人说梦,滑稽而 幽默。如《阿嗡大夫》。 周锐的童话在荒诞离奇的幻想之中,经常包含着对现实生活的冷 静和深沉的思索,在漫画化的闹剧中寄寓自己的讽喻。如《勇敢 理发店》对片面理解勇敢,盲目模仿影视中传奇人物的儿童的讽 刺。
郭风的散文
作品集:《搭船的鸟》、《避雨的豹》、 《洗澡的虎》、《在植物园里》。 特色:
满足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以动植物为主角,故事性强; 把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炉。 语言浅近、朴素,如行云流水。
任氏兄弟的儿童小说
任大星——《吕小钢和他的妹妹》 特色: 以新中国的少年儿童为主角; 第一人称的写法。 任大霖——《蟋蟀》 特色: 写出了新旧时代交替阶段儿童的心理变化; 第一人称的写法。
《猪八戒新传》的创新:
《猪八戒吃西瓜》、《猪八戒探山》、《猪八戒学本领》、《猪 八戒回家》等几个部分。
最重要的是,作者对原作中猪八戒的形象和人物之间的
关系做了适当的改造。
作者削减了猪八戒爱搬弄口舌等缺点,保留了猪八戒憨厚、
笨拙、好吃懒做等基本特征,同时融入了今天儿童的某些 性格和心理,突出了他好夸海口、自我吹嘘的特点。改造 后的猪八戒形象变得幼稚、天真,富有孩子气。 在人物之间的关系上,作者把人物重心放在猪八戒身上,而 把唐僧改造成为一个温和敦厚的长者,去掉了“紧箍咒”, 使师徒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容易为小读者所理解和 接受。
幻想与现实的交织。
刘厚明:五幕话剧《小雁齐飞》
浓厚的生活气息; 在戏剧冲突中刻划人物性格; 富有儿童情趣的戏剧细节。
儿童科幻小说
郑文光:《飞向人马座》等;
把宇航知识、天文知识和宇宙奇异的景观结合
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
把科学知识融汇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之中;
科学含量很高,其中描写的许多幻想在今天已
童话。 《稻草人》想象丰富奇特,却又十分符合童话的事理逻 辑。 作品语言质朴而凝重,明白晓畅、生动活泼,具有明显 的民族化和儿童化的特色。 《稻草人》为中国现代童话创作奠定了基础,它为中国 童话创作开辟了现实主义道路。正是在这些意义上,鲁 迅才高度赞誉叶圣陶的《稻草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 条自己创作的路”。
童文学的发展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和政府的重视。
儿童观及儿童文学观的更新及由此带来的创作
题材的扩展。
对成人文学的借鉴。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儿童文学的繁荣提供了便
利的条件。
㈡建国后十七年的儿童文学
译介作品:前苏联和东欧的儿童文学作品;
理论建设取得新的成就——《儿童文学简论》
(陈伯吹)、《散论儿童文学》(贺宜)等奠 基性理论著作。
“问题小说”、 “新人小说”、动物题材小说等 。 童话创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形成了以郑渊 洁、周锐为代表的“热闹型”,以冰波为代表的“抒 情型”两种并存的创作潮流 少年报告文学的崛起是新时期儿童文学的一个热点。 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报告文学创作的作家,孙云晓、 刘保法是其中的代表。 儿童诗歌的创作已走向初步繁荣,柯岩、金波、鲁兵、 圣野。 科学文艺则以郑文光、叶永烈、童恩正为代表。
关怀儿童文学创作队伍的成长与建设。
周作人的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周作人以人道主义儿童观和人道主义文学观为
基础,承认儿童是独立的、完全的人。 承认儿童有自己的特点,儿童教育要顺应儿童 的特点和需要,儿童应有自己的文学。 他主张儿童文学既不是“太教育的”,又不是 “太艺术的”。 周作人主张从整理儿童文学遗产,翻译别国的 东西及创作等方面进行儿童文学建设——最突 出、最有影响的是他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 其 中他的童话研究对我国童话理论的影响很大。
“左联”时期:
左翼文学社团的大力推动——
出版业有了扩大——出版了大量的儿童文学报
刊和儿童读物。 继五四时期以后再次形成外国儿童文学引入的 高潮——西欧和前苏联的作品被大量译介。 30年代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具有了相当的规 模——还出版了《儿童文学小论》(周作人) 等近二十种儿童文学研究专著。 创作队伍明显扩大,一批专事儿童文学创作的 作者步入文坛——以童话成就最大,张天翼的 《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代表了本时期 的最高水平 。
发展很快。
众多文学大师的参与,使得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一
开始便有无与伦比的威势 。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烙争、反对侵略、爱国爱民,也就成 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整体性的主题。
三、中国当代儿童文学
㈠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条件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开拓者、建设者们为当代儿
经变成现实。 写作法独特,以小记者漫游的形式,把新鲜生 动的科学未来自然地展示在小读者眼前。
冰波——
前期代表《秋千,秋千》——风格明丽温馨。 后期代表《狮子和苹果树》——冷峻、迷蒙。
孙幼军的童话
中国首位获国际安徒生童话提名奖的作家; (1994 日本 窗满雄获此奖) 《小狗的房子》
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儿童的天真稚气。——小狗
的憨厚可爱。小猫的任性娇气等 儿童口语化的语言;
当代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
金近的讽喻童话——《小猫钓鱼》、 《骄傲的大公鸡》《狐狸打猎人》
以儿童熟悉和喜爱的动物来摹拟儿童。 将动物的特征、习性和儿童的性格特点巧妙
融合起来,使儿童读来感到亲切; 善于温和地引导小读者从艺术形象中反省身 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包蕾的童话——机智、幽默,代表作《猪八戒新传》——
四、中国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
鲁迅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贡献
清除虐杀儿童精神的旧读物。
积极为儿童们引进国外名著。 在创作实践方面,鲁迅也为儿童文学提供了宝贵的
借鉴。 鲁迅在儿童文学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
儿童文学要发挥“造就”“新的战士”的教育作用 儿童文学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照顾到儿童心理的特征 主张儿童文学“浅显而且有趣”,提倡体裁的多样化.
张扬了“美”与“爱”的主题。
圣野和鲁兵的儿童诗
圣野:组诗《春娃娃》——《春娃娃》、 《夏弟弟》、《秋姑姑》、《冬爷爷》 特色:赋于四季以生命。 鲁兵:《小猪奴尼》 特色:
寓教于乐
儿童戏剧
任德耀:多幕话剧《马兰花》——
宣扬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古老主题; 对比艺术的运用(大兰和小兰形象)
陶行知的儿童教育诗——
近百首儿童诗,奠定了中国现代儿童诗的基础。 语言朴实、通俗,强调口语化,有着民歌民谣的风味 存在图解教育意图的倾向。
高士的科学文艺—— 科学小品代表作:《抗战与细菌》——将科学、 文学、政治熔铸于一炉。 科学诗的代表作《我们的土壤妈妈》 陈伯吹——童话代表作是《阿丽思小姐》。以阿 丽思梦中漫游的昆虫世界象征旧中国的黑暗社会。 贺宜——童话代表作《凯旋门》 严文井——《南南和胡子伯伯》。比较注意儿童 本身的世界,通过对幻化了的儿童生活的描写, 对儿童进行品德方面的教育。
处女作《小铃儿》是一篇儿童小说, 长篇童话《小坡的生日》 ——“中国的《阿丽思漫游奇境
记》 ”
现代儿童文学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叶圣陶和张天翼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领域里两位杰 出的代表 。 叶圣陶最杰出最有影响的童话是其代表作《稻草 人》 《稻草人》的艺术成就:
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直面人生,把现实生活引入
冰心的书信体的儿童散文集,共29篇《寄小读者》——贯 串其中的是一种博大的“爱的哲学”——爱祖国、爱母亲、 爱儿童、爱大自然 黎锦晖——
首创了儿童歌舞剧这一形式;代表作有《麻雀与小孩》、
《葡萄仙子》、《月明之夜》、《三蝴蝶》、《小小画家》 等。 爱的教育、美的追求,这是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基本思想内 容。
张天翼的长篇童话代表作——《大林和小林》、 《秃秃大王》、《金鸭帝国》 张天翼童话创作的特点:
他的童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幻想奇特而夸张,有很
强的象征性; 语言别具一格,生动、活泼、幽默感强,常使小读者 忍俊不禁; 十分注意情节的紧凑曲折,在动态中塑造形象,因而 其作品又具有一种热闹的、动态的美感魅力; 善于运用夸张、讽刺等手段,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将 我国童话创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标志着我国创作 童话的成熟。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
《第七条猎狗》——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 友谊。 《猎狐》——把动物放在与人平等的地位, 引导读者对生命的价值作了更深入的思考。
柯岩的儿童诗
《“小兵”的故事》——《帽子的秘密》、《两个 “将军”》、《“军医”和“护士”》 特色:
以一个幼儿园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游戏表现了儿
郑渊洁——最具代表性也最有影响的当数《皮皮鲁全传》。 郑渊洁的儿童观——认为儿童的工作就是游戏,所以要把 童话写成幻想的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增长才能和智慧。 郑渊洁童话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