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政治思想史PPT参考

中国政治思想史PPT参考

Page 1
2021/3/10
授课:XXX
2
2021/3/10
授课:XXX
3
孔子
儒家
孟子
荀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墨家
墨子
兵家
孙膑
法家
韩非子
诸子百家的 “百家争鸣”
Page 5
许多韩国电视剧, 其内蕴的文化主要还是 中国的儒家文化与韩国 的民族文化交融、整合 后的新生物。在一定意 义上说,是中国儒家文 化的“出口转内销”。 ——中国文联副主席
Page 16
“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 骚扰而提出的;
“无为”是针对统治者的 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 贪欲而提出的;
“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 过多干预而提出的。
Page 17
实际上道家的“无为”,也就是“无不 为”,以道家的精神做事作人,做到外表看 来不着痕迹,不费周章。
譬如盖一栋屋子,就在最初,把这栋房子 将来可能发生的毛病,都逐次弥补好了。所 以在盖完了以后,看起来轻而易举,不费什 么,而事实上把可能发生的漏洞,事先都弥 补了,没有了,这就叫“无为”。
礼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
定 。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
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
序。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
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等方面
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这叫“仪”。
这里的“仪”实际是“社会秩序和
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
Page 10
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 张“为政以德”,用道德 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 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 方略也叫“德治”或“礼 治”。实际上已打破了传 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 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 的一条重要界限。
为人君者若不行仁政 --------------------------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2021/3/10
授课:XXX
13
道 家——老 子
1、道家创始人是 老子 (即 李耳 ),著
有《 老子 》一书(又名《 道德经 》)
2、老子的思想有: 朴素辩证法

主张 无为而治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孔子 同时代,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曾任东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吏。
2021/3/10
授课:XXX
19
墨子,出生日期:约前 468 逝世日期:约前 376;名翟(dí),鲁人。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 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科学家、军事家、社会 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 始人。创立墨家学说, 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Page 20
墨家的科学主义
核心思想 “兼相爱、交相利” (兼爱)
仲呈祥
儒家(对后世影响最大)
孔 子
孟 子
思想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
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
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
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
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
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Page 8
教育
Page 9
仁,基本涵义有二: 一是爱人。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 亲,相互帮助。二是克己复礼。 “克己”是 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一切言行要纳于 礼。这里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觉,人们通过克 制自己,达到自觉守礼的境界,达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 都合于礼,这也就是仁的境界。
《论语》有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 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 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 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 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 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 代价值。
Page 12
孟子的民权与革命思想
“人性善” ----
民贵君轻 ---- 仁政
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
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
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
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
和“清静无为”。
墨 子
主张 非攻 尚贤 节俭
特点
①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 ②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③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
2021/3/10
授课:XXX
21
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 要兼相爱,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② 天志明鬼。宣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仅 决定自然界星辰、四时、寒暑等的运动变化,还对人世的政治起支配作用。因“天之爱 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对于鬼神,墨子不仅坚信 其有,而且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也会赏善罚暴。③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 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 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 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 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④节用。节用是墨家非常 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 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大禹一样,过著极为俭朴的生活,而且要求墨徒在这方面也 能身体力行。
换句话说,说是现在已经看到,某一件事 在将来某一个时候可能发生问题,而现在先 把问题解决了,不再出毛病,这就是道家的 “无为而治”,这是很难做到的。并不是不 做事、不管事叫做“无为”。
Page 18
道家: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
汉族,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 当仁不让于师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Page 11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 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 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 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 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 得的本子。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Page 15
老子的重要思想:“无 为”
“无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 德经》中提出的。老子所处的 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 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 纵,造成民不聊生。在这种情 形下,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 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 他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 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