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领导体制
权力集中于组织最高机关:上 下级具有指挥命令关系
上下级机关各具独立法律地位: 联邦国家政府领导体制 不具有指挥命令关系
统一领导:同级机构都接受一 个首长的指挥命令
各行门并非都接受总统 指挥的领导体制美国 部队中军、师、旅、团、 营、连、排、班的纵向领 导体制 财政、商务、卫生、教育 等职能分离的政府领导体
小标题
各级政府间的节制关系 层级制
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内 设机构的设置 功能制
1982年通过的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行政首 长负责制。 按照宪法规定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在中央,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实行总理负责制。它领导的 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另一方面在各级人民政府中,也一律实行省长、市长、县长、 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 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首长制,它既兼备 了委员会制和首长制的优点,又避免了首长制和委员会制的短 处。 它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民主决策 二是责任明确 三是分工合作
理论 模式 首长制
特征 多数服从一人:首长负最终责 任
典型举例 联邦总统制美国 联邦委员制瑞典 中央集权的领导体制
委员制 少数服从多数:委员共同负责 集权制 分权制 完整制
领 导 体 制 模 式
公共组织 中不同层 级行政权 的集散情 况 公共组织 中同一层 级行政权 的统属情 况
公共组织 中行政权 的纵向和 横向统属 情况
行政领导体制
行政领导体制: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 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内 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领 导制度体系。
广义(宏观):公共行政组织对整个 社会系统进行领导的组织形式与制度 体系。 狭义(微观):对一个具体的单位或 者部门进行领导的组织形式及制度体 系。
划分 标准 公共组织 中担任最 终责任的 人数情况
谢谢
相互制衡:同级机构分别接受 分离制 数名平行首长的指挥命令
纵向层级节制:同级机构各具 层级制 有完全的功能,执行相同任务
横向职能分离:同级机构各具 功能制 有不同的专业功能,执行不同
我国的行政领导体制
小标题
标题内容
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的指挥 控制程度 完整制
政府的决策形式 首长制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配置 集权制
我国行政组织体制基本上属于分离制,我国很多 行政机关均实行“双重领导”或“双重负责” 制。 在分离制的双重领导体制中,有的部门实行以地 方政府领导为主,有的实行以上级同类部门领导 为主。如监察部,即以部门领导为主。 在上级部门领导为辅的体制中,有的只有业务指 导关系,如气象局之类的技术性单位。
行政领导体制
什么是体制? 根据《辞海》的解释, “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 事业单位在机制设置、领导 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 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 形式等的总称。
行政领导体制
行政领导体制是共同组织的 领导机构设置和领导权限配置二 者的统一体,外在表现为领导机 构的组织模式。
领导机构设置和领导权限配 置是公共行政领导体制的两个基 本构成要素。
从中央到地方:高度的中央集权 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华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 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宪法》第八十五 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 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宪法》第一百零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 关,都服从国务院(《宪法》第一百一十条) 纵向来看,我国长期实行中央集权的领导体制,形成自上而 下的行政领导系统; 横向来看,我国实行统一的完整(一元)的行政领导体制。 中国中央政府的行政部门都归国务院总统统一领导。 我国的中央集权式领导体制,其权利的集中建立在广泛的民 主基础之上,具有社会主义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