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加坡与中国公务员制度比较

新加坡与中国公务员制度比较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CHEMICAL TECHNOLOGY《公共行政学》期中论文题目:浅谈中国公务员制度与新加坡公务员制度的异同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授课教师:于海艳姓名:戴颖荣学号:100440003班级:1001 学生学院:文法学院学年:2012—2013学期:第一学期2012年10月28日浅谈中国公务员制度与新加坡公务员制度的异同摘要:“高效、廉洁”是新加坡政府多年树立的良好国际形象。

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全球竞争力2007》报告书中,新加坡凭借世界第一的政府效率和优秀的公务员,在竞争力方面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位。

通过对新加坡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了解学习,结合我国《公务员法》以及相关体制机制,进行比较研究,藉以找到可学习借鉴之处。

关键词:新加坡中国公务员制度一、新加坡公务员制度新加坡的公务员队伍是在殖民地时期的公务员基础上改造和培训而来的。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新加坡掀起了一场反对西化倾向、捍卫亚洲价值观的运动。

1982年春节,李光耀在农历新年献词中号召新加坡人保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儒家传统道德,提倡培养人们的职业道德, 并把道德规范纳入各级各类的公务人员的行为体系和考核范围。

新加坡力图以东方的伦理道德陶冶公职人员的品德, 通过树立公职人员廉洁公正的道德形象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防止公务人员道德沦丧和贪污腐化, 努力建立一支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1995年新加坡公务员界又主动提出大规模开展21世纪公共服务计划( 公务21) 。

确定公务210的目的是建立卓越的服务意识, 以高质量、反映迅速的服务来满足公共的需求;创造鼓励改革的环境,以现代管理技术提高效率, 同时注重公务员的士气和福利。

公务21取得了显著成果, 并且带动了新加坡全社会共同价值观的教育。

新加坡拥有世界公认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建立了一套颇有特色且卓有成效的公务员制度。

第一,在公务员管理体制上, 实行折衷制的管理模式。

所谓折衷制, 是指国家在行政系统外设立独立的公务员管理机构, 即公共服务委员会, 专司公务员的考试、录用等职, 除此之外的其他公务员事务则由设在行政系统内的公务员管理机构负责。

实行这种模式, 是为了避免行政系统滥用人事权。

另外, 法律规定, 公共服务委员会的委员必须是政府系统以外的有成就的人士。

他们本身不是公务员, 也不能是政治家或工会领导人, 以保证该委员会工作的公正性。

第二,注重公务员素质建设, 严格考核评估。

新加坡的公务员在被正式录用之前就受到严格的考核, 不仅审查拟被录用者的学历、个人爱好、财产状况、犯罪记录, 而且要审查其家庭情况、社会背景等等。

品德不端者和染有不良嗜好者不得进入公务员队伍。

公务员被录用后, 还要经受品德跟踪考核以及工作能力与潜力评估的考验, 能通过这两关的公务员方可晋升。

20 世纪 70 年代, 新加坡成立了公务员学院, 专门负责公务员的培训, 以提高其素质。

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使新加坡政府拥有很高的行政效率。

第三, 高薪养廉, 高俸纳优。

在严格的制度约束和素质要求的同时, 新加坡公务员享有亚洲乃至世界最高水平的工资福利待遇。

政府的目标在于, 使公务员的薪金水平和福利待遇不低于国内私人企业经营者,从而使公务员职业成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这样做有两方面的好处: 一是能够吸引优秀人才到政府任职, 以确保政府拥有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二是力图通过高薪达到养廉的目的, 使公务员不必贪污也不敢贪污, 否则会被逐出公务员队伍。

二、中国公务员制度中国公务员制度建立已经很长时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已经于今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公务员法是新天地老师国干部人事管理具有总章程性质的法律。

在干部、人事发展历史上,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对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考试录用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吸引全社会的优秀人才,参与公共事物管理,参与到国家公务员队伍,这是一个重大的举措。

对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对体现社会公平,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具有重要意义。

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根本暂行条例,人事部于1994年6月7日,下发了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

要求录用国家公务员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这就标志着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制度正式建立了。

1994年7月30日,人事部在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宣布,人事部将组织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首届招考。

以此带动全国,这次参加首届招考的有国务院办公厅,原国家计委,建设部,人事部,水利部等等,30个部门,计划录用490人,有一万多人咨询,本新闻界称之为万人赶考公务员。

之后,考试录用制度,就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开。

1994年以来,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继垂直管理系统连续九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

共录用公务员23000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实行了公开招考。

从2000年到2004年底,全国地方共录用公务员70多万人,这个数字是不小的。

在我国,公务员制度是指国家对公务员的管理制度,包括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对公务员的“进口”管理,使用管理与“出口”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

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与公务员制度产生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其本质特征都是实行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的管理原则。

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推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产物。

1870年6月,英国政府以法令形式正式确立了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标志着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产生。

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个推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

我国公务员制度是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体制自我发展与完善的产物。

三、中国公务员制度与新加坡公务员制度的比较(一)公务员的录用制度比较新加坡的公务员考试制度除强调公开、公平、择优录用和一定的学历资格条件外,还对应聘者品德、修养等个人背景情况审查非常严格。

应聘者一旦被发现私生活不检点或者有不良嗜好,即被拒于公务员队伍之外。

之所以采取这种措施,是因为新加坡一向将保持公务员队伍的“廉能”视为有效治理国家的必要条件。

学历资格和考试,大致可以反映应聘者是否符合“能”的要求,但是不能考察出应聘者在被录用为公务员之后是否能做到“廉”。

为了保证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具备良好的素质,减少公务员贪污腐化的现象,新加坡政府把录用前的品德修养审查视为防止公务员贪污腐化的有效办法。

通过对应聘者的品德、修养等个人背景情况进行严格而详细的审查,防患于未然,有效地防止那些染有不良嗜好和品行不端的人进入公务员队伍,为政府机构的廉洁运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在新加坡,对于法定上任的国家公务员还规定必须在法院宣誓官面前进行出任宣誓。

通过宣誓激发公务员对自己即将从事的职务的神圣感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自律感。

与新加坡公务员录用制度相比,我国的公务员录用制度在贯彻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方面还应当加大力度,尤其应当增加公务员录用后期工作的透明度,强化对录用工作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各部门录用结果的审批,还要有其他更有效的措施。

如:对于容易出现纰漏的公务员录用后期工作除了本机关人事部门负责以外,还应当有人事主管部门的监督性参与;要向条件较好而未被录用的人员说明理由并允许其申诉;要加大查处录用工作中的违法乱纪行为的力度,等等。

另外,从新加坡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要形成一支高效、廉能的公务员队伍,光有“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考试形式还远远不够,还应强调公务员录用过程中对应考人员政治、道德品质的考察,坚持德才兼备的方针。

考察政治、道德品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审查应考人员的档案材料,二是向应考人员所在单位、学校等了解其一贯的表现。

在这两种方式的考察过程中必须做到在广度上要加大范围、深度上要考察彻底。

(二)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比较新加坡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比较完备,它具有下列主要特点:一是财产申报的对象范围相当广泛,所有公务员都在申报之列;二是申报内容涉及公务员财产和利益的各个主要方面,不仅包括本人的财产和利益,还包括配偶、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的财产、利益;三是部门负责人和专门机构承担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的主要责任。

这些特点使新加坡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行之有效。

财产申报对象和内容的广泛,有利于政府对每一位公务员进行全面的监督。

强化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则有利于各部门增强对本部门公务员约束和监督的自觉性。

我国目前还没有实行针对所有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制度。

考虑到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对象范围既包括一定级别以上的公务员,也包括一部分非公务员的其他国有单位领导人。

根据199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县(处)级以上(含县、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负责人,必须依照规定申报收入。

应该说,上述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是监督的重点对象,因为他们掌握较大的权力,相应地所具备的以权谋私机会较多。

理想的财产申报制度应当是针对每一位公务员的,但是由于我国公务员队伍庞大,如果实行全面申报,成本过高而且效益不一定好,因而目前尚不具备实行全面申报的条件。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今后仍应当逐步扩大财产申报的适用范围,特别是要将经济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的一般干部以及乡镇一级的基层领导干部也包括进来。

(三)工资福利制度的比较新加坡政府认为,与其让公务员通过不法途径获取钱财,不如给予其优厚待遇。

也就是说,虽然政府实行高薪养廉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与因公务员贪污腐败而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的损害以及因优秀人才的流失对政府有效运作的影响相比,这种投入是值得的。

新加坡公务员的总体工资水平比社会平均工资高了很多,而且享有定期休假,退休后享受养老金、提高福利待遇等政策。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以“高薪养廉”为特征的公务员工资薪金制度,尽管还争论较大,但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效仿。

客观地说,在多数实行高薪养廉的国家,反腐败是卓有成效的。

在我国,长期以来对是否应当在公务员中实行高薪养廉存在较大争议。

持肯定主张者以许多国家实行高薪养廉制度取得的良好效果为证,主张在我国实行高薪养廉也将是防止腐败的有效措施。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反对高薪养廉的主张,认为高薪养廉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公仆理论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相背离的。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尽管高薪养廉有利于控制腐败,但是我国目前尚不具备高薪养廉的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