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中国处方药 第15卷 第7期·疗效评价·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目前我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以及萨科奇病毒A16[1],该病起病急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传播的方式有接触传播、粪口传播等。
小儿抵抗力比较差,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因此十分容易被传染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发病时症状比较轻,伴有发热以及咽痛的现象,口腔等黏膜表面会出现疱疹,而皮肤表面会出现丘疹[2]。
若治疗不及时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危险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治疗或自愈后,疱疹部位会自行结痂、脱落,高热症状也会有所缓解。
但是在患病期间,手足口病传染性比较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感染病毒后只需要根据症状进行治疗,一般来说预后比较良好。
本研究选取100例手足口病患儿,运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6个月,平均年龄(4.21±0.43)个月。
所有病例都按照小儿手足口病普通病例诊断标准,出现以下症状后确诊为手足口病:①流行季节发病且婴幼儿多见;②口腔黏膜部位出现疱疹,手足出现丘疹且周围有炎性红晕,起病急,伴有发热。
伴随症状有:流涕、发热、食欲不振等;③排除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同时排除口蹄疫、疱疹型口炎以及脑炎、心肌炎。
本研究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血常规的检查,发现淋巴细胞显著升高。
按照随机数表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
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以及病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每位患儿于入院前量取体温并记录,并且每天于同一时间做好患儿的体温检测。
1.2 治疗措施试验组服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80526,规格10 mL/支)每次5~10 mL,每日服用3次;对照组每日服用利巴韦林颗粒(百利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10503,规格50 mg),剂量10~15 mg/(kg·d),每日口服3次。
两组患儿均于确诊后第1天进行服药,并且服药的时间大致保持相同。
除了药物治疗,两组均采取相同的辅助治疗,以缓解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
体温高于38.5℃的定义为高温,需要采取布洛芬进行辅助治疗;如果患儿还有感染方面的情况,则需要辅助抗生素进行治疗。
如果患儿的体温高于37℃,但是低于38.5℃,那么就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给患儿进行降温。
每日还需要在固定的时间给患儿测量1次体温,以记录体温的变化情况。
1.3 疗效的评价标准每3天作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3 d后根据患儿的体温状况和疱疹状况进行疗效的判定。
无效:体温无明显改变,但是疱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霍云清(烟台市北海医院,山东烟台265701)【摘要】目的 探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是否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院门诊就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照组服用利巴韦林颗粒,于服药后3 d测量患儿的体温,并比较两组患儿疱疹、丘疹的结痂情况。
结果 试验组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服用利巴韦林的对照组,试验组的发热情况明显好转,疱疹愈合状况较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于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治愈患儿的手足口病,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蒲地蓝口服液;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表1:两组患者间的ALT变化情况(U/L)组别基线2周4周6周12周治疗组121.35±53.0592.25±51.2875.12±35.1865.32±32.1843.25±20.12对照组119.35±52.0595.25±53.2585.12±48.2370.32±35.2846.25±28.12 t 值-0.89-1.76-1.92-2.19-3.72P 值0.410 00.200 00.050 00.005 00.000 1表2:两组患者间的AST变化情况(U/L)组别基线2周4周6周12周治疗组75.01±38.3561.25±36.28752.08±29.3340.25±26.3231.03±16.28对照组74.28±25.0668.52 ±35.2658.25±33.2855.25±30.2950.25±28.92 t 值-1.23-11.25-2.88-3.35-3.85P 值0.200 00.400 00.050 00.006 0-0.002 0综上所述,治疗抗精神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沈渔邨. 精神病学.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27.[2] 杨玉清,高慧,顾燕,等. 甘草酸二铵用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分析.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049-2050.[3] 陈新谦,余有豫,汤光. 水飞蓟宾的药理及应用. 新编药理学1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508.[4] 洪伟.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的肝损害效应.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0,37(1):54-57.[5] 杜兆洪,伍华林. 抗精神病药对肝功能的影响.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1):885-886.[6] 彭新英,彭和平.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与肝功能异常相关性观察. 中国现代医生,2008,(36):88-92.[7] 刘铁军,景致英,赵成会. 常用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 上海精神医学,1991,9(2):81-82.[8] 张国富,王娜,陈建生,等. 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伤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中国肝脏病杂志,2013,5(1):31-36.87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5 No.7·疗效评价·细菌性痢疾以志贺菌为主要致病菌,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
近些年,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有所上升,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
因此,对于该病,需及时给予对症治疗[1]。
目前,药物是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常见方式,其中,盐酸左氧氟沙星、喜炎平等是常用药物。
基于此,为分析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与喜炎平治疗的疗效,本院以120例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为对象,分别给予不同方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研究陈新(吉林省消防总队医院,长春 130061)【摘要】目的 分析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的疗效。
方法 以于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60例。
其中,参照组单纯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对比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3.3%,参照组为81.7%,研究组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比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显著。
【关键词】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盐酸左氧氟沙星;喜炎平;疗效疹数量可以有轻微的减少;有效:体温恢复到正常值并且疱疹表面结痂干燥没有液体渗出,但是疱疹仍然存在;治愈:体温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并且仅可见少量疱疹,大部分患处疱疹均已结痂干燥。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以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中的治愈率为54%,高于对照组的17%;试验组的无效率仅为4%,低于对照组12%的无效率,并且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
可初步判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见表1。
表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组别例数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试验组5027(54.0)21(42.0)2(4.0)96.0对照组5017(34.0)27(54.0)6(12.0)88.02.2 两组患儿的皮疹情况试验组的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以及治愈时间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说明蒲地蓝口服液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方面的疗效要好于利巴韦林颗粒。
表2:两组患儿皮疹、体温及恢复情况比较组别例数皮疹消退时间(d)退热时间(h)治愈时间(d)试验组50 3.12±1.21 2.03±1.43 5.78±1.23对照组50 5.23±2.20 3.5±1.107.83±1.503讨论手足口病起病急,病毒较为隐蔽,发病时也只表现为发热或者黏膜疱疹以及皮疹等,一旦起病可能伴发有心肌炎或者肺水肿等的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无菌性脑脊髓炎的发生[3]。
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患儿所分泌的唾液以及分泌物、体液或者疱疹破裂后的流出液,均比较容易在小儿之间传播,呈现出一种多发的状态。
《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认为,婴儿容易受到病毒和疫情的感染,导致病情变化较为迅速,其解决方法为早发现、早治疗,并且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治病情恶化以及继续传染[4]。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组成成分为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和黄芩等四味中药材,该四味中药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病毒的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及消肿作用。
现代药理学表明,该药的成分都具有一定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而利巴韦林为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其作用机制是进入细胞之后磷酸化物竞争性的产生抑制RNA的多聚酶以及单核苷酸等酶类,阻止病毒的RNA合成[5],对于病毒则起到抑制或者杀灭的作用。
但是其抑制萨科奇病毒的机理尚不明确,有待更多的实验证实[6-8]。
本研究也证实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效果优于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效果,试验组在总有效率、治愈率、退烧时间、治愈时间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