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前质量控制
前白蛋白
除了作为一种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PA在急性 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其血浓度下降 升高和降低较为为明显,可作为早期肝功能损伤 的指标,比白蛋白具有更高敏感性 前白蛋白的检测同时可用于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 前白蛋白可作为实体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 预见性指标。在接受化疗的实体瘤患者中,在化疗 前PA下降群体中发生肝功能损害概率为72.2%,而 在化疗前PA正常群体中为4.4%,两者之间存在统计 学差异(P<0.01)。
血沉管
用途: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抗凝剂:枸橼酸钠。 抗凝比例:1:4。 采血量:1.2ml。 采血后颠倒混匀8次, 尽快送检。
免疫生化管
用途:常规生化免疫测定 抗凝剂:肝素 采血量3~5ml 采血后颠倒混匀8次, 尽快送检。
分析前质量控制—样本采集及运送
1、样本采集时间:
抗凝剂的影响
(1)种类选择不当:由于不同的抗凝剂, 其抗凝原理不同,会影响不同成分的含量。 因此,应根据检测需要来选择抗凝剂种类。 (2)含水抗凝剂比例不准确:应按照试管 提示刻度量采血。 (3)混合不充分:使抗凝剂不能充分发挥 作用,达不到完全抗凝的效果。
血常规管
紫色 临床用途 血液血常规试验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8次 如果血少,EDTA浓度增高, 中性粒细胞会肿胀分叶消失, 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 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 使分析结果产生错误
推荐几个检测项目
同型半胱氨酸
Hcy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作为心血管疾病, 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的危 险指标,它的浓度升高程度与疾病的危险 性成正比。 科学研究证实Hcy血症与心血管 疾病密切相关,Hcy浓度升高损伤冠状动脉 及其它血管最终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 心血管疾病。维生素B6、B12及叶酸,通过 参与hcy代谢,起调节与减少Hcy作用,由此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析中质量控制 标本 处理 建立操作规程 室内质控及分析 标本分析测定 人员素质 工作环境 实验用水 实验室管理
临床医师
仪器质量保证 方法选择与评价 试剂选择与评价 反馈信息
室内 复查
保留标本 随时复查
运送报告 病人投诉 室间质评 分析后质量评估
登记 填发报告 分析中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控制实验保证体系
同一时间收集标本,便于比较。
理想的时间:早晨7:00~8: 00,最后 一次食物和液体摄入在前一天下午6:00 到7:00。
糖耐量试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的病人, 一定要详细告诉病人何时抽血等事宜。
样本采集及运送
2、采样系统的使用:
最好采用真空采血管。这是保证质量的重 要措施之一。可有效避免用错抗凝剂,保 证了血与抗凝剂比例,解决了交叉污染, 防止标本溶血,加分离胶还可加速血清分 离等有效措施。 真空采血系统采集血液后,应轻轻颠倒混 匀5~10次,以确保抗凝剂和促凝剂(分离 胶)发挥作用。
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概念
分析前期又称分析前过程,ISO15189《医 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对 分析前期的定义为:按时间顺序,始于临 床医生提出检验申请,止于分析检验程序 启动。
分析前期的步骤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 原始标本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内传递。
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是国内外医学实验室管理的 热点,也是我国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最薄弱、最易 出现问题、潜在影响因素最多、最难控制的环节。
检验失误的不同分布
分析阶段 分 析 前 阶 段 分 析 后 阶 段
“茶尿门”
结论: 检验质量控制体系只能保证有效标本 (即合格标本)的检测。
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内容
分析前 质量控制
掌握检验项目的 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 准确的选择项目
实验对标本的要求 影响标本检测结果的 因素
标本运送时需要的条件 如何保证这些条件
感谢您长时间的倾听 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胱抑素C
CysC是较血清BUN、Cr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对于评价肾小球滤过率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CysC检出糖尿病肾病的灵敏度为40%,特异性为 100%,因此有必要在诊断糖尿病而无证据有肾病 患者中定期检测CysC浓度变化以观察其与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高血压病通过引起良性小动脉肾硬化而导致高血 压慢性肾损害,在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出现临床症 状以前,常规血液及尿液检查都正常的情况下, 胱抑素C检测异常,可视为高血压病的早期肾损害。
分析前质量控制
检验科
检验流程
住院病人
病人自己留 取标本:大 便、尿液 医生下医嘱,护士执行医 嘱,病人准备。 标本送至检验科 检验人员接受、测定标本,核实结果,发出检验报告。 临床反馈信息、正确应用报告诊疗。 需护士抽 血的检验 项目
分析前质量保证 检查病人 申请检验 病人 准备 标本 采集 标本 运送
脂蛋白(a)
LP(a)水平主要决定于遗传,家族性高 LP (a)与冠心病发病倾向相关。男女之间不 同年龄组间 环境饮食与药物对LP(a)水平 的影响不明显。吸烟也无影响,但严重肝 病可使它下降,急性时相反应可使它上升。 现在将高LP(a)水平看作动脉粥样硬化性 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较高时,高 LP(a)的危险性就更高。
血小板破坏可使血清钾、镁、酸性磷酸酶升高,粒 细胞破坏可释放多种酶
当肉眼未见溶血,而上述指标出现异常增高时,应 警惕非显性溶血的发生。
2. 防止标本溶血
造成溶血的原因
采血后将血从注射器注入试管,血细胞受 外力而溶血 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针尖在静脉中探 来探去,造成血肿而溶血 混匀含添加剂的试管时用力过猛或运输时 动作过大 从已有血肿的静脉采血,血样可能含有已 溶血的细胞;
血清总胆汁酸 :
急性肝炎:餐后最为灵敏,如持续升高可能转变 为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用于区分活动性和非活动性肝炎 肝硬化:即使低活动性肝硬化,也明显升高,而 胆红素、 ALT 、ALP 水平可能正常 胆汁郁积:较灵敏 中毒性肝胆疾病:是职业性肝细胞中毒 早期肝细 胞损伤的敏感性指标。
3、标本的运送:
采集后应尽快运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减 少标本放置的时间。
标本放置时间过久,可由于糖酵解导致血 糖下降;红细胞内钾、乳酸脱氢酶、转氨 酶等可通过红细胞膜或由于红细胞的破坏 而进入血浆,使结果升高;有些不稳定的 酶如酸性磷酸酶等放置后易失活等。
推荐采集顺序:
血培养→凝血管(血清管)→枸橼酸钠管→肝素 或EDTA管→血沉管 特别注意:EDTA管(紫色)绝对不能放在血 清管前,因其中的钾可能对血清管造成污染, 特别会使钾增高。采集管数较多时,凝血管 先采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随着采集时间的延 长,凝血因子会发生变化。
离,使游离Ca、Mg增加,同时导致与蛋白结 合的药物游离, 而使游离药物浓度增加
1. 止血带使用时间
病人反复攥拳会使血钾上升 0.8mol/L,如果
运动幅度很大或从深静脉采血时,上升幅度
会更大,禁止检验血钾时反复攥拳。
1. 止血带使用时间
2. 防止标本溶血
血液中细胞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很多生化成 分在血细胞中的浓度比在血浆中高许多,例如 血细胞中乳酸脱氢酶、钾和镁的浓度分别比血 浆中高160倍、22倍和3倍,溶血后细胞内的物 质向细胞外转移,使测定结果偏高,类似的生 化项目还有AST、ALT、ACP等等;
促凝管
临床用途快速血清分离生化免疫 标本类型: 血清 制备标本 步骤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次 --静置30分---离心 添加剂: 惰性胶体+促凝剂 采血量 (ml) 3ml ~5ml
血凝管
用途:PT,APTT,TT,Fib。 抗凝剂:枸橼酸钠。 抗凝比例:1:9。 采血量:0.9ml。 采血后颠倒混匀8次, 尽快送检。
在针头穿刺进入血管后即可放松止血带)
如止血带使用3分钟,Alb、Ca、ALP、 BUN浓度下降4%。
AST 、chol、Fe等浓度可分别升高5-10%,
使用时间长,使血液淤滞,局部出现缺氧
pH值下降;
使无氧酵解增加,造成乳酸测定值增高,血 导致细胞内钾外移,引起假性血清钾升高 血 pH 值下降可导致 Ca 、 Mg 从结合蛋白中游
输血前质量控制
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我院整体用血量虽然 较少,但逐年增多。
输血相关知识接触较少,处理复杂情况的 经验较少。
申请单书写(项目尽量填全)
标本采集(试管一定要贴标签,至少包括 姓名、科室、床号等) 输血前检查(按照有关规定一定要做) 提倡成分输血
齐鲁医院坚持验血后输血 失血孕妇 苦等6小时逝去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
一是早期RA的预测指标,其出现往往早于 RA典型临床症状 ,CCP抗体对RA具有相当 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68%~75%),即使 是RA早期患者,敏感度也有40%~60%。 二是RA的临床监测指标,用于判断RA的活 动情况。 三是RA的预后指标,抗CCP抗体阳性的患 者其影像学破坏的程度较抗体阴性者严重。
该环节如得不到保证,即使有最好的仪器,最好 的方法,检验结果最“准确”,它并不能真实、 客观地反映患者当前的病情,甚至导致临床误诊, 延误病情,致使临床医生对实验结果产生怀疑, 影响了医、技、护、患者之间的信任与协作。
检验与护理的关系
沟通 合作 没有合格的护理,就没有合格的检验 没有合格的标本,就没有真实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