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载机液压系统认知培训

装载机液压系统认知培训


转向系统概述(续)
3.转向系统的类型 我们公司装载机则采用同步流量放大卸荷全液压转向 的系统。 目前轮式装载机上主要采用助力型转向系统、负荷传 感全液压转向器和滑移式的转向系统、同步流量放大卸荷
全液压转向系统等,它们是各有特色。
二、液压转向系统
1.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图1-1轮式装载机液压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1--转向油缸 2--转向阀 3--供油阀 4--转向泵 5--优先卸荷阀
优先卸荷阀
优先卸荷阀结构图 1-安全阀总成 2-控制弹簧 3-阀芯 4-阀体 5-螺塞
第二章 装载机工作液压系统
一、工作液压系统的类型
常用的工作液压系统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机械操纵工作液压系统 主要由工作泵、多路换向阀、动臂油缸、转斗油缸、液压油箱、安 全阀和管路等组成。 2.先导操纵工作液压系统 主要由工作泵、先导阀、多路换向阀、动臂油缸、转斗油缸、液压 油箱、供油阀和管路等组成。通过低压小流量的先导油路控制高压大流 量的主油路。能够实现动臂任意举升高度的垂直限位和铲斗任意位置的 自动放平,缩短了作业循环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操作简便、灵活。
1.当转斗换向阀处于中位时,转斗油缸前后腔均闭死。此时,如果铲斗受 到外界冲击载荷,能有效防止局部压力剧升。
2.在动臂的升降过程中,双作用安全阀可以自动进行泄油和补油。如动臂 提升至某一位置时,会迫使转斗油缸的活塞杆向外拉出,造成转斗油缸前腔的 压力急剧上升,这种急剧上升的压力可能会破坏液压油缸或液压管路。但由于 设置有双作用安全阀,可使困在液压油缸前腔中的油经过安全阀返回液压油箱。 在油缸前腔容积减小的同时,后腔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双作用安全阀的 补油阀打开,向转斗油缸后腔补充液压油,以消除局部真空。 3.装载机在卸载时,能实现铲斗靠自重快速下翻,并顺势撞击限位块,使 铲斗内的物料卸净。在铲斗快速下翻的过程中,当铲斗重心越过下铰点后,铲 斗在重力作用下加速翻转,但转斗油缸的运动速度受到液压油泵供油速度的限 制,由于双作用安全阀及时向转斗油缸前腔补油,使铲斗能快速下翻,撞击限 位块,实现撞斗卸料。
2、先导操纵工作液压系统
一.系统的特点 XG装载机工作液压系统采用了先导操纵的工作液压系统,通过低压小 流量的先导油路控制高压大流量的主油路。 与WD装载机机械操纵液压系统相比,该工作液压系统的特点,具有如 下特点:
● 先导操纵轻便、灵活、高效,可以实现手指操纵。
● 采用减压式比例先导阀控制,大大减少了换向操纵力。 ● 先导阀采用整体式结构,便于布置。
9转斗操纵有前倾、中立和后倾三个位置,动臂 操纵有举升、中立、下降和浮动四个位置。在举升和后倾等位置设有电 磁铁定位。 当先导阀操纵杆在中立位置时,滑阀处于起始位置,进油腔与回油 腔均不通,控制口与回油腔相通,多路阀各阀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中 立。 当扳动操纵杆至下降位置时,压销推动压杆向下移动,使计量弹簧 推动计量阀芯向下移动,截断控制腔与回油腔的通路,连通进油腔与控 制油腔,先导压力油到多路阀的一端,推动多路阀滑阀移动,实现相应 的换向动作。与此同时,控制腔的油压作用在计量阀芯的下端,并与计 量弹簧力平衡。操纵杆保持在某一位置,则弹簧力一定,控制腔对应的 压力也一定,类似定值减压阀的动作过程。弹簧力因操纵杆摆角的变化 而变化:摆角大,弹簧力大,控制腔压力高,多路阀阀芯受的推力也相 应增大,即主阀阀芯的行程与先导阀的操纵手柄的摆角成正比关系,从 而实现比例先导控制。
先导阀(续)
当先导阀操纵杆扳至全举升或全收斗位置时,操纵杆 被锁住定位,直到动臂或铲斗到达举升限定高度或限定的 铲斗角度时,接近开关动作,电磁线圈断电失去磁力,使 操纵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中立位置。
先导阀(续)
图 2-8 先导阀结构图
双作用安全阀
双作用安全阀(也称为供油阀) ,是直动式安全阀和单向阀的组合,通过 螺栓安装在多路换向阀上,两个油口分别与多路换向阀内接转斗油缸大小腔的 油道相通,另两油口与回油道相通。 双作用安全阀作用如下:
双作用安全阀
图2-4 双作用安全阀的结构 1-阀套 2-O形圈 3—滑阀 4—弹簧 5—锥阀 6- O形圈 7—-提动阀
8—调压弹簧
9-O形圈
10—提动阀座
11—调压螺钉
12—锁紧螺母
多路阀
多路阀的作用是在先导控制油的作用下,通过其滑阀不同 的开启方向,从而改变工作油液的流动方向,实现转斗油缸和 动臂油缸的不同的运动方向,完成相应的工作装置的不同动作。 多路阀有“二联”阀和“三联”阀两种, “二联”阀用于普 通装载机,“三联”阀用于装载机多种工作装置。 多路阀为整体式结构的液动多路阀,主要由转斗换向阀、 动臂换向阀、过载阀、补油阀和单向阀等组成。 转斗换向阀是三位置阀,它可控制铲斗中立、前倾和后倾 三种动作。 动臂换向阀是四位置阀,它可控制动臂中立、举升、下降 和浮动四个动作。滑阀的移动是靠先导控制油的作用,其回位 依靠弹簧。两换向阀之间采用串并联连接油路。它们在先导液 压油的压力和弹簧力的作用下处在某个位置上。
福建华电储运有限公司
装载机液压系统认知培训
2014年6月
主要内容: 1. 装载机转向系统与元件 2. 装载机工作液压系统与元件 3.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第一章 装载机转向系统与元件
一、转向系统概述
二、液压转向系统
一、转向系统概述
1.转向的分类
按转向方式的不同,轮式装载机可分为偏转轮式转向、滑移式转向
全液压转向器的结构与原理
图1-5 全液压转向器的结构
转向器油口的安装位置
T:回油 P:进油
R:右转向
L:左转向
L T
R
P
液压转向系统(续)
3.优先卸荷阀
为了保证其转向速度不受发动机转速变化的影响,在转 向器的前边装有优先卸荷阀,其结构如图所示。优先卸荷阀 的主要作用是: (1)将转向油泵通往转向阀的液压油流量稳定在一定的 范围,不使供给转向系统的流量因柴油机转速的变化而发生 很大变化,以保证装载机转向性能的稳定。 (2)优先卸荷阀内有先导型安全阀,能控制转向和工作 系统的最高压力,既 能保证转向和工作系统具有足够的克 服阻力的能力,又能保证转向和工作系统工作可靠。
多路换向阀的结构与原理
图2-2 多路换向阀的结构 1-单向阀 2—弹簧 3—转斗滑阀 4—圆柱销 5—阀体 6—螺塞 7—安全阀组件 8—端盖 9—弹簧座 10—转斗回位柱塞 11—弹簧 12—端盖 13—钢球 14—动臂回位柱塞 15—动臂滑阀 16 —定位套
多路换向阀的结构与原理 多路换向阀为主要由阀体、动臂联滑阀、转斗联滑阀、 回位弹簧、单向阀、安全阀、过载补油阀及密封件等组成。 多路换向阀的作用是通过改变油液的流动方向,控制 转斗油缸和动臂油缸的运动方向,或使铲斗与动臂停留在 一定位置,以满足装载机的各种作业动作要求。 阀体内有六个油腔,中部的进油腔 P与进油口相通, 外缘的回油腔T与出油口相通,对称布置的四个工作油腔 A1、A2、B1、B2分别与转斗和举升油腔相通,转斗和动 臂阀杆的两端为空心,里面装有单向阀,两排径向孔与其 相通,中部是两道宽的环形槽,改变环形槽,径向孔与阀
齿轮泵 (转向泵、工作泵)
齿轮油泵的结构
1—主动齿轮 2—骨架油封 3—前泵盖 4—密封环 5—轴承 6—垫圈 7—密封圈
9—泵体 10—定位销 11—侧板 12—螺钉 13—螺钉 14—泵盖 15—从动齿轮
8—密封圈
机械操纵工作液压系统
1、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装载机工作液压系统由液压油箱、工作泵、多路换向阀、动臂油缸、 转斗油缸、管路及操纵机构或软轴等部件组成 。 通过操纵多路阀阀杆的往复移动,接通进油口与多路阀滑阀不同的 油口,从而改变工作油液的流动方向,实现转斗油缸和动臂油缸的不同 的运动方向,或者使铲斗与动臂保持在某一位置以满足装载机各种作业动 作的要求。
活塞式双作用液压油缸一般由油缸体10、活塞5、活塞杆15和起导
向作用的导向套12等组成。如下图:
液压油缸(续)
图2—6 单活塞杆液压缸结构图 1-后缸盖 2—挡圈 3—套环 4—卡环 5—活塞 6——O形圈 7—支承环 8—挡块 9—Ax型密封圈 10—油缸体 11—油口 12—导向套 13—缸头 14—防尘圈 15—活塞杆 16—螺钉
● 先导阀在动臂举升和铲斗后倾位置设有电磁铁定位,可实现动臂举升
高度的垂直限位和铲斗任意位置的自动放平控制,简化了操作程序,减少了 劳动强度。
2、先导操纵工作液压系统(续)
图 2-7 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原理图
1-工作泵 2-转斗油缸 3-动臂油缸 4-多路阀
10-液压油箱
5-先导阀
6-转向泵
7-先导阀 8-供油阀
6--液压油箱
液压转向系统原理
当转动方向盘时,随着方向盘的转动,转向阀(1-5
图)便向上(或向下)移动,液压油便进入转向油缸的
一侧,而另一侧油缸则回油。进入转向油缸的液压油推 动转向油缸活塞运动,转向油缸便伸出或缩入,带动前
车架偏转。
转向油缸停止进油时,转向停止。此时,前后车架 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角度,随之转向过程结束。 不断转动方向盘,可使前后车架之间的角度不断改 变。在转向系统中,来自转向油泵的液压油经优先卸荷 阀后将流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和铰接式转向三类。 采用铰接式转向的装载机,工作装置装在前车架上,当车架相对偏
转时,工作装置的方向始终与前车架的方向一致,有利于作业时使工作
装置迅速地对准作业面,能减少作业循环的路程及时间,提高装载机的 作业效率。
转向系统概述(续)
2.转向系统的要求 转向性能良好是保证装载机行驶安全、减轻驾驶人员劳 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的重要因素。对转向系统的基本要求 是操纵轻便、灵活、工作稳定可靠、耐久性好。 目前都是选用转向泵和流量转换阀,转向泵的压力油通 过流量转换阀的控制,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全部或部分流 入转向油路,以保证转向油路流量,剩余的油流入工作油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