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腹痛
妇人腹痛
治疗法则:行气活血,化淤止痛。 方药举例:牡丹散(《妇人大全良方》)。 牡丹皮 桂心 当归 延胡索 莪术 牛膝 赤勺 荆三棱 方中当归、赤勺、牛膝、牡丹皮养血活血化瘀;三棱、莪术、延胡 索行气活血止痛;桂心温经通络。全方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使气畅瘀 消而痛自除。
妇人腹痛
五、寒湿凝滞型 主要证候:小腹冷痛,痛处不移,得温痛减,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形寒 肢冷,面色青白,舌淡,苔白腻,脉沉紧。
卵巢囊肿蒂扭转常表现为下腹一侧突发性疼痛。妇科检查宫颈举痛,
卵巢肿块边缘清晰,蒂部触痛明显。B型超声检一侧附件低回声区,边缘 清晰,有条索状蒂。
妇人腹痛
【辨证论治】 首先辨其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发作时间,结合全身症状、月
经及带下的改变,以审其寒、热、虚、实。临床以慢性腹痛多见,故本
病多属虚中夹实。治疗原则以通调冲任气血为主。对于发病急,重者, 必要时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妇人腹痛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一)病史 生育年龄妇女,曾有生产、流产史,宫腔内手术史,或放置宫内节育 器史。 (二)症状 下腹部疼痛,或伴发热,经前或经期加重,体倦易疲劳。阴道肛门坠 痛,经前乳房胀痛,经前期有排便痛。疼痛每在劳累、久站或性交后加重。 月经频发或经量过多。带下量多,色黄,有臭气。严重者高热寒战。
湿热缠绵,故底热起伏;湿热之邪伤及任带、胞宫,故见带下量多,黄
稠,有臭味;湿热壅遏下焦,故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为湿热瘀结之征。
妇人腹痛
治疗法则:清热除湿,化淤止痛。 方药举例:清热调血汤(方见痛经)加败酱草、薏苡仁、土茯苓。 若热结血瘀者,症见高热不退,神昏谵语,腹痛拘按,宜泻热化淤 散结,可用《伤寒论》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芒硝) 加金银花、连翘、白花舌草。Βιβλιοθήκη 妇人腹痛【病因病机】
主要机理为冲任虚衰,胞脉失养,“不荣则痛”,及冲任阻滞,胞脉 失畅,“不通则痛”。临床常见的有肾阳虚衰、血虚失荣、气滞血瘀、湿
热蕴结及寒湿凝滞等类型。《女科要旨·卷四》:“寒、热、虚、实、气、
食等邪,皆令腹痛。” 一、肾阳虚衰
禀赋肾气不足,或久病伤阳,或房事过度,命门火衰,或经期摄生不
妇人腹痛
一、肾阳虚衰型 主要证候:小腹冷痛下坠,喜温喜按,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畏寒肢 冷,小便频数,夜尿量多,大便不实,舌淡,苔白滑,脉沉弱。
证候分析:肾阳虚衰,冲任失于温煦,胞脉虚寒,故见小腹冷痛下坠,
喜温喜按;阳虚不能外达,故形寒肢冷;肾虚髓海不足,外府失荣,则头 晕耳鸣,腰酸膝软;肾阳虚衰,膀胱气化失常,则小便频数,夜尿量多;
火不暖土,则大便不实,舌淡,苔白滑,脉沉弱,为肾阳虚之征。
治疗法则:温肾助阳,暖宫止痛。 方药举例:温胞饮(方见不孕症)。
妇人腹痛
二、血虚失荣型 主要证候:小腹隐痛,喜按,头晕眼花,心悸少寐,大便燥结,面色
萎黄,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证候分析:血虚气弱,冲任胞脉失于濡养,气弱运血无力,故小腹隐 痛,喜按;血虚不能上荣清窍,故头晕眼花;血虚心神失养,则心悸少寐; 血虚津液不足,肠道失濡,是以大便燥结。舌淡,苔少,脉细无力,为血 虚之征。
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感受湿热之邪,或房事不节,或外阴不洁,湿
热与血搏结,瘀阻冲任;或宿有湿热内蕴,流注下焦,阻滞气血,瘀积冲 任,胞脉血行不畅,不通则痛,以致腹痛。《金匮要略·卷下》:“妇人腹 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妇人腹痛
四、气滞血瘀 素性抑郁,或忿怒过度,肝失条达,气机不利,气滞而血瘀;或经期产 后,余血未尽,感受寒热之邪,以致邪与血结,血瘀气滞,冲任阻滞,胞脉 血行不畅,不通则痛,以致腹痛。《女科秘诀大全·卷一》:“其发腹痛,逆 气上行,此为胞中有恶血,久则结成血瘕。” 五、寒湿凝滞 经期产后,余血未尽,冒雨涉水,感寒饮冷,或久居寒湿之地,血为寒 湿所凝,冲任阻滞,胞脉血行不畅,不通则痛,以致腹痛。《女科百问 ·卷 上》:“宿有风冷搏于血,血气停结,小腹痛也。”
慎,感受风寒,寒邪入里,损伤肾阳,冲任失于温煦,胞脉虚寒,失于温 养,以致腹痛。
妇人腹痛
二、血虚失荣
素体虚弱,血虚气弱,或饮食不节,或忧思太过,或劳役过度,损伤 脾胃,化源匮乏;或大病久病,耗伤血气,以致冲任血虚,胞脉失养而痛;
且冲任血虚气弱,运行无力,血行迟滞,以致腹痛。《沈氏女科辑要笺
正·卷下》:“若既失血太多,则气亦虚 ,滞而为痛。” 三、湿热瘀结
妇人腹痛
四、气滞血瘀型 主要证候:小腹或少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腕腹胀满,食 欲欠佳,烦躁易怒,时欲太息,舌紫黯或有紫点,脉弦涩。 证候分析:肝失条达,气滞血瘀,血行不畅,冲任阻滞,不通则痛, 故小腹或少腹胀痛,拒按;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则见胸胁乳房胀痛, 烦躁易怒,时欲太息;肝郁克脾,脾失健运,则腕腹胀满,食欲欠佳。 舌紫黯或有紫点,脉弦涩,为气滞血瘀之征。
妇人腹痛
治疗法则:补血养营,和中止痛。 方药举例: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
当归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饴糖
方中当归、白芍养血和中,缓急止痛;桂枝、生姜温中,通经止痛; 甘草、大枣、饴糖补气建中,生血养营。全方共奏补血养营、和中止痛 之功。
妇人腹痛
三、湿热瘀结型 主要证候: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有积块,伴腰骶胀痛,底 热起伏,带下量多,黄稠,有臭味,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而 数。 证候分析:湿热之邪与血搏结,瘀阻冲任,血行不畅,故小腹疼痛 拒按,有灼热感,或有积块;瘀停胞脉,胞脉系于肾,故伴腰骶胀痛;
妇人腹痛
二、鉴别诊断 (一)与异位妊娠的鉴别
异位妊娠多有停经史,突然撕裂样剧痛,自一侧开始向全腹扩散。
多有休克。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液。妊娠试验阳性。B型超声显像一 侧附件低回声区,其内或有妊娠囊,或在直肠子宫陷凹处有积液暗区像。
妇人腹痛
(二)与肠痈的鉴别 肠痈(急性阑尾炎)是持续性腹痛,从上腹部开始,经脐周转至右 下腹。体温升高,盆腔检查无肿块触及,直肠指检右侧高位压痛,白细 胞计数增高。B型超声检查子宫附件区无异常图形。 (三)与卵巢囊肿蒂扭转的鉴别
妇人腹痛
(三)检查 1、妇科检查:宫颈肥大,紫蓝,或有糜烂。子宫体略大,有压痛,活 动受限或粘连固定,或穹隆触痛明显,或宫颈举痛。宫旁及附件区压痛明 显,或扪及片状增厚,或有条索状物,或触及包块等。 2、实验室检查:生殖器官急性炎症期白细胞计数增高。
3、其他检查:B型超声、子宫及输卵管碘油造影、盆腔静脉造影术。
中医妇科学
第二节 妇人腹痛
妇人腹痛
【概述】 妇女不在行经、妊娠及产后期间发生小腹或少腹疼痛,甚则痛连腰 骶者,称为“妇人腹痛”。亦称“妇人腹中痛”。 本病为妇科临床常见病,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 本病始见于《金匾要略方论.卷下》:“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 散主之”。“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西医学的盆腔炎及盆腔淤血综合症等引起的腹痛可参照本病辩证治 疗。
证候分析:寒湿之邪,重浊凝滞,客于冲任、胞中,与血搏结,瘀阻经脉,
血行不畅,故小腹冷痛,痛处不移;得温则瘀滞稍通,故得温痛减;寒湿生浊, 下注冲任,带脉失约,故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寒湿之邪,易伤阳气,故形寒
肢冷,故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苔白腻,脉沉紧,为寒湿凝滞之征。
治疗法则: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举例:少腹逐瘀汤(方见不孕症)加苍术、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