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中微积分思想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有很多伟大的成就,建立了经典物理理论,比如: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另外,在数学上也有伟大的成就,创立了微积分。
微积分(Calculus )是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
微积分是建立在实数、函数和极限的基础上的。
微积分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用"微元"与"无限逼近",好像一个事物始终在变化你很难研究,但通过微元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那就可以认为是常量处理,最终加起来就行。
微积分学是微分学和积分学的总称。
它是一种数学思想,‘无限细分’就是微分,‘无限求和’就是积分。
无限就是极限,极限的思想是微积分的基础,它是用一种运动的思想看待问题。
微积分堪称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在高中物理中,微积分思想多次发挥了作用。
1、解决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问题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和速度之间的关系x=vt ;但变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的位移如何求解呢?例1、汽车以10m/s 的速度行驶,到某处需要减速停车,设汽车以等减速2m/s 2刹车,问从开始刹车到停车,汽车走了多少公里?【解析】 现在我们知道,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公式 就可以求得汽车走了公里。
,则总的位移就可以知道。
现在我们明白,物体在变速直线运动时候的位移等于速度时间图像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即。
【微积分解】汽车在减速运动这段时间内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从开始刹车到停车的时间t=5s , 所以汽车由刹车到停车行驶的位移小结:此题是一个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求位移问题。
对一般的变速直线运动,只要结合物理知识求速度关于时间的函数,画出v -t 图像,找“面积”就可以。
或者,利用定积分就可解决.2、解决变力做功问题恒力做功,我们可以利用公式直接求出;但对于变力做功,我们如何求解呢?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以恒定速率v 沿半径为R 的竖直圆轨道运动,已知物体与竖直圆轨道间的摩擦因数为,求物体从轨道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做了多少功。
【解析】物体沿竖直圆轨道从最低点匀速率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在不同位置与圆环 设OA 、OB 与水平直径的夹角为θ。
擦力可视为恒力,则在A 、B又因为车在A 、B 两点以速率v 综合以上各式得:故摩擦力对车所做的功:【微积分解】物体在轨道上受到的摩擦力,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摩擦力所做的功为Rmv mg N Rmv mg N B A 22sin sin =+=-θθ小结:这题是一个复杂的变力做功问题,利用公式直接求功是难以办到的。
利用微积分思想,把物体的运动无限细分,在每一份位移微元内,力的变化量很小,可以忽略这种微小变化,认为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接下来把所有位移内的功相加,即“无限求和”,则总的功就可以知道。
在高中物理中还有很多例子,比如我们讲过的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感应电动势、引力势能等都用到了微积分思想,所有这些例子都有它的共性。
作为大学知识在高中的应用,虽然微积分高中不要求,但他的思想无不贯穿整个高中物理。
“微积分思想”丰富了我们处理问题的手段,拓展了我们的思维。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学会这种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只有这样,在紧张的学习中,我们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例】问均匀带电的立方体角上一点的电势是中心的几倍。
分析:①根据对称性,可知立方体的八个角点电势相等;将原立方体等分为八个等大的小立方体,原立方体的中心正位于八个小立方体角点位置;而根据电势叠加原理,其电势即为八个小立方体角点位置的电势之和,即U 1=8U 2 ; ②立方体角点的电势与什么有关呢?电荷密度ρ;二立方体的边长a ;三立方体的形状;根据点电荷的电势公式U=K Qr 及量纲知识,可猜想边长为a 的立方体角点电势为U=CKQ a=Ck ρa 2;其中C 为常数,只与形状(立方体)及位置(角点)有关,Q 是总电量,ρ是电荷密度;其中Q=ρa 3③ 大立方体的角点电势:U 0= Ck ρa 2;小立方体的角点电势:U 2= Ck ρ(a 2 )2=CK ρa 24大立方体的中心点电势:U 1=8U 2=2 Ck ρa2;即U 0=12U 1【小结】我们发现,对于一个物理问题,其所求的物理量总是与其他已知物理量相关联,或者用数学语言来说,所求的物理量就是其他物理量(或者说是变量)的函数。
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函数关系写出来,或者将其函数图像画出来,那么定量或定性地理解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帮助我们解决物理问题。
导数㈠ 物理量的变化率我们经常对物理量函数关系的图像处理,比如v-t 图像,求其斜率可以得出加速度a ,求其面积可以得出位移s ,而斜率和面积是几何意义上的微积分。
我们知道,过v-t 图像中某个点作出切线,其斜率即a=△v△t.下面我们从代数上考察物理量的变化率:【例】若某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上s=3t+2t 2,试求其t 时刻的速度的表达式。
(所有物理量都用国际制单位,以下同)分析:我们知道,公式v=△s△t 一般是求△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当△t 取很小很小,才可近似处理成瞬时速度。
s(t)=3t+2t 2 s(t+△t)=3(t+△t)+2(t+△t) 2△s=s(t+△t)-s(t)=3(t+△t)+2(t+△t) 2-3t-2t 2=3△t+4t △t+2△t 2v=△s △t =3△t+4t △t+2△t 2△t=3+4t+2△t 当△t 取很小,小到跟3+4t 相比忽略不计时,v=3+4t 即为t 时刻的瞬时速度。
【练】假设一个闭合线圈匝数为100匝,其磁通量为φ=3t+4t 3,求感应电动势随时间t 的函数关系。
【小结】回顾我们求物理量y=f(t)的变化率瞬时值z 的步骤:①写出t 时刻y 0=f(t)的函数表达式;②写出t+△t 时刻y 1=f(t+△t)的函数表达式; ③求出△y=y 1- y 0=f(t+△t)- f(t);④求出z=△y △t =f(t+△t)- f(t)△t;⑤注意△t 取很小,小到与有限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㈡ 无穷小当△t 取很小时,可以用V=△s △t 求瞬时速度,也可用i=△Q △t 求瞬时电流,用ε=N △φ△t求瞬时感应电动势。
下面,我们来理解△t :△t 是很小的不为零的正数,它小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对于我们任意给定一个不为零的正数ε,都比△t 大,即:ε>△t 。
或者从动态的角度来看,给定一段时间t ,我们进行如下操作:第一次,我们把时间段平均分为2段,每段时间△t=t2 ;第二次,我们把时间段平均分为3段,每段时间△t=t3 ;第三次,我们把时间段平均分为4段,每段时间△t=t4 ;…………第N 次,我们把时间段平均分为N+1段,每段时间△t=tN+1;…………一直这样进行下去,我们知道,△t 越来越小,虽然它不为零,但永远逼近零,我们称它为无穷小,记为△t →0。
或者,用数学形式表示为 0lim t ∆→△t=0。
其中“0lim t ∆→”表示极限,意思是△t 的极限值为0。
常规计算:①0lim t ∆→(△t+C )=C ②0lim t ∆→C ·△t=0 ③0lim t ∆→f(△t)=f(0)④0lim t ∆→ f(t+△t)=f(t) ⑤0limt ∆→sin(△t)△t = 1 『附录』常用等价无穷小关系(0x →) ①sin x x = ;②tan x x = ;③211cos 2x x -= ;④()ln 1x x += ;⑤1x e x -= ㈢ 导数前面我们用了极限“0lim t ∆→”的表示方法,那么物理量y 的变化率的瞬时值z 可以写成:z=0limt ∆→△y △t,并简记为z=dyd t ,称为物理量y 函数对时间变量t 的导数。
物理上经常用某物理量的变化率来定义或求解另一物理量,如v=dx d t 、a=dv d t 、i=dq d t 、ε=N d Фd t 等,甚至不限于对时间求导,如F=dW Fd x、E x =dU dx 、ρ=dmdl等。
这个dt (也可以是dx 、dv 、dm 等)其实相当于微元法中的时间微元△t ,当然每次这样用0lim t ∆→来求物理量变化率的瞬时值太繁琐了,毕竟微元法只是草创时期的微积分。
如果能把常见导数计算的基本规律弄懂,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快速地求解物理量变化率的瞬时值(导数)了。
同学们可以课后推导以下公式: ⑴ 导数的四则运算①d(u ±v)d t =du d t ± dvd t ③d(u v )d t = du d t ·v - u ·dv d t u v v 2②d(u ·v)d t =du d t ·v + u ·dv d t uv⑵ 常见函数的导数①dC dt =0(C 为常数); ④dcost dt=-sint ; ②dt ndt =nt n-1 (n 为实数); ⑤de tdt =e t;③dsintdt=cost ;⑶ 复合函数的导数在数学上,把u=u(v(t))称为复合函数,即以函数v(t)为u(x)的自变量。
du(v(t))d t =du(v(t))d v(t) ·dv(t)d t复合函数对自变量的导数,等于已知函数对中间变量的导数,乘以中间变量对自变量的导数——称为链式法则。
【练】1、某弹簧振子在X 轴上做直线运动,其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Asin ωt ,即,质点在坐标原点附近往复运动,最大位移为A (A 称为振幅),周期为2πω (ω称为角频率),物理上把这种运动叫简谐运动。
请完成以下几问: ①求出t 时刻的速度v②写出合力F 与位移x 的关系③验证简谐运动中质点的机械能守恒。
【练】2、某矩形线框面积为S ,匝数为N ,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强磁场中,如图所示,线框绕PQ 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在t 时刻:①写出磁通量Ф的表达式②求出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ε 三:微分和积分 ㈠ 简单问题 【例】电容器是一种存储电荷的元件,它的基本工作方式为充电和放电,我们先考察电容器放电时的情况。
某电容为C 的电容器,其已充电的电量为Q 0,若让该电容与另一个阻值为R 的的电阻串联起来,该电容器将会放电,其释放的电能转化电阻的焦耳热(内能)。
试讨论,放电时流过电阻R 的电流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何?分析:①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当通过电阻R 的电量为q 时,电容器的电量从Q 0变成Q 1,满足Q 0=Q 1+q ,即q=Q 0-Q 1 ;②流过电阻R 的电流i 与通过电阻R 的电量q 满足关系式:i=dqd t③根据电容电量公式Q=CU,有Q 1=CU=CRi ,那么q= Q 0- CRi ; ④联立上式,有i=dq d t =d(Q 0- CRi)d t = - CR did t⑤进行公式变形,令x= - t CR ,则有i= - CR di d t = didx同学们思考一下,i 应该是什么函数,才能满足i= didx ?,或者说什么函数的导数等于函数本身?我们观察到,只有y=Ce x形式的函数才满足i= di dx 关系,C 为待定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