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下册11课蝙蝠和雷达
的装置。可用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
、大小等,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
响,它广泛应用于军事、天文、气象、
航海、航空等方面。编辑课件
7
编辑课件
8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反复
”、“证明”造句。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
3、弄清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能在
夜间飞行的秘密的。
4、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和蝙蝠飞
蝇( )揭( )碍( )荧( )
绳( )竭( )得( )萤( )
编辑课件
11
理解词语
• 清朗:凉爽晴朗。
• 启示:启发提示,使人有所领悟。
•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本课指眼光尖锐。
• 横七竖八: 形容纵横杂乱。本课指科学家在做
实验的房子里拉的绳子很多。
• 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本课指科学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 飞机装上了雷达。
编辑课件
18
编辑课件
19
全文共八个自然段,可分成三大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飞机
夜航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第二段:(3至7自然段)科学家
经过反复研究实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
行的秘密。 第三段:(8自然段)科学家模仿
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
不停
的
编辑课件
31
5.科学家从三次不同的实验中 证明了什么?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编辑课件
32
6.思考: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
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来探路的。”
这个结论和书上的有什么不同 ?哪一个更科学?
编辑课件
33
丢掉“配合”是不科学的,因 为第二次和第三次两次实验,分别 塞住耳朵,封住嘴,也就是说单独 将耳朵或嘴露在外面,但蝙蝠都失 去了暗中探路的本领,这说明探路 时靠的是这两种器官同时发挥作用 ,所以课文上用上“配合”是科学 的。
一 次
夜行 许多绳子,绳 探路 子上系着许多 是否 铃铛。把蝙蝠
一个 也没 响。
靠眼 的眼睛蒙上,
睛。 让它在屋子里
飞。
编辑课件
证明
蝙蝠 夜行探 路与眼 睛无关。
27
实验次数 目的 方法
结果
证明
第二次 蝙蝠 夜行 探路 是否 靠耳 朵。
把蝙蝠 蝙蝠就像没 蝙蝠
的耳朵 头的苍蝇似 夜行
塞上, 的到处乱撞,探路
蝙蝠 和 雷达
编辑课件
1
编辑课件
2
编辑课件
3
编辑课件
蝙蝠 4
蝙蝠是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 老鼠,有黑褐色细毛,四肢和尾部有 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 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 超声波引导飞行。休息时用爪倒挂在 屋檐下或树下,冬季在隐藏的地方冬 眠。
编辑课件
5
雷达
编辑课件
6
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
家根据蝙蝠探路的原理发明了雷达。
• 探路:事先探查道路情况。
• 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
• 仿模: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
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编辑的课件动作。
12
蝙蝠 捕捉 飞蛾 蚊子 避开
敏锐 铃铛 苍蝇 揭开 障碍物
荧光屏
清朗 漆黑 即使 灵巧 横七竖八 秘密 模仿
编辑课件
13
反复:①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②
颠过来倒过去。③重复的情况。 找出课文中带有“反复”的句子读一读
。看看应选哪种解释?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
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应选①
编辑课件
14
证明:①用可靠的材料来
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②证明书和证明信。
从文中找出带有“证明”的句 子读一读,看看应选哪种解释?
“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 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 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编辑课件
22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内容?
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引起了科学家的思考。 2.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划出有关句 子,说说你的理解。 夜间飞行,能捕捉极小的飞虫,从来不跟什么
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也能灵巧地避开。
编辑课件
23
3.默读课文: 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科学家探索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间飞行与耳朵有关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间飞行与嘴巴有关
编辑课件
30
科学家进行了三次试验:
目的 次序 方法
结果
证明的问题
揭开 1 蝙蝠 飞行 的秘 2
密
3
蒙眼睛 塞耳朵 封嘴巴
铃铛一个 也没响
靠的不是 眼睛
是用嘴和耳朵
铃铛响个 配合起来探路
飞机在夜里飞行很安全。
编辑课件
20
三、思考问题:
1、蝙蝠在夜里是怎么飞的?
2、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在夜间飞 行的秘密的?
3、蝙蝠和雷达有什么联系?
编辑课件
21
四、学习第一部分
读第一部分思考: 1.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这一自然段描述一架飞机在夜航。 2.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里安全飞行? 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课文第4至第6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
编辑课件
24
4.这些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 考?为了弄清楚,科学家们做了 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目的是什 么?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 (填写下列表格)
编辑课件
25
实验 目的 次数
方法
结果
证明
编辑课件
26
实验 目的 方法
结果
次数
在一间屋子里
第 蝙蝠 横七竖八拉了 铃铛
让它在 挂在绳子上 与耳
屋里飞。的铃铛响个 朵有
不停。
关。
编辑课件
2蝙蝠夜 行探路 是否靠 嘴。
把蝙蝠 同上 的嘴封 住,让 它在屋 里飞。
蝙蝠夜 行探路 与嘴有 关。
编辑课件
29
试验 方法
结果
证明
第一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铃铛一个也没响 蝙蝠夜间飞行与眼睛无关
行的联系,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
趣。
编辑课件
9
生字学习
biān fú 蝙蝠 wén bì 蚊避 yíng jiē 蝇揭
bǔ é 捕蛾 ruì dāng 锐铛
ài yíng 碍荧
编辑课件
10
比一比,组词
蝙( )蝠( )捕( )蛾( ) 骗( )幅( )哺( )饿( )
蚊( )避( )锐( )铛( ) 纹( )辟( )说( )挡( )
应选①
编辑课件
15
造句练习
根据“反复”、“证明” 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造两个 句子。
编辑课件
16
例: 反复——经过反复思考和计算, 小明终于做出了这道题。 证明——看到蚂蚁搬家,小军说 要下雨了,果然,一会儿豆大的雨点 落了下来,证明小军说得对。
编辑课件
17
一、思考文章主要内容: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 飞行呢? 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 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