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高校体育类社团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体育类社团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类社团;发展在21世纪科教兴国的伟业中,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肩负着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大学生社团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在让学生施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而发挥着重要作用。

众多的大学生社团已构成大学校园一适亮丽的风景线。

积极地引导高校学生社团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各方而素质有着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生社团特点、功能及其主要类型高校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

[1]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5号)中明确要求“在新形势下,各地高校要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

”目前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社团逐渐成为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结大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间,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

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思想政治类、专业技能类、语言文学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竞技类、公益服务类、实践锻炼类。

二、体育类社团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体育社团作为大学生社团中一种类型有其特殊性。

首先,高校体育社团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的补充与延伸。

其次,高校体育社团是学校文体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与完成者,实现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独立2009.8体育世界.学术关于高校体育类社团发展的几点思考笪牛永刚摘要:体育类社团作为大学生社团中一种类型有其特殊性。

几乎每一所高校中都有体育社团,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但与其他社团相比,体育类社团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对体育社团发展目标不清楚;专业技术战术水平整体偏低,高水平学生很少;活动经费明显不足,自我造血能力差等问题。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不仅需要学校管理部门去做,更需要广大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也成为衡量部队素质的标志,从而推动了军事体育的发展。

3召开全军竞赛,军事体育持续推进为了推动军队教育训练和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增强官兵体质,锻炼勇敢坚韧精神,提高部队战斗力,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79年5月13-25日在北京举行了第四届全军运动会。

邓小平、徐向前等出席了运动会开幕式。

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同志在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在部队建设中,要把发展体育运动作为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抓好体育训练,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努力培养又红又专又健的干部、战士,加强运动员队伍的建设,努力攀登体育高峰,以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需要”。

参加本届运动会的有18个代表团的3000多名运动员和78个体育先进单位的代表及10名特邀代表,进行了10个项目的比赛和4个项目的表演,还举办了反映部队体育工作经验的图片展览会,同时体育先进单位代表进行了多次经验交流。

4加入国际组织,军事体育走向世界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是世界上唯一的军事体育组织,也是最大的国际体育组织之一。

除每4年举办一次综合性体育赛事—世界军人运动会外,每年还举办军事五项、现代五项、跳伞、射击、田径、柔道等20多个单项锦标赛以及研讨会。

国际军体理事会把每年一届的世界军事五项锦标赛称为“捍卫军旗之战”,通过比赛来展现各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各国军队的军政素质,反映各国的国力和军力。

1979年,在第33届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代表大会上,我国正式加入该组织,并在第二年作为东道主承办了第34届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代表大会。

1983年,我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五项队参加在丹麦举办的国际军体理事会第三十一届军事五项锦标赛中,夺得团体冠军和个人亚军,使西方国家垄断了33年的“戴布鲁斯杯”首次进入亚洲,进入中国,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五项队建队以来首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的冠军,为今后我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五项队在国际军事五项比赛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还曾多次参加世界军事五项比赛,并多次在世界军事五项锦标赛中荣获团体和个人冠军。

从加入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到取得团体和个人冠军标志着我国军事体育逐步和国际接轨,军事体育训练也开始逐步向国际化快速发展。

建国以来,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的军事体育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不断发展,取得巨大的成绩。

现阶段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高我军打赢高技术条件下信息化战争的体能,军事体育的发展方向引起了我们高度重视。

总结其发展经验为制定新时期军事体育的发展战略打下基础,不仅军事体育的学科建设需要,也是进行科学化军事训练、建设现代化军队的需要。

但目前军事体育的理论研究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对于军事体育的发展及特征的研究也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尤其是要结合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国防等进行总结和归纳。

参考文献:[1]胡移山.新中国军事体育工作初探.体育文化导刊,2001,(4):26-27[2]刘德佩等.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史研究[A].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汇编(2006年)[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14-415[3]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综合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3[4]张训才.我军军事体育的历史发展及思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3.(1)[5]彭玉康,李之文.新中国军队体育五十年[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1999,(3):11(作者简介:章新安桂林空军学院。

)65--意识的要求。

第三,高校体育社团为竞技类活动的开展、交流与提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促进了大学生之间技术、经验的交流与学习。

第四,高校体育社团具有独特的集体主义教育性。

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的补充形式和力量。

然而,在目前的高校体育社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开展又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体育类社团的负责同学往往是技术好,但管理经验缺乏,对社团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不高;其次是缺少专业教师的持续性的指导与帮助,学生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缓慢;第三是经费不足,举办活动规模与影响较小、层次和水平较低。

第四,社团学生会员低年级成员为主,高年级成员流失现象严重。

除此之外,大学生对体育社团的认识上的含糊,对发展目标不明确;外部环境不好以及受重视程度不如其它社团等都是影响和制约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对体育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很不利。

三、体育社团的管理和发展的构想鉴于高校学生社团目前的现状,我们需要在体育社团管理和发展上下功夫,让社团朝着良性健康方向发展,从而促进社团的良性发展和学生素质的综合提高。

要使学生体育社团健康发展,应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遵循“高度规范、充分自由”的原则,加强指导和管理。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从提高技术为突破,配备专业教师,提高训练质量,增加知名度体育社团特点鲜明,运动技术、战术水平是其生存的根本所在。

如果失去了技术,体育运动项目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

往往在学生体育社团中,作为社团负责的同学,往往是自己的技术还行,但在组织教授学生学习就缺乏经验,能力也很难达到教学的要求,所以一开始学生们还凭热情洋溢在学习和练习,但时间一长就不行了。

所以,要提高训练的质量就需要配备专业的教师来帮助学生组织训练,通过教师的参与和指导,训练的质量上升的同时,对协会的知名度也会有一个提高。

毕竟在学校的环境中,教师的影响力要比学生们大的多。

通过教师的参与,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水平与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

此外,由于教师的参与,在各种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争取更多的资源与机会,对社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以高水平的比赛为导向,丰富校园文化,实现育人功能竞争是体育的灵魂。

体育训练的高级形式就是比赛,所以组织好比赛对训练也是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的。

在训练后进行比赛,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训练效果,提高训练水平,还可以通过比赛来凝练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素材。

高水平的比赛必定会成为学生议论的焦点,成为学生关注的重点,有引导和教育学生方面有良好促进作用,在丰富校园文化方面,更是效果显著。

3、外出表演和比赛,寻求向上的突破和向下示范的结合到校外参加一些表演和比赛,可以增加学生与社会的交流,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经过外出表演与比赛,给学生发现机会、发现问题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在与校外的表演与比赛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下一步的提高找到方向和目标,使得训练更有针对性。

对于未能参加表演和比赛的同学来说,是一种激励和示范。

4、力求与本校的体育教学与训练结合起来体育社团的活动应力求与本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结合起来,只有结合这样,才可以在最大限度利用本校的人力、物力和体育场地、设施。

这样做也更容易得到学校的支持与帮助,首先,体育教师会成为社团无形的支持者,社团的活动可能成为教师教学的伸展和延续;同时,广大同学也会有相同的想法,积极参与;使得社团活动与教学相辅相成。

其次,把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与本校的体育教学与训练统一起来,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更为自己找到了广大的参与人群,更容易被师生接受和认可!5、争取校外资金与校内经费投入的双增加经费不足是大多数学生社团都要面临的情况,体育社团也不例外。

体育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收取会员会费。

如果会员数量不多的话,就很难开展一些很高质量的活动。

为了办好社团,就要想方设法争取资金,一是可以通过举行比赛向校外拉一些商业赞助,实物或现金都可以;同时还可以向团委申请一定的经费支持,在开展活动中才可以提高水平和质量。

不仅如此,体育社团还可以通过分级培训等形式举办一些培训,并收取一定费用;或通过外出的表演或比赛为自己赚取一部分经费,实现多渠道筹措资金,为社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与保障。

6、规范管理、抓好骨干,促进体育社团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加强宏观政策支持。

一是在学生素质评价中,要考虑社团这一重要因素,如第二课堂学分、学生素质综合考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都应规定对社团的考核指标。

二是积极争取其他教师和学校各部门参与社团指导,倡导学校各部门支持社团发展。

其次,培训社团骨干力量。

社团干部是社团的骨干力量,其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社团活动质量的高低。

体育社团更要注重吸收非技术性骨干对社团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体育社团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