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 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张和小李同时从A 出发,分别沿路径1、2先后到达B 、C 点,线段AB 、AC 的长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人所走的路程相同B .两人的位移大小相同C .两人到达的时刻相同D .两人在途中经历的时间相同2.一架飞机起飞后不久遭到鸟击,致使飞机发生故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飞机和鸟主动撞击的一方施加的作用力大B .鸟对飞机的作用力等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C .撞击后鸟亡,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小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D .撞击后机损,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大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3.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木块A . 木块A 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伸长为l ∆(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则木块A 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A .l ∆B .k l ⋅∆C .l k ∆D .k l∆ 4.如图所示,AB 和CD 是彼此平行的河岸,若河水以恒定的速度沿平行河岸方向向右流动,现使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A 点匀速出发,则小船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的A .直线PB .曲线QC .直线RD .曲线S5.把一个小球放在玻璃漏斗中,晃动漏斗,可以使小球沿光滑的漏斗壁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的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A.重力B.支持力C.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D.地转偏向力6.将一小球以5m/s的速度水平抛出,经过1s小球落地,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关于这段时间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着地速度是10m/sB.小球竖直方向的位移是10mC.小球着地速度是5m/sD.小球水平方向位移是5m7.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说法错误的是(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大小可能等于零D.大小一定不等于零8.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阿基米德D.牛顿9.我国“80后”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给全国的中小学生们上一堂实实在在的“太空物理课”。
在火箭发射、飞船运行和回收过程中,王亚平要承受超重或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是( )A.飞船在降落时需要打开降落伞进行减速,王亚平处于超重状态B.飞船在降落时需要打开降落伞进行减速,王亚平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绕地球匀速运行时,王亚平处于超重状态D.火箭加速上升时,王亚平处于失重状态10.如图所示,气球静止时对其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 .受重力、绳子拉力和空气浮力作用B .受重力、绳子拉力作用C .受重力、绳子拉力和空气作用力D .受重力、空气浮力、空气作用力及绳子拉力作用1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有( )A .路程B .时间C .加速度D .质量12.在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和张昊一起以完美表演赢得了双人滑比赛的银牌。
在滑冰表演刚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后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
假定两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张丹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远,这是由于( )A .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小于张昊推张丹的力B .在推的过程中,张昊推张丹的时间大于张丹推张昊的时间C .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初速度大于张昊的初速度D .在分开后,张丹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张昊的加速度的大小13.如图所示,对贴在竖直墙面上的物块施加某水平力F 的作用,力F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为F kt =,物块从0t =时刻开始释放,关于物块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物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 .墙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D .墙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始终小于物块的重力1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可知( )A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不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B .不受外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会发生改变,说明物体不一定有惯性C .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的运动D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15.如图,重为G 的光滑小球静止在固定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
若挡板逆时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该过程中,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大小F 1、F 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F1逐渐变小B.F1先变小后变大C.F2逐渐变大D.F2逐渐变小16.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20N的水平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s末撤去拉力,第5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A.v=8m/s;a=0 B.v=8m/s;a=2m/s2C.v=10m/s;a=0 D.v=10m/s;a=2m/s2 17.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步行出发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大C.0.2-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大D.0.8小时内,甲乙步行的路程相等18.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A.路程B.速度C.弹力D.加速度19.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将静止B.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运动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0.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水平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物体B.根据a=F/m和判断,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C.推力小于静摩擦力,加速度是负值D.重力、地面支持力、推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等于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等于零,所以原来静止的桌子还是静止的二、多选题21.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A点出发,沿直线AC运动。
甲先以加速度a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后做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乙以加速度a 3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 点时的速度亦为v 。
若a 1≠a 2≠a 3,则( ) A .甲、乙有可能同时由A 到达CB .甲、乙不可能同时由A 到达CC .甲一定先由A 到达CD .若a 1>a 3,则甲一定先由A 到达C22.如图,斜面粗糙,滑槽B 放在斜面上,槽内有一物体A 。
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μ,A 与B 之间的摩擦因数为2μ,初始时A 物体放在B 槽内的中间位置且不与B 的前后挡板接触,现在将A B 、两物体同时由静止释放,最终达到平衡时A B 、两物体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下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12μμ>,则稳定后物体A 贴靠着B 的前挡板B .若12μμ>,则从释放开始物体A 将一直相对于B 静止C .无论12μμ、,有什么关系,稳定后物体A 都不会贴着B 的后挡板D .物体A 有可能贴着B 的后挡板与B 一起匀加速下滑23.如图所示,一小球自空中自由落下,与正下方的直立轻质弹簧接触,直至速度为零的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状态的下列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是A .接触后,加速度为零的地方就是弹簧被压缩最大之处B .接触后,小球速度最大的地方就是加速度为零的地方C .接触后,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其速度先增加后减小直到为零D .接触后,小球做减速运动,加速度的绝对值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最后等于零24.如图,半圆柱体半径为4R ,固定在水平面上。
竖直挡板紧靠柱体低端,使半径为R 的光滑小球停在柱体与挡板之间,球与柱体接触点为M 。
现将挡板保持竖直,缓慢的向右移动距离R 后保持静止,球与柱体接触点为N (未画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挡板移动过程中,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变小B .挡板移动过程中,柱体对小球的弹力变大C .小球在M 、N 两点所受挡板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4D .小球在M 、N 两点所受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425.如图所示,在倾角37θ=︒的光滑斜面上,物块A 静止在轻弹簧上面,物块B 用细线与斜面顶端相连,物块A 、B 紧挨在一起但它们之间无弹力,已知物块A 、B 质量分别为m 和2m ,重力加速度为g ,sin370.6︒=,cos370.8︒=。
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在细线剪断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B 的加速度为0.6gB .物块A 的加速度为0.4gC .物块A 、B 间的弹力为0.4mgD .弹簧的弹力为1.8mg26.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
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
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顾客加速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 .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 .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上方,再竖直向下D .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三、实验题27. 某同学为了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设计了下面的实验,他选择的器材有:一条弹簧、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铁钉、几个钩码(单个质量100克)、刻度尺.他的实验步骤如下:(1)先将长木板放置在实验台上,有定滑轮的一端伸出桌外,并调水平(2)把弹簧的一端用铁钉固定在木板上合适的位置(3)弹簧的另一端用细绳连接,细绳跨过定滑轮可连接钩码(4)再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用刻度尺量出对应弹簧的总长度,把数据记录在他设计的表格中请完成下面的问题:a )实验用的弹簧原长L=_________b )从他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从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_____28.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点,如图乙所示,自A点起,相邻两点的距离分别为10.0mm、12.0mm、14.0mm、16.0mm、18.0mm,则打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应该保持_____不变;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应该保持________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