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灾害
源自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
包括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 偏帮、鼓底、高温、突水、瓦斯 爆炸 黑龙江、山西、安徽、江苏、山 东等省则是矿山采空塌陷的严重 发育区。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 20个省、区内,共发生矿山采空 塌陷180处以上,塌陷坑1595个, 塌陷面积达1000多km2.
瓦斯爆炸
5.城市地质灾害
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
土地盐碱化
12.水源枯竭灾害
包括河水漏失、泉水干枯、地下含水层疏干
(地下水位超常下降) 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和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 (包括油气资源),导致地下水资源平衡条件破 坏和岩土构造应力状态发生变化,诱发并加 剧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土地盐 渍、沼泽化、崩、滑、流、矿山灾害等地质 灾害的发育和危害。在西部地区,由于超量 开发土地、草原、森林和水资源,加速了水 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灾害的发展,崩塌、滑
地震
火山
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
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 全国共发育有较大型崩塌3000多处、滑坡 2000多处、泥石流2000多处,中小规模的 崩塌、滑坡、泥石流则多达数十万处。全 国有350多个县的上万个村庄、100余座大 型工厂、55座大型矿山、3000多公里铁路 线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严重危害。除 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肃、宁夏、 新疆以外的24省、区、市都发现岩溶塌陷 灾害。全国岩溶塌陷总数近3000处,塌陷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齐全,按致灾地质作用的 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的地质灾 害有 12类48种,它们是:
1。地壳灾害活动
• 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 • 1949年以来,我国因地震死亡近35万人,
伤残近130万人。其中1976年的唐山地震, 造成了242769人死亡,16.4万人伤残,唐 山市变成一片废墟。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统计)共遇难 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
环境地质
中国地质灾害
目录
ⅰ中国地质灾害的发育概况 ⅱ中国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
发育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其地质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 灾害损失大和危害严重的特点。 据调查,我国约50%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崩塌、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影响。
1.中国地质灾害的发育概况
分布规律
• 中国疆域辽阔,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自然 地质条件复杂多样,人为工程开发活动的 性质及强度因地而异.因此,不同地区地质灾 害类型、发育程度、主要危害对象、破坏 损失程度是不同的。从总体上看,中国大 陆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可划分为四个大区: • 东部平原沉降区、中部山地崩滑区、西部 高原冻土区和北部草原沙漠区。
包括建筑地基与基坑变 形、垃圾堆积
6.河· 水库灾害 湖·
包括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
7.海岸带灾害
包括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蚀、 海港淤积、风暴潮 中国东部沿海海平面呈缓慢上升趋势,塘 沽观测站平均上升速率1.9mm/a,因此加剧 了风暴潮灾害。大连、秦皇岛、烟台、青 岛等发生较严重的海水入侵活动,地下水 资源遭到破坏,局部地区海岩侵蚀比较严
滑坡
泥石流
3.地面变形灾害
包括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 (地裂缝)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20个省、区内, 共发生采空塌陷180处以上,塌陷面积大 于1000多平方公里。全国共有上海、天 津、江苏、浙江、陕西等16个省(区、市) 的46个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问题。地裂 缝出现在陕西、河北、山东、广东、河 南等17个省(区、市),共400多处、1000
1.东部平原沉降区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 武陵山一线以东的广大地区.
• 工农、矿业开发, 城市、交通建设、 城市地下水开采都 极为活跃。地质灾 害以地面沉降、塌 陷、土地退化、河 湖淤积及矿山井巷 灾害为主.
2.中部山地崩滑区包括从晋、陕、 陇东的黄土高原经四川盆地直到云 贵高原这一狭长地带.
冻土
10.土地退化灾害
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 化、沼泽化 全部过水土流失面积约为283万km2,比解放初 时扩大了37万km2,沙漠化土地约32万km2,盐 碱化土地27万km2。水土流失每年损失土壤 50亿t,肥力损失相当于4000亿t化肥,每年损失 粮食2亿kg,牧食35亿kg.据统计,以上三者的致 灾损失每年达200亿元.
区内地质灾害以自然及人为动力成因的崩 塌、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最为突出。 局部岩溶塌陷发育。沿其西缘的中国南北 向构造活动带和汾渭地堑常有强烈的地震 发生.
3.西北高原冻土区包括西藏、青海和 川西部分地区.
4.北部草原沙漠区包括新疆、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陕北、宁夏北部和甘肃 西部。
海平面上升
8.海洋地质灾害
包括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
9.特殊岩土灾害
包括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 淤泥触变 冻融是冻胀融沉的简称。是指在冻土分布区,地表 岩土因湿度变化而反复发生冻结与融化的 过程或现象。 冻融作用可以形成多种地质现象,如冻胀、热融滑塌、 热融沉陷等。这些现象 经常破坏铁路、公路、桥梁、 房屋等工程设施,导致路基鼓胀、沉陷、房屋开裂变 形,威胁 工程建筑和交通运输安全。
中国是崩滑流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据卫星照片 资料,全国有灾害点100万处以上,经调查 证实的 大型、特大型灾害7800多处。新中国成立以来,共 发生破坏较大的灾害5000多次,造 成重大损失的 严重灾害事件有1000多次。 崩滑流灾害分布十 分广泛。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除上海等 个别省(市、自治区) 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特别是斜贯中国中部的辽、京、冀、晋、陕、甘、 鄂、川、滇 、贵地区,由于地处中国西部高原山地 向东部平原、丘陵过渡地带,地形起伏切割特别剧 烈 ,同时许多地区暴雨强烈,加上人为破坏植被和 改造地表斜坡、岩土的活动广泛而又严重, 所以崩 滑流特别发育,不但分布密度大,而且活动特别频 繁,是我国崩滑流灾害严重的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