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
处处楼台
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
——题记
快看,真是个好山,但见那山,云雾笼
峰顶,潺湲涌涧中。
百茶香满路,万树绿葱葱。
桃媳妇都市青李白,茶绿桃红。
杜鹃啼处春将暮,紫燕呢喃社已终。
嵯峨石,翠盖松。
崎岖
岭道,凸兀玲珑。
削壁悬崖峻,薛萝草木秾。
千岩竞秀如排戟,万壑争流远浪洪。
徽州当地
的风土人情,倒是别具一番风味,从饮食文化、历史文化、以及茶文化,为了体验这当地的茶
文化,我特意来到了黄山毛峰的发源地——富溪,来感受这黄山的茶之香。
远远望去,引入眼帘的便只有这险峻之
山和百里茶园,千里迢迢,来这里虽不曾见黄
山之险峻,但来采摘茶叶,也算是弥补了这一
遗憾,背上个小竹篓,便上山采茶去喽!
远远看去,一望无边的茶园让我显得束手
无策,从哪儿采起呢?据说海拔越高质量越好,那就试试看,我便向顶峰发起了“冲击”。
果不出我所料,古人的智慧终究是强大,这里的茶树,一丛丛,一簇簇,每个都有半米
之高,而这里的毛峰,个个都大,一细看,小
小的绒毛还沾着清晨的露水,哈哈,那就采你吧!我的采茶人生活便正式开启了,从懵懵无
知的都市人,在当地人民的讲解下,也成为了
采茶之人,我便干脆麻利的摘下每一个茶叶尖,一手又一手的向筐中抛去,不知不觉中,我的
汗开始汗如雨下,已经“灌溉”了茶田。
靠近
鼻子一闻,我的手也早已被这茶之清香所渲染,
但此时疲惫不堪的我,一个成长在都市里的人,却体验到了农家之乐趣,这样的实践与体验,
可比课本重要得多……
江南愁思滤芳草,采茶歌里春光老。
春
自催归茶自香,筠篮无那红尘道。
在这徽州的
大美四月里,能亲自采摘这“生在山里,死在
锅里,埋在罐里,活在怀里”的飘香茶叶,也
算不枉来江南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