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灾害论文

自然灾害论文

《自然灾害》论文
题目:论地方地震工作在城市防震减灾中的
功能和作用
姓名:
学号:
院系:
2009-06-01
目录
引言 (3)
第1章地方地震部门是地方政府防震减灾的职能部门 (3)
第2章地方地震工作的防震减灾功能和作用…………
(3)
2.1 地震监测预报功能和作用 (3)
2.2 地震科普宣传教育功能和作用 (4)
2.3 地震决策参谋功能和作用 (4)
2.4 工程地震评估功能和作用 (5)
2.5 地震应急对策功能和作用 (5)
第3章发挥地方地震部门防震减灾作用的关键是紧密依靠当地政府 (6)
参考文献 (6)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据统计,我国大陆32.5%的国土、45%的大中城市位于度或度以上的高热度区。

加之城镇人口众多,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地震灾害十分严重。

.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这就需要有大量的地方地震部门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作用。

第1章地方地震部门是地方政府防震减灾的职能部门
过去一段时间,曾把地震工作看成是单纯的科学研究性工作,忽视地方地震工作,很不利于防震减灾工作。

防御减轻地震灾害,发挥地震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是我国地震工作地宗旨。

地方地震部门是地方政府把地震工作面向社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窗口,是把地震可科学成果转变成政府决策意识和发挥功能的职能机关,是组织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防震减灾行动,并取得成效的纽带。

它是防震减灾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目前,地震预报的水平,从科学上讲是探索性的,政府和社会对地震预报的要求是任务性的。

人民群众对地震预报的期望值很高,希望能报出破坏性地震,以期减少人员的伤亡和经济损失。

地震预报的低水平和政府、民众的高期望值之间的差距,说明了地震工作难度之大,防震减灾任务之艰巨。

即使将来地震预报过了关,地震预报决策的落实和防震减灾中的很大具体工作,仍要靠地方地震部门去完成。

因此,无论是有预报的地震,还是无预报的突发性地震,地方地震部门部门都是处在防震减灾的第一线。

地方地震部门作为当地政府的职能机关,还要为各级政府编制大震应急方案和防震减灾综合对策,做好工程地震工作,开展防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以便在强震突然袭击的情况下,保证当地政府有条不紊地指挥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第2章地方地震工作的防震减灾功能和作用
地方地震部门分布面广,又处在防震减灾工作的前线,这就决定了地方地震工作在未来减轻地震灾害中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2.1地震监测预报功能和作用
地震监测预报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基础,因此,各地方地震部门根据当地震情监测的实际需要和条件,建立了适合本地区的地震监测系统(包括地方地震台站、企业地震台站、群众测报点和宏观哨等)、数据处理系统、地震通讯系统。

地方地震监测网的布设弥补了专业监测网的不足,与之形成了有机的统一整体。

如河南省地震台网中26个地震台,就有12个是地方台。

在短临前兆监测方面,地方还拥有一大批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和动物宏观观测网。

在观测技术上,遵照国家地震局制定的统一规范和技术标准,取得了高质量的观测资料,为地震预报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例如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5.9级地震前,焦作市地方台站观测到了较为明显的地震前兆异常后,提出了分析预报意见,上报到省地震局。

同时,把地震活动性分析意见及时向市政府作了内部汇报。

因此,地震发生时,焦作虽震感强烈,然而生产秩序井然,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没有收到影响。

这次较成功的预报,引起了市政府的重视和肯定。

由于地方地震工作有着覆盖面广、检测手段多而易行、耳目信息灵通的特点,在短临地震预报的监测及各种前兆宏观信息的获取识别方面比专业地震队伍有更明显的优势。

在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龙陵地震及其他一些地震中,地方地震工作者积极参与,捕捉到不少有价值的前兆信息,在分析预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正如焦作地震局局长在全国地方地震工作会议上所说:“如果说,过去我们曾对某些中强地震有过一定程度的预测预报,取得了一定实效的话,首先应归功于专群结合,归功于广大专群地震工作者。


2.2地震科普宣传教育功能和作用
在现今,地震预报还没有过关,而且限于国力又不可能对所有建筑物在短期内按要求防加固的情况下,提高社会和民众的地震知识水平和应急自防能力是地震减灾的重要环节。

地方地震工作面向整个社会,积极向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广大群众普遍宣传地震知识,增强政府和民众的震情观念与提高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这是地方地震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功能,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经常性工作。

2.3地震决策参谋功能和作用
地方地震部门作为当地政府的职能部门,对地震预报的决策和组织防震救灾工作,具有独特的决策参谋作用。

地方地震部门,根据自己对本区地震危险性的分析判断和对本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研究,进行综合性震害预测,及时为政府提供地震信息,对政府发布短
临预报决策和组织有效的防震防灾,具有重要的参谋作用;对震后震灾快速评估,组织紧急救援和震后恢复重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组织作用。

地震预报、震害预测和防震救灾等项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对震害的评估不仅要计算财产损失,还要考虑经济损失和社会心理影响。

这需要地方地震部门对本地区社会、经济、生产有深入的研究,对震前、震时、震后的地震灾害、次生灾害以及当地成灾条件、致灾因素,切实调查掌握。

这些综合性工作的开展与研究正是地方地震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同时,也只有地方地震部门才能胜任。

2.4工程地震评估功能和作用
从整体上考虑防震减灾,做好震前的工程抗震工作,要比地震后的抗震救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要大得多。

地方地震部门配合上级地震部门对本区的地震危害性进行评价;对工程场地进行烈度鉴定;对城市进行地震烈度小区划;对已有建筑进行抗震性能监测和加固,确保工程建筑能够抗御灾害性地震的袭击。

根据工程场地烈度的具体评价和城市小区划,进行抗震设计与规划使建筑物既安全,又合理,以避免盲目提高设防标准,为国家节省大量投资。

这些工作中,地方地震部门都能发挥组织、协调和辅助作用。

2.5地震应急对策功能和作用
地震对策是把地震监测预报成果、政府行政职能和公众参与行为综合起来,把减轻地震灾害的目标变为社会统一活动的行为。

防震减灾对策是减轻地震灾害最直接的活动。

各个地区、各级政府的地震总会对策要靠各级地方地震部门牵头来制定,其中,地震监测对策、防震抗震对策、地震社会宣传教育对策和震时的应急对策等主要通过地方地震部门组织实施,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最直接的防震减灾行动,尤其是震时应急对策,在遭受突发性地震袭击时,通讯交通等设施破坏,上级地震部门和领导又不能在短时间内赶到现场,这时的地方地震部门肩负着监视震情、宣传地震形势、安定民心、组织民众抗震救灾的重任。

因此,必须及早制定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地震应急对策,建设训练有素的地方地震工作队伍在未来防震救灾活动中是一支必不可缺少的主力军,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抗震救灾的实际效果。

第3章发挥地方地震部门防震减灾作用的关键是紧密依
靠当地政府
地方地震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在地震减灾中的作用,关键就是要仅仅依靠当地政府,真正起到政府机关地震减灾职能的作用。

综合防御中的地震监测预报、地震震害预测、工程地震、地震宣传教育、大震应急反应、救灾重建等多方面的工作,是涉及社会各部门、各层次的大型系统工程,单靠地方地震部门是无法完成的。

对于突发性地震,政府反应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地震减灾的效果。

因此,在整个地震减灾工作中地方政府处在最关键的位置上。

地方政府具有地震减灾的规划职能、教育职能、应急决策和指挥、协调职能。

地方地震工作只有仅仅依靠各级政府,自己的各项地震减灾工作才能得到支持,活动经费才能落实,地震工作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实际工作的难度才能得到社会和民众的理解。

只有这样,地方地震工作才大有用武之地。

不依靠政府,脱离社会,单靠地震部门孤军奋战,不仅不能在地震工作中取得成效,恐怕连日常工作开展都会困难,更谈不上地震减灾了。

紧密依靠当地政府做好地震减灾工作的关键,还在于地方地震部门要主动自觉地当好政府的决策参谋,积极承担社会地震减灾任务,认真编写强震应急预案和减灾工作方案,积极参与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论证。

克服单搞监测预报的倾向,把监测预报、地震减灾同时进行,真正做到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防御减轻地震灾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地震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地方地震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处在防震减灾的第一线,充分发挥地方地震部门的各项功能和作用,在防震减灾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因此,要大力加强地方地震队伍的建设,健全各级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为地震减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震出版社,1980
[2].冯德益等,近地震波速异常与地震预报,地球物理学报,vol.17,no.2,1974
[3].日本石原安雄、大沁胖等,现代城市与自然灾害,海洋出版社,198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