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2010年2月(总第110期)大众商务Popular Busi nessN o .2,2010(Cumu lati ve ly ,NO.110)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析陈沙沙(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四川南充637002)作者简介:陈沙沙(1983-)女,四川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助教摘 要 本文首先从揭示旅游业同自然资源、社会文化资源及生态环境资源的关系出发,以发展、协调、持续思想作为构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以系统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可比性、发展性原则作为构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旅游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旅游生态环境、旅游支持体系四个方面建立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旅游业;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2-0086-02旅游业是同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接触最多、最直接,同时又是对环境依赖最强的产业。

一方面,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物的排放场所和自然净化场所,也是旅游产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客观条件。

另一方面,当旅游产业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时,旅游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则能优化生态环境。

这是因为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把相对非最优的自然生态环境改造成理想的生态环境,甚至可以利用生态规律创造出人工生态环境,这对当今旅游者来说是相当大的吸引。

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还能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资金和技术,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优化,而生态环境的优化又为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和条件,从而使旅游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优化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实质就是旅游产业的环境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协调发展。

相反,如果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突破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时,产业的高速发展会导致对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使许多环境资源面临衰竭或再生受阻,从而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必然会导致废气物排放的大量增加。

所有这些最终将制约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旅游产业发展能力的削弱又会导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减弱,从而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导致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非良性循环。

旅游产业不仅比任何产业都更依赖自然、生态环境的质量,而且也是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沿领域。

这是因为,衡量旅游产业可持续性的尺度之一便是能使旅游者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具体表现为能够长久吸引旅游者来访,否则就意味着该地的环境和旅游资源的质量出现了令旅游者不可接受的变化。

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绩效,而且对于一个开放的社会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检验其可持续发展落实程度的试金石,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成功实现。

1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1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导思想(1)体现发展的思想。

没有发展,就没有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财富积累,而不是不要发展。

因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须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旅游产业的发展度,即能够判别一个国家旅游产业是否真正地在发展,这里侧重的是 量 的概念。

(2)体现协调的思想。

可持续发展强调 自然 社会 经济 这一复合体系的协同进化。

因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必须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旅游产业发展的协调度,即能够判别一个国家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之间是否平衡、效率与公平之间是否平衡、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是否平衡等等。

这里侧重的是 质 的概念和内在效率的提高,强调人们在发展旅游产业中的行为规范。

(3)体现持续的思想。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长期合理性。

因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估必须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旅游产业发展的持续度,即能够判别一个国家旅游产业发展的长期合理性。

这里侧重的是 时间 的概念,强调从时间上去把握旅游业的发展度和协调度。

从数量、质量、时间三个维度来表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评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指导原则,也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信息获取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1.2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原则1.2.1系统性原则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应包含环境、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指标体系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概括性。

(1)具有足够的涵盖面。

指标体系中所含有的指标应该尽可能反映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内容,有一个较全面的概括;(2)各指标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应是多个子系统组成的整体系统。

1.2.2可操作性原则构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把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变为可以量度、计算、比较的数字、数据,为规划、决策和管理等工作提供合理性依据。

指标的本质在于给具体的事物以明确的规定性,一般是对事物定性定量的描述。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当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应用尽量少的指标反映尽量多的内容,同时便于收集和计算分析。

1.2.3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遵循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律与特点,能够客观、真实地反应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发展态势。

1.2.4可比性原则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描述与评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程度与发展状况,指标尽可能采用通用的名称、概念与计算方法,它可以分解成若干子系统。

因此,应在不同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以有利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1.2.5发展性原则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持续的过程,在选取指标时,要将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相结合,利用静态指标反映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水平,利用动态指标预测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前景。

2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遵循以上指标选取原则,结合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从旅游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旅游生态环境、旅游支持体系四个方面建立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1旅游经济发展指标层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既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下转第94页)披露和财政金融政策的公布有密切关系。

同时,金融衍生品交易大都在柜台交易市场进行,相比股票市场来说,这一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很不完善,在金融创新中,各金融机构都把其金融产品的创造过程看作是商业机密,加上这些产品本身的复杂性,即使专业的投资者也往往感觉眼花缭乱,无法做到真实披露有关信息。

3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3.1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市场立法和监管体系作为二次虚拟的金融衍生工具,处于金融风险体系的 倒金字塔 的顶层,其结构的脆弱性明显,这要求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建立全面的立法和监管体系。

首先,尽快制定统一的 金融衍生品交易法 和 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法 ,以保证金融监管框架的稳定性、持续性和一致性。

再者,针对不同种类的金融衍生产品分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各类规范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

3.2衍生品市场和现货市场协调发展衍生品市场和现货市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稳妥建设现货市场建设,对于扩大衍生品市场规模,丰富交易品种,改善市场结构,完善市场功能,优化资源配置,乃至对于稳定资本市场,增强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现货市场交易量的扩大会大大刺激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衍生品市场反过来也会促进现货市场的发展。

从交易市场发展来说,打造现货和衍生品融为一体的市场,提供一个完整,价值链是市场发展的主要取向。

3.3鼓励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创新是金融衍生工具生命力所在,是其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

新产品创新能提供新机会,提供新的交易手段,产生新的盈利模式,因而能促进交易量的持续增长。

但我们还是要积极鼓励创新,目前我国的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在产品创新思路上,总结目前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推出人民币利率期权等衍生产品交易,丰富衍生产品品种,促进各类结构性的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不断丰富。

3.4完善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重大的信息披露及有关政策的公布均有严格的程序,泄密者和传播谣言者将会受到严惩,以保证交易公平、公正、公开。

金融衍生品必须相应披露信息,揭示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和风险,并且将信息披露与反欺诈条款相联结,亦即申请人信息披露义务原则。

探索新的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也是防范衍生品市场风险的重要举措。

对于各种社会需求的回应,我国急需发展衍生品市场,创造更多的衍生品。

金融衍生品的最大意义是提供了风险管理的工具。

对生产企业来讲,需要控制原材料价格剧烈上涨风险,需要防范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风险,需要规避利息支出突然上升风险,需要遏制外汇收入不断损失风险。

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则需要能为手中的有价证券提供套期保值的工具。

中国的企业目前有太多的风险需要转移却因缺乏工具而无法转移。

有了问题,我们就应解决问题。

即要满足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让金融衍生品为实体经济服务,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服务。

这应是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的最终目标及方向。

参考文献:[1]黄中南.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 . 商场现代化 ,2008.11[2]项俊波. 现代金融市场知识手册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3]陈. 金融衍生品浅谈 . 时代经贸 ,2008.4[4]刘士余. 危机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 .中金在线,2009.3[5]张庆龙. 中国还要发展金融衍生品吗 .中国经济网,2008.10.[6]李立功. 关于我国金融创新的问题及建议 . 政策研究 ,2008.1[7]方琼,周昂.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浅析 . 时代经贸 ,2008.3[8]郑秀君. 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历程分析及启示 . 财政金融 ,2008.7(上接第86页)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发展,带来了国家经济实力提高、国民收入增长、旅游市场开放竞争、旅游投入增加等成果,对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该指标层包括以下指标:旅游产业收入占GDP的比重:该指标用于衡量旅游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般说来,旅游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越大,说明旅游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能力越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越有物质保障。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在评价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时,常用该指标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入境旅游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判定该国是否为主要的目的地国家,该指标主要用于评价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外创汇能力。

旅游业从业人员占劳动力就业比重:该指标主要评价了旅游业的就业带动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