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颅底骨折PPT课件

颅底骨折PPT课件


15
颅内积气、颅内感染
颅内感染的观察与护理:颅底骨折最严重的 并发症是颅内感染,做好脑脊液漏的护理,能 有效的预防颅内感染的发生。颅底骨折脑脊液 漏液早期呈血性,以后逐渐转为清亮,如漏出 液的含糖量较高,可因试纸测定,即可明确诊 断,在护理中我们不仅要观察脑脊液漏液的颜 色、性质、量,还要采用正确体位疗法,耳漏 采取头高及患侧卧位,鼻漏采取半坐位(30-60°)、做好五官清洁、避免用力擤鼻、咳嗽, 预防便秘等。
16
颅内积气、颅内感染
颅内感染的观察与护理: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及 心理护理。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特别脑损伤 较轻者对疾病缺乏足够重视,要告知其重要性, 使病人了解颅底骨折的相关知识,保持良好心 态,积极配合治疗。应特别重视脑脊液漏停止 后又再次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应仔细询问患 者脑脊液漏发生时间、当时的体位、流量多少、 颜色及有无诱因并及时报告医师。
10
治疗
2、手术治疗合并症 : (1)脑脊液漏不愈达一个月以上者,在抗感染 前提下,开颅手术修补硬脑膜,以封闭漏口。 (2)对伤后出现视力减退,疑为碎骨片挫伤或 血肿压迫视神经者,应在12小时内行视神经 管减压术。
11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2
高颅压、低颅压症
高颅压、低颅压症观察:在护理中严密观察患 者有无头痛、呕吐、反应迟钝、嗜睡等颅内压 改变表现,同时正确区分高颅压及低颅压。高 颅压时脉搏缓慢有力、血压偏高、腰穿压力在 1.96Kpa以上,站立时与平卧时头痛无明显改 变;低颅压时脉搏细弱、血压偏低、腰穿压力 在0.78Kpa以下,平卧位时头痛减轻。
13
高颅压、低颅压症
高颅压、低颅压症护理:高颅压症根据医嘱 正确使用脱水剂,正确记录24 h出入量及脑脊 。 。 液量;床头抬高20 -30 ,以利颅静脉回流; 给予氧气吸入,保持气道通畅;高热者,积极 降温;避免用力排便、咳嗽等增高颅内压诱因。 在护理低颅压症时,向患者讲解病情,指导患 者平卧休息,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低颅压症 状严重时予头低脚高位,增加液体摄入,促进 脑脊液分泌,必要时配合医生处理。
护理措施
2、病情观察 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1)明确有无脑脊液外漏 (2)估计脑脊液外漏的量 (3)注意有无颅内继发性损伤:颅底骨折病人可合 并脑组织、血管损伤。导致癫痫、颅内出血、继 发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因此应严密观察病 人的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及肢体活动等情况, 以及早发现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的早期迹象。 (4)注意颅内低压综合征:剧烈头痛、眩晕、呕吐、 厌食、反应迟钝、脉搏细弱、血压偏低。 23
19
脑脊液漏的护理
四 禁 三 不 二 要 一 抗
禁止作耳 道填塞 禁止冲洗 禁止滴入 药液 禁止做腰 穿
不擤鼻涕 不打喷嚏 不剧烈咳 嗽
取仰卧位 头下垫干 净布巾
抗生素治疗
20
常见护理诊断
有感染的危险 与脑脊液外漏有关。 潜在并发症 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 颅内低压综合征。

21
护理措施
1、预防颅内感染,促进漏口早日闭合 (1)体位:抬高床头15~30°,头偏向患侧。 (2)维持局部清洁:每日清洁外耳道、鼻腔或口腔, 指导病人勿挖鼻扣耳,注意不可堵塞鼻腔。 (3)避免颅内压骤升:指导病人勿屏气排便、咳嗽、 打喷嚏等。 (4)对于脑脊液鼻漏者,不可经鼻腔进行护理操作, 禁忌作腰穿。 (5)注意有无颅内感染迹象,如头痛、发热等。 22
颅底骨折
朱玲玲
1
概述
多因强烈的间接暴力作用 于颅底所致,常为线型骨折。 颅底部的硬脑膜与颅骨贴附 紧密,故颅底骨折时易撕裂 硬脑膜,产生脑脊液外漏而 成为开放性骨折。颅底骨折 常因出现脑脊液漏而确诊。
2
颅底骨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颅盖骨折延伸而来。 暴力作用于附近的颅底平面。


头部挤压伤,暴力使颅骨普遍弯曲变形 所致。
17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观察:颅底骨折时伴有动、静脉及静脉窦损伤, 但以颈内动脉损伤的机会最多、危险性也最大。 常发生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创 伤性假性动脉(TPA)。二者均有鼻出血、视力 下降、头痛等临床表现,但搏动性突眼和球结 膜充血与水肿淤血。颅内血管杂音为TCCF典 型表现,TCCF出现大多在头部外伤后一个月 内。TPA表现为伤后延期脑出血,在头部外伤 后2~3周,TCCF、TPA一旦破裂均可引起大 量鼻出血,短时间会引起失血性休克。
14
颅内积气、颅内感染
颅内积气的观察与护理:颅内积气患者多表 现为头痛呕吐,在护理中应注重患者主诉,询 问患者头部活动时有无气过水声,若患者头痛 剧烈、呕吐频繁,应警惕颅内积气增多引起颅 内压增高。少量颅内积气可自行吸收,颅内积 气逐渐吸收,是在脑脊液漏彻底停止后,因此, 要告知患者在脑脊液漏彻底停止后,仍应保持 安静维持治疗1~2周,避免剧烈咳嗽、用力 排便等,以免脑脊液漏与气颅再次发生。
3
颅底骨折的分类
颅前窝骨折 颅中窝骨折 颅后窝骨折
4
临床表现
骨折部位 脑脊液漏 瘀斑部位 可能累计的脑神经
颅前窝
鼻漏
眶周、球结膜下 (熊猫眼征)
乳耳漏
听神经、面神经、
颅后窝

乳突区、咽后壁
少见
5
颅前窝骨折 :熊猫眼征
6
颅后窝骨折
7
18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护理: 护理中要勤于观察病人,严密观察病 情早期变化先兆,争取在未出现严重鼻出血前 即给予有效治疗。一旦出现严重鼻出血,首先 吸除气道内血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 内插管或气管切开,监测生命体征等,同时予 快速补充血容量、颈总动脉压迫、鼻腔填塞等 抢救措施。若出血不停或反复大量出血需行 DSA检查,以明确出血血管,决定迸一步处 理方案。
脑脊液鼻漏的鉴别
脑脊液鼻漏早期多为血性,须与鼻衄区 别,可以用尿糖试纸检测进行鉴别。
8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CT检查
9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单纯性颅底骨折无须特殊治疗,主要观察 有无脑损伤及处理脑脊液漏、颅神经损伤等合 并症。当合并有脑脊液漏时,需防止颅内感染, 禁忌填塞或冲洗,禁忌腰椎穿刺。取头高体位 休息,尽量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和擤鼻涕。 静脉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多数漏口在伤后1~ 2周内自行愈合。超过一个月仍未停止漏液者, 可考虑手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