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概论

第三章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概论

在第三级地质构造景观内部,还可以再 分三类:一是地壳升降运动遗迹旅游资源, 二是褶皱构造旅游资源,三是断裂构造旅 游资源(包括节理和断层)。
四、地震遗迹旅游资源
五、火山活动遗迹旅游资源
近年来,欣赏火山喷发、探险休眠火山口已逐近成为世 界旅游业的亮点。
第三节 地貌类旅游资源
一、概述
地貌是地球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于地表 物质的结果,是地球上各种地表形态的总 称。
古生物化石可分为古植物化石﹑古动物化石和古生物遗迹 化石三大类。
作用:古生物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及 其进化的科学依据,同时还是重要的地质遗迹以及宝贵﹑ 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
开发方向:主要有国家地质公园﹑古生物化石公园﹑恐龙 博物馆等。
开发实例:新昌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四川自贡恐龙博物 馆﹑西峡恐龙蛋化石群。
(一)标准地层的功能和开发方向、实例
作为地质类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地 层剖面有两大功能:一是科学考察;二是 科普知识教育。
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 如:云南昆明晋宁梅树村寒武系剖面,宁
夏六盘山地质剖面,常山黄泥塘达瑞威尔 阶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等等。 、
(二)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化石是指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 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主要包括各种植物﹑无脊椎动 物﹑脊椎动物等的化石及遗迹化石。
名山的特点
第一,优美的自然风光。中国的山水景 观从审美的角度,可分为雄、奇、险、秀、 幽、奥、旷、野八大类。
第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传统名山 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 以推溯到中华民族形成之初。
名山的分布
中国的名山,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湿润 区,以低山和中山为主。它们在地域上的差 异,首先表现为“南秀北雄”。如天下雄之泰 山、天下险之华山、天下秀之峨眉、天下幽 之青城山,均为名山的代表。
第3讲 地质地貌类世界遗产
3.1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第一节 概述
自然界除了气象、气候等自然资源之外, 绝大多数自然资源的形成均有赖于地质地 貌条件。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武陵峰林、 长江三峡、天涯海角、黄果树瀑布、钱塘 江涌潮、济南泉水、五大连池等我国誉满 全球的旅游景点,其形成都与该地的地质 地貌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势相反。
内力作用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化, 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壳原有的组成 和构造改变,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单一化发展。 一般来说,内力作用控制着外力作用的过程和发 展。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5分, 台湾花莲地区发生里氏7.2级 强烈地震
地貌类旅游资源是具有观赏价值和一定 吸引力功能的地表形态的总称。
二、山岳旅游资源
(一)旅游价值
1.峰峦起伏,风景秀丽,自然风光迷人 2.气候宜人,是剩下避暑胜地 3.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结合使山岳更具特

(二)主要类型 1.登山探险型山岳 2.休闲观光型山岳
(三)我国的山岳旅游资源 1.历史文化名山 2.宗教名山
一、地质作用的定义
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 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称地质 作用
二、地质作用的分类
地质作用的自然力是地质营力。按照能 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外力作用和 内力作用。
三、地质作用能量(力)的来源 产生地质作用的力。来自地球内部的称为内能,
主要有地内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化学能 和结晶能。来自地球外部的称为外能,主要有太 阳辐射热、位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
二、矿物、岩石、矿产类旅游资源
(一)观赏岩石 1.岩浆岩 2.沉积岩 3.变质岩
(二)观赏岩 (三)矿产富聚低旅游资源
一﹑观赏岩石
1 ﹑岩浆岩主要包括花岗岩和流纹岩,其中花岗 岩分布最为广泛,地球上的大多山体都是有花岗 岩构成。并且,大多山体都表现为显著地隆起地 形,形成一些奇特的造型,具有形态美(雄伟美﹑ 奇特美﹑险峻美 ﹑ 畅旷美﹑幽静美),可以开展 观赏性旅游活动。 著名景点有:黄山﹑普陀山﹑海南的天涯海 角等等。 而流纹岩是一种酸性喷出岩,典型实例如我 国著名的雁荡山灵峰会随着天气的不同变化,会 分布以不同的形象出现,令人叹为观止。
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唐山的 7.8级大地震,顷刻间成为一 片废墟。
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喷 发时发散的炽热气流。
从帕里库廷火山喷发 的熔岩掩埋了这个村庄, 只留下教堂的塔楼未被 覆盖。
Back
白头山天池图
第二节 地质类旅游资源
地质类旅游资源三大特点:
1、一个区域风景点的总格局是由该区域 的地质总骨架所决定的,因此,地质类旅游 资源是其他旅游资源的构成基础;
2、变质岩是指即成的岩石进入地下新的环境,经受高温、 高压及灼热的气体和液体的作用,矿物成分重新排列而形 成的岩石。
主要有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片岩和板岩、千枚岩等。 主要景点:庐山、五台山。
四大道教名山之——龙虎山
四大佛教名山之——五台山
三、地质构造旅游资源
地质构造景观从规模上可以分为三级: 第一级为陆海构造景观(大陆与海洋景 观);第二级为大地构造景观(山地、平 原、盆地和高原景观);第三季为小型褶 皱和断裂。
黄山仙桃石
黄山飞来石
黄山猴子观海
四大佛教名山之——普陀山
沉积岩和变质岩
1、沉积岩是原有岩石被破坏后,其物质成分重新积聚堆 积起来,或是由动植物遗体直接堆积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中的石灰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喀斯特地貌,云 南路南石林和广西桂林市我国最为典型的石灰岩景区。另 外红色砂岩岩层很厚的地方可以形成丹霞地貌景观,武夷 山、龙虎山、齐云山均属丹霞地貌;石英砂岩也是沉积岩 的一种,其最大的特点是层理清晰,给人强烈的节奏感, 著名景区就是以奇著称的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
2、一些地质类旅游资源具有科学研究和 观赏的双重价值,适合开发成为专项科学考 察活探险旅游项目;
3、地质类旅游资源一般具有不可再造性, 所以要注意保护。
地质类旅游资源的分类: ➢ 一、地层古生物旅游资源 ➢ 二、矿物、岩石、矿产类旅游资源 ➢ 三、地质构造旅游资源 ➢ 四、地震遗迹旅游资源 ➢ 五、火山活动遗迹旅游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