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单体和引发剂的精制一、实验目的1. 掌握单体和引发剂精制方法;2. 复习并巩固回流,重结晶及减压蒸馏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试剂的纯化对聚合反应而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极少数的杂质往往会影响反应进程,离子聚合反应对杂质尤为敏感,杂质浓度要求更低;而阴离子聚合反应还需绝对无水。

聚合之前试剂的纯化是必需的。

固体单体常用的纯化方法为结晶和升华,液体单体可采用减压蒸馏、在惰性气氛下分馏的方法进行纯化,也可以色谱分离纯化单体。

单体中的杂质可采用下列措施加以除去:1、酸性杂质(包括阻聚剂酚类)用稀碱溶液洗涤除去,碱性杂质(包括阻聚剂苯胺)可用稀酸溶液洗涤除去。

2、单体中的水分可用干燥剂除去。

如无水CaCL2,无水Na2SO4、CaH2或金属钠。

3、单体通过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或硅胶柱,其中含羰基和羟基的杂质可以除去。

4、采用减压蒸馏法除去单体中难挥发的杂质。

单体纯度的检测,可用化学分析法、物理常数法、光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来测定。

在聚合温度下容易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皆可作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

从分子结构看,它们具有弱的共价键或易分解产生气体。

聚合温度处于40℃-100℃,引发剂的离解能应为100k J/mol-70kJ/mol,过高或过低,引发剂将分解太快或太慢。

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有如下几种类型:(1)偶氮类引发剂:常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于40 ℃-65 ℃聚合和偶氮二异庚腈(ABVN),后者半衰期较短。

偶氮二异丁腈的重结晶溶剂主要是醇类,如,乙醇;也可用水-乙醇混合液或甲醇、乙醚、甲苯、石油醚等作溶剂进行精制。

熔点为102-103℃。

(2)有机过氧化物:常用过氧化苯甲酰(BPO),用于60℃-80℃聚合,过氧化异丙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以上几种引发剂为油溶性,适用于本体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BPO提纯常采用重结晶法,一般用氯仿作溶剂,以甲醇作沉淀剂进行精制,只能将BPO在室温下溶于氯仿中,不能加热,易爆炸!(3)无机过氧化物;如过硫酸钾(KPS)和过硫酸按(APS),这类引发剂溶于水,适用于乳液聚合和水溶液聚合。

(4)氧化-还原引发剂;活化能低,可在较低的温度(0 ℃- 50℃)引发聚合反应。

水溶性的有氧化剂过硫酸盐、过氧化氢以及还原剂Fe2+,NaHS03和草酸等;油溶性的氧化剂有氢过氧化物、过氧化二烷基:还原剂有叔胺、硫醇等。

自由基聚合对溶剂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对于离子型聚合而言,则要求溶剂绝对无水。

阴离子聚合常使用四氢呋喃(THF )作为溶剂,THF长期放置产生的过氧化物,能终止阴离子聚合反应,因而需要用适当还原剂除去这些过氧化物。

三、实验内容1. 引发剂的精制(AIBN);2. 单体精制(甲基丙烯酸甲酯)四、实验步骤1、引发剂AIBN的精制:在装有回流管的50ml锥形瓶中加入25ml、95%乙醇于水浴上加热至沸腾(注意加沸石!),迅速加入2.5g偶氮二异丁腈使其全部溶解(回流时间不要超过十分钟),热溶液迅速抽滤,滤液冷却后得白色结晶体,抽滤后,结晶体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干燥、称重,测熔点。

附:BPO的精制:在100ml烧杯中加入5g过氧化苯甲酰和20ml氯仿,不断搅拌使之溶解过滤,将滤液滴加到50m 甲醇中,有沉淀出现。

将白色针状晶体过滤,用冰冷的甲醇洗净抽干。

重结晶两次后,将晶体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干燥、称重。

测熔点,产品放干燥瓶保存于干燥器中。

过氧化苯甲酰的溶解度(20℃)溶剂溶解度(g/100ml)石油醚0.5甲醇 1.0乙醇 1.5丙酮14.6氯仿31.62、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精制:商品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含有少量阻聚剂,如对苯二酚等,可用10%氢氧化钠水溶液将其洗去。

把大约等体积的碱液和单体放在分液漏斗中进行洗涤2-3次,用蒸馏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每升单体加100克)半小时,必要时振荡。

干燥后的单体加入稳定剂(CaCl2)约1克/升,在干燥氮气下进行减压蒸馏,按下表中的沸点与压力的关系收集馏分。

沸点(℃)30 40 50 60 70 80 90 101压力mmHg 53 81 124 189 279 397 547 760附:苯乙烯(PS)的精制:商品苯乙烯,为了防止其聚合,加入适量的阻聚剂,如对苯二酚等。

使用前必须将阻聚剂除出。

通常用5-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数次(每次碱液用量为苯乙烯的10-20%),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为止,无水氯化钙干燥,减压蒸馏按下表中的温度与蒸气压的关系收集馏分。

若对苯乙烯的要求纯度更高,可用5A分子筛干燥两天,再用氢化钙干燥一天,加入少量烷基锂,在保持棕红色情况下,减压蒸馏。

苯乙烯的沸点与压力的关系沸点(℃)44 60 69 76 79 82 102 125 142压力mmHg 20 40 60 80 90 100 200 400 700五、思考题1、商品中的烯类单体为什么要加阻聚剂?2、如何检测单体的纯度?3、为什么需要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引发剂的精制?4、对于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选用应遵循哪些原则?实验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一、实验目的1.学习自由基本体聚合的特点和实施方法;2.学习有机玻璃棒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体聚合是指单体仅在少量引发剂存在、或直接在热、光和辐照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

本体聚合具有产品纯度高和无需后处理等优点,可直接聚合成各种规格的型材。

但是由于体系黏度大,聚合热难以散去,反应控制困难,结果导致产品发黄,出现气泡等,影响产品质量。

本体聚合进行到一定程度,体系黏度大大增加,大分子链的移动困难,而单体分子的扩散受到的影响不大。

由于链引发和链增长反应照常进行,增长链自由基的终止受到限制,结果使聚合反应速度增加,聚合物分子量变大,出现所谓的“自动加速效应”。

更高聚合速率导致更多的热量生成,此时,如果聚合热不能及时散去,会使局部反应“雪崩”式地加速进行而失去控制。

因此,自由基本体聚合中控制聚合速率使聚合反应平稳进行,是获取无瑕疵型材的关键。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定形聚合物,有高度的透明性,称为有机坡璃。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密度小于聚合物的密度,在聚合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体积收缩。

为了避免体积收缩和有利于散热,工业上往往采用二步法制备有机玻璃。

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下, 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初期半稳态反应,当转化率超过20%之后,聚合体系粘度增加,聚合速率显著增加。

此时应停止第—阶段反应,将聚合浆液转移到模具中,低温反应较长时间。

当转化率达到90%以上后,聚合物业已成型,可以升温使剩余单体聚合。

三、化学试剂和仪器化学试剂:甲基丙烯酸甲酯(已纯化),AIBN(已重结晶),硬脂酸(选用)仪器:水浴锅、电动搅拌器、三口瓶、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干燥试管。

四. 实验步骤1预聚物的制备将20mL甲基丙烯酸甲酯与20mg准确称取、经重结晶的AIBN加到配有回流冷凝管及电动搅拌器的三颈烧瓶中,搅拌至AIBN溶解,水浴加热,升温至80℃,在该温度下反应约30min, 体系达到一定粘度,停止加热,冷却至50℃(冷却前可加入0.15g硬脂酸,搅拌溶解)。

(室温溶解,搅拌2min后,加热升温到80℃,再开始记时。

)2 浇铸和灌模将以上的预聚物小心分别灌入预先干燥的试管中(浇灌时可预先在试管中加入干花等装饰物,加入的饰物一定要干燥以防产生气泡),浇铸时注意防止烧瓶外的水珠滴入。

3 后聚合将灌好的预聚液的试管口塞上棉花团,放入55℃左右水浴中反应约20h,注意控制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容易使产物内部产生气泡。

然后再在烘箱中升温至100~105℃反应约2~3h,使单体转化完全,完成聚合。

四、思考题1、自动加速效应是怎样产生的?对聚合反应有那些影响?2、制备有机玻璃,各阶段的温度应怎样控制,为什么?3、用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制备有机玻璃,为什么厚度越大,加入的引发剂量越少?实验三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一、实验目的1、了解乳液聚合的特点、配方及各组份所起作用;2、掌握聚醋酸乙烯酯胶乳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二、实验原理乳液聚合是自由基聚合的实施方法之一,具有聚合体系散热容易,反应速度快,产品分子量大,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为高分子树脂合成工业、橡胶工业、涂料工业及黏合剂工业等广泛采用。

单体在水相介质中,由乳化剂分散成乳液状态进行的聚合,称乳液聚合。

其主要成份是单体、水、引发剂和乳化剂。

引发剂常采用水溶性引发剂。

乳化剂是乳液聚合的重要组份,它可以使互不相溶的油-水两相,转变为相当稳定难以分层的乳浊液。

乳化剂分子一般由亲水的极性基团和疏水的非极性基团构成,根据极性基团的性质可以将乳化剂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和非离子型四类。

当乳化剂分子在水相中达到一定浓度,即到达临界胶束浓度( CMC )值后,体系开始出现胶束。

胶束是乳液聚合的主要场所,发生聚合后的胶束称作为乳胶粒。

随着反应的进行,乳胶粒数不断增加,胶束消失,乳胶粒数恒定,由单体液滴提供单体在乳胶粒内进行反应。

此时,由于乳胶粒内单体浓度恒定,聚合速率恒定。

到单体液滴消失后,随乳胶粒内单体浓度的减少而速率下降。

乳液聚合的反应机理不同于一般的自由基聚合,其聚合速率及聚合度式可表示如下:;式中N为乳胶粒数,N A是阿佛加德罗常数。

可见,聚合速率与引发速率无关,而取决于乳胶粒数。

乳胶粒数的多少与乳化剂浓度有关。

增加乳化剂浓度,即增加乳胶粒数,可以同时提高聚合速度和分子量。

而在本体、溶液和悬浮聚合中,使聚合速率提高的一些因素,往往使分子量降低。

所以乳液聚合具有聚合速率快、分子量高的优点。

乳液聚合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聚合反应完成后,最终形成高聚物的“胶粒”。

这些胶粒由于受到乳化剂分子的保护而稳定,因此,在宏观上形成稳定的乳液。

向乳液中加入盐类物质(如NaCl),可使乳液破坏而凝聚,称为破乳,籍可将高聚物沉析出来。

乙酸乙烯酯乳液聚合机理与一般乳液聚合机理相似,为使反应平稳进行,单体和引发剂均需分批加入。

乙酸乙烯酯在水中有较高的溶解度,且容易水解,产生的乙酸会干扰聚合,因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乙酸乙烯酯的自由基比苯乙烯自由基更活泼,链转移反应更加显著。

工业生产中习惯用聚乙烯醇来保护胶体,实际上常常同时使用两种乳化剂,以起到更好的乳化效果和稳定性。

聚醋酸乙烯酯(PVAc)胶乳漆具有水基漆的优点,粘度小,分子量较大,不用易燃的有机溶剂。

作为粘合剂时(俗称白胶) ,木材、织物和纸张均可使用。

三、化学试剂和仪器化学试剂:10%聚乙烯醇,乳化剂OP—10,乙酸乙烯酯(纯化)、过硫酸铵、碳酸氢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仪器设备:水浴锅、电动搅拌器、三口瓶、回流冷凝管、温度计,滴液漏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