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制度导论
比较政治制度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s
“书本必须要由科学来指引,而不是由
书本来指引科学。”
————弗兰西斯﹒培根
教材
主编: 曹沛霖,复旦大学教授、博导;
陈明明,复旦大学教授、博士;
唐亚林,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
政府的鲜明特征是能够维持其使用强力的权力。
国家
国家指由政府、人口和领土所构成的政治共同体。 –永久的人口 –明确的领土 –一个政府 –处理与他国关系的资格 –
——1989《蒙得维的亚公约》
国家的核心特征:国家在其疆域内控制着暴力的合法使用。
(国家整合了暴力与权威___马克斯﹒韦伯)
几种不同国家观念
课程学时分配
讲课内容 导论:政治制度的分类和比较研究 第一讲 西方国家宪政制度概述 比较立法制度 比较行政制度 讲课学时 4 8 10 8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比较司法制度
比较政党制度 比较选举制度
8
10 8 8 64
欧洲联盟的政治体系 总计
导论:政治制度的分类和比较研究
地理含义的国家(Country) 民族含义的国家(Nation) 政治含义的国家(State) 民族nation:“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
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 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马克思)。
国家state:在既有领土上运用主权进行统治的合法主体。
第三编 当代政治制度基本类型
– – – –
第十章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 第十二章 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制度 第十三章 非国家实体政治体系——欧洲联盟
第一编 比较政治制度概述
第一章 国家、宪法与政治制度
– – –
第一节 国家、国家形式与政治制度 第二节 宪法与政治制度 第三节 战后宪法与政治制度的发展
目的
重点
表现
逐个对国家进行分析
方法
对政治现象的感性理解
政治解释的三种方法
1.实验性的研究方法 2.统计学方法 3.比较分析方法
可行性、实用性差 无法避免未分析变量的出现 对未分析变量进行解释
政治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
– –
解释的不完整性:未分析因素必然存在 预测的或然性:预测结果只是较有可能发生
学习、借鉴和批判外国的政治制度,起码的前提就
是对这些制度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唯有在全面了解当代
世界的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有 比较有鉴别地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一)西方政治制度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二)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二、基本概念框架
王浦劬:“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
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 系。”
张友渔:“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的经济基
础的上层建筑和集中表现,是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之间 权力斗争的关系,同时也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分配和运用 的关系。”
词典:“政治就是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和
内容简介:本书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 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一部讨论当代世界各主要政治制度的教材。
本书各章从理性价值和工具价值的视角出发,以现代民主制度的原则为 切入点,对当代世界主要类型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发展趋 势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并对政治制度形成和运行的社会、经济、政治 和文化背景进行较为全面的描绘,视野广阔,脉络清晰,论述系统,有 助于读者在比较分析中更深入地了解各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以及进 一步认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点和特点。
而是法律关系。
“人民主权”论: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卢梭)
主权
【法】让﹒布丹(1529-1596):不受限制、不可分割的立法权。 【英】威廉﹒布莱克斯通(723-1780):每个国家存在且必须存在一 个至高无上的、不可抗拒的、绝对的、不受限制的权威,此地位唯有 主权居之。 早期主权倡导者试图为正在诞生的国家中央权力的正当性进行辩护, 支持社会的最高权威集于一体。(主权国家)
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是政治科学的分支学科。
–
独立学科的形成是在二战以后。美国政治学者加布里埃尔 · 阿尔蒙德(Gabriel A. Almond)1980年出版《比较政 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是该学科的奠基之作。
研究范围:宪法、政府、政治体制、政治组织、政党、利益
集团、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政治行为、政治过程等。
(一)政治
(Political)
(二)政治制度
(Political Regime)
institutions)
(三)政治体制(Political (四)政治系统(Political
system)
(五)国体、政体、政权结构形式
(一)政治
亚里士多德:政治就是“城市生活”。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 马克思:政治表现了“阶级之间的斗争”。
第二编 基本原理与综合比较
第四章 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与形 式
– – – –
第七章 代议制度
– – – – –
–
第一节 政治权力来源的人民主权原 则 第二节 人民行使权力的代议制原则 第三节 民主制度权力结构中的分权 与分工原则 第四节 民主制度运作的法治原则 第五节 现代民主制度的形式 第一节 选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选举原则与选举过程 第三节 选举制度的意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现代政党的产生与发展 政党制度的类型 政党的地位 政党机构与组织原则
导言 第一编 比较政治制度概述
– – –
第一章 国家、宪法与政治制度 第二章 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 第三章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
第二编 基本原理与综合比较
– – – – – –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与形式 选举制度 政党制度 代议制度 政府行政制度 司法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主要介绍当代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
度、民主机制,以及这些制度机制在各国的具体实 践。即分析当代不同国家各类政治制度的共性和特 性。
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了解各类政治制度在社会、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学会鉴别和善于吸收 各类政治制度中一切于我有用的治理和管理经验。
一、政治制度比较的原因和意义
第二章 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
–
– –
第一节 政治制度的社会经济基础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变迁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关系的两种模式 第一节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的两重性 第二节 政治制度变迁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政治制度过程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第三章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
–
– –
主权:国家用来为社会制定和加强规范的最终合法权力。
(社会内部权威的最终来源。主权者是共同体内部最高和 最后的决策者。)
– –
对内主权:特定疆域内的立法权。 对外主权:主权者对其疆域的司法裁量权的国际承认。
权威:统治的权利(服从的义务)
合法性:视为正当而被普遍接受的权威。
具有合法性的政府:政府的权威获得广泛认可,是政府稳定与
列宁:政治是“经济集中体现”,政治是“一种艺术”。
伊斯顿:政治就是“关于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马基雅维里:“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
韦伯:“政治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
孙中山: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 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奥克肖特: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全面管理的进程。 米勒:一个由观点和利益最初不同的人们组成的群体作出普遍接受且对群 体自身构成约束力的集体决定并以此作为共同政策加以实施的过程。 夏夫利:对公共问题作出合理公共决策的方式,政治由公共选择所构成。
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任何阶级 的政治都以保护本阶级的利益和取得统治地位为目的。”
政治的必要性源自于人类生活的集体特征。政治是不可避免
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人类活动。
政治是组织试图通过协调其成员间的分歧从而作出具有约束
性的集体决策的行为。 – 政治是一种集体行动 – 政治假定观点多样性 – 政治通过讨论与劝说来调解分歧 – 政治决策成为群体的权威性政策
政治的内容实质是价值(利益)的权威分配。 政治的目的是达成妥协一致、协调特殊利益。 在社会生活中,政治的具体外延形态为政治行为、政治组织
、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
政府
政府是负责为社会制定公共政策的机构。狭义上指决策机
构的最高政治层级(总统、总理、政府部门首脑、内阁成 员)。
政府提供了政治得以发生于其中的结构框架。
效能的基础。
韦伯把权威分成三种: – 传统的权威(Traditional Authority):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君主) – 魅力感召的权威(Charisma Authority):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领袖) – 合理合法的权威(Legal Authority):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 (官僚)
政治学、比较政治学、比较政治制度
一、政治制度比较的原因和意义
二、基本概念框架 三、政治制度的基本类型 四、研究政治制度的方法
政治学、比较政治学、比较政治制度
政治学就是关于国家政治制度的学问,它始于国家,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