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沼气池生态养殖模式
水位 41 40 44 41 40 50
秋 菌种 20 20 20 20 20 20
主粪 39 40 36 39 40 30
说明: 1、以池主体垂直高度确定加水、加菌种、加粪厚度,0气压时料水平衡总高始终 保持1米,使料液体积不变。2、水温必须在20度以上,60度以下,菌种才能快速活 动。3、每10厘米池高需菌种18(桶)担,加入总量须详细计算。4、厌氧发酵期间 ,每天搅拌3次,初产气放臭气2次,即可点火。5、粪料碳氮比例25:1,PH值6.8-7.4 之间。6、禁止用自来水作酵水,禁止生粪入池启动,禁止加秸杆。7、无菌种生粪强 行启动时,只能在6月1日至10月31日之间投料。
• 搞好后续技术服务。(不能重推广轻服务) • 配制专门添加沼液的畜禽日粮,降低饲养成
本。
五、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治理成本和沼气产品成本高(排污费低于治 理费) 。7.5元/m3粪水,发电>0.7元/kwh
• 技术人员缺乏。 • 后继管理和服务体系薄弱。(使用过程中还
存在安全问题) • 大、中型沼气池的前期处理仍造成一定的污
染。
六、与国外存在差距
• 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辅助政策 • 我国目前拥有的沼气反应器条件比较低下,存在结
处理;消化器(沼气池);出料的后处理;沼气的 净化、储存和输配。
(顾树华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院)
• 集约化畜禽场沼气工程 利用粪便制取沼气的全套工程设施 ,包括原料的
预处理、厌氧消化、沼气净化及输配、发酵残留物 后处理以及工艺流程的控制、监测五个部分组成。
(顾树华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院)
育苗
果园滴灌
种蘑菇
五、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养殖场规模、沼气池容积与其它元素不配套 ,造成二次污染。
• 国家对养殖业发展政策与沼气工程发展政策 不一致,导致户用沼气池发酵原料供给不平 衡。
• 大中型沼气池投资大,一个万头猪场沼气工 程初始投入一般为150-200万元,再加上其它 费用就更高,投资回收期较长。
国家大力提倡的一种治理养殖污染的措施。
二、沼气工程
1、国家的发展思路 • 实施沼气工程,解决农村能源。 • 实施沼气工程,建设生态家园。 • 实施沼气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实施沼气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实施沼气工程,解决养殖污染,发展生态农
业,实现废物循环利用。
二、沼气工程 2、国家政策 • 2002年,中央2号文件把农村沼气建设列入
西北的“五配套”
3、启动原料的粒水比
)
厘米 粪类
水位
春 菌种
主粪
水位
奶牛粪
53
15
32
65
黄牛粪
50
15
35
60
猪粪
55
15
30
67
猪+牛
54
15
31
65
牛+猪
53
15
32
65
马+猪
60
15
25
70
(严飞,2007。千阳县农村能源办
夏 菌种 10 10 10 10 10 10
主粪 25 30 23 25 25 20
性的,易被吸收利用。
(李典荣,2005。)
(金家志,1992。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金家志,1992。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4、发酵产物及其特性
• 沼渣营养丰富,尤其是腐殖酸含量高, 可 达到10%~24%(杜红波,2005)。且具有 营养元素齐全、肥效高、品质优等特点,N ,P,K 含量分别比露天粪坑和堆沤肥高出 60%,50%和90%,作物吸收率比露天粪坑 和堆沤肥高出 20%,是农林生产的理想优 质用肥(戴敬等,2009。)。
有效地将寄生在畜禽粪便中的细菌性病原、 病毒性病原、寄生性病原及虫卵沉降杀灭 (张济,2008。),并能使其中的有机物 得到有效分解变为易于吸收利用的物质溶解 于发酵产物中。发酵后的产物为沼气、沼渣
、 沼液。
4、发酵产物及其特性
• 沼气有效能值高,热效率比较稳定,使用方 便,其技术经济性仅次于液化石油气。(张 济,2008。)1 立方米沼气的发热量为 20800~25122 千焦。(戴敬等,2009。) 1 m3 沼气完全燃烧后,能产生相当于 0.7kg 无烟煤(1kg标准媒)提供的热量。
24:1
0.25
0.15
0.05
0.31
0.11
0.05
4
羊粪
64.6
30.5
12:1
0.6
0.45
0.25
0.33
0.18
0.24
5
人粪
81.5
16
5:1
0.8
0.4
0.3
(含氯相对较高)
6兔粪72.4Fra bibliotek1514:1
0.63
0.3
7
鸡粪
50.5
25.5
6:1
1.63
1.54
0.85
4、发酵产物 畜禽粪便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处理后,能
、废渣 •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利用、改善生产条
件 • 形成新的产业—设计、施工、副产品生产销
售、配套设备加工
二、沼气工程 4、沼气 4.1 概念:一种可燃气体
主要成份:
甲烷CH4 55-65% 二氧化碳CO2 30-40% 少量H2S,CO,H2,O2等
4.2 产生—分解发酵 (顾树华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院
构复杂、技术要求高、管理困难的问题。 • 在综合利用(如沼气发电)方面的技术及设备较落
后。 • 我国沼气主要用途是作为农村生活能源,其实现经
济价值很低。 • 规模和速度与形势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
七、建议
• 合理调整畜禽养殖布局、控制畜禽养殖规模 。
• 养殖数量与沼气池容积及其它诸要素要合理 配置,实现良性循环。
“六小工程”。 • 2003年,中央决定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 • “十一五”规划,从2006年起,将大幅增加
农村沼气建设投资力度,加快普及户用沼气 。 • 2006年~2009年连续4年中央“一号文件”又 明确提出要“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入”。
二、沼气工程
3、作用 • 生产清洁能源—高效、可再生能源 • 治理环境污染—处理粪便、垃圾、有机废水
三、畜禽养殖-沼气工程结合养殖模式
1、概念
就是以畜禽养殖为中心,以沼气为纽带,把养 殖业与其它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使畜禽粪、尿和污 水通过沼气池发酵,变废为宝,使废物得到综合利 用、节约资源、提高效益,形成一条良性循环的生 物食物链,最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可持 续发展的一种生态养殖方式。
三、畜禽养殖与沼气工程结合模式
5、运行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 沼气池容积与养殖规模要配套。 • 避免病畜尤其是患肠道传染病病畜的粪便进入沼气
池。 • 饲喂加入抗生素饲料及治疗期间的畜禽粪便不能入
池。 • 每次加料不能过多。 • 刚消过毒的圈舍畜禽粪便不能冲进沼气池。
四、畜禽养殖与沼气工程结合养殖模式效果
• 实现了畜禽粪便排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循 环利用
2、分类 • 南方的“三结合” • 北方的“四位一体” • 西北的“五配套”
南方“三结合”
南方“三结合”
(叶夏等,2007。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与能源技术推广总站)
(王芳等,2006。华农)
(骆四明等,2006。华南农大热带 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北方“四位一体”
北方“四位一体”
西北的“五配套”
1、养殖污染现状
• 一头(只)畜禽就是一个污染源,一个畜禽养殖场 就是一个大的污染物排放场。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 已成为我国农村地区污染的主要来源。
• 据测定,一个万只养鸡场 年产粪便360吨,一个百 头养牛场年产粪便680吨,一个千头养猪场年产粪 便达2000吨以上。(张桂花等,2007)
• 国家环保总局2000年在全国23个城市进行的调查发 现,全国9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 评价,60%的畜禽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
一、养殖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 二、沼气工程 三、畜禽养殖-沼气工程结合养殖模式 四、产生效果 五、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 六、与国外的差距 七、建议
一、养殖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 1、养殖污染现状。
• 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所造成 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2000年我国每年畜禽粪便产 生量已达 19 亿 t,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 2.4 倍,其 中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粪便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 30%,畜禽粪便化学耗氧量的排放量已达7118万吨 ,远远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 ,其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2、养殖造成的危害
• 污染空气和土壤。 • 水体污染。 • 传播人畜共患病。 • 影响畜禽的自身生长。
3、国家的政策
• 2001年,出台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 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
• 2002年制定了《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 GB18596-2001) • 要求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实施减量化、无害化
(成都大唐人沼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西子畜牧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
项目简介: • 时间:建于1997年 • 技术: UASB+SBR • 容积:500立方米 • 总投资:130万元 • 日处理能力:150吨/天 • 日产沼气:500立方米/
天
内蒙古蒙牛澳亚牧场沼气示范工程
• 处理存栏10000头奶牛粪 污。总容积10000立方米 ,CSTR工艺,中温发酵,日产 沼气11000立方米,储气柜 1000立方米。发电装机容 量1250kw,日发电24000 度。
• 设计单位:农业部沼气科 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