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质量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政治教学工作,参加考试人数33人,人均48.4分,合格率为9﹪,优秀率为0.
二试卷分析
今年试卷使用了不少创新题型。
23题第3问给出了一幅漫画,让学生针对漫画内容自己设计问题并回答,着重考查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第24题基于中国国情讨论人口及人口构成问题,请学生制作表格,并根据表格数据对比,质疑“农村人口多是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之一”的判断,着重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从全卷看,试题看重考查学生能否对知识多角度进行再现、迁移和归纳整理,能力考查的意图十分明显。
试卷以“我的青春我的梦”主题教育活动情景引出22至25题,其中25题又分解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中国、青春之世界、青春之我,构思精巧又贴切自然、立意高远又能接地气。
试题幽默生动,比如摸麻将打东风是某些家庭的“家风”、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人生的选择如同穿衣”等说法,幽默生动,表明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再是刻板的说教。
同时,试题类型在呈现形式上积极创新。
选择题中的“4幅漫画式”、“不规则组合式”等新题型,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创造性地解答问题提供了可能。
非选择题中的“表格式整理信息”、“设计问题并回答”等新题型,充分发挥情境材料在能力考查中的作用,注重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概括与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
试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第I卷的选择题关注时政热点,突出地域特色,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丝绸之路新起点、打击网络谣言等年度热点新闻作为命题素材。
将正确的价值观念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引领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传递正能量。
非选择题则以“青春系列”为主线,贯穿第II 卷始终,设问贴近学生生活,有小清新之感,激发初中学生的答题热情。
三存在的问题
1、少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卷面不够整洁。
专业术语和口头用语分不清,未能体现出学科特点。
2、部分同学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的多层面,还不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思维的深度不够,看问题比较狭隘。
有的题目,问题稍微变化一点学生就说不请,纠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正确理解题意。
知识不能灵活应用。
3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有许多查阅性的做答题,学生却不能及时正确的寻找到答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时对课本的熟悉程度不够。
4、思想上不重视,学生老认为开卷考试很简单,没必要在本学科上花费太多的气力和功夫。
四、努力方向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总结,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加强对中考的研究和中考信息的把握。
多年的教学经验,无一不能说明加强中考研究的重要性。
也有力地说明了把握中考信息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和中考复习中,要认真研究中考动态,从而把握中考的热点和复习的重点,做到中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通过多渠道获取中考信息,加强对学生的中考模拟训练,使学生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解题的灵活性。
3、切实落实新课改,改善课堂教学,抓好目标引导。
(1)每节课必须让学生目标明确具体。
因而在每节课前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仔细确定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去学习。
(2)以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主。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让学生独立阅读完成问题,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开展小组讨论交流,互帮互学。
教师主要只是给学生指导和给问题学生适当的引导。
(3)当堂测评,及时进行教学反馈。
(4)每周确定周目标,每周实行周过关测评。
不能达标的同学实行二次过关。
实质就是"周周清"。
在对"周周清"中对学生实行分层要求,兼顾到学生的巩固和学有所得。
使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
4、狠抓优生的培养。
九年级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体现,能为上级学校培养多少合格的新生是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
所以在教学中以目标调控狠抓优生的培养。
加强对优生的挖掘、培养和辅导。
力争把想学习,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都能培养升入高中。
校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