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

浅谈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

浅谈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快速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均衡,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谋生。

以缓解家庭压力,改善生活条件。

随着外出务工的人数不断增加,留守儿童现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

作为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有着不同于其他儿童的教育问题。

为此,本研究以留守儿童界定,“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以及“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2-035-01
一.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务工。

这使得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人持续增加,成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

现如今留守儿童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随之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如学习困难,自卑,叛逆等。

可见,对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有着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二.留守儿童概念界定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乡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家属或亲戚监护的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

而更大一点的,比如已经上初中或者高中的学生,我们称之为“留守中学生”。

三.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活问题
留守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等抚养,溺爱是大多数隔代教育的共性,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多数老人认为“苦了谁也不能苦了孩子”,“能为孩子做多少就做多少”,老人们替孩子操办了一切,以至于有些留守儿童上初中以后,自理能力不强。

例如:我班的曾玲玲(化名)同学,刚来学校一周,在生活上就很不适应,问她原因,方得知,她是一位留守儿童,爸妈都去广东打工,从小在外婆家住,周末回去由外婆监护,生活上的事都由外婆来照顾。

现在脱离了外婆,来到我们学校读书就出现了生活上的脱节,衣服不会洗或洗得很慢,不会整理床铺,打理卫生等,生活自理能力不强。

2.学习问题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老人,文化水平较低,有的甚至不识字。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家长又不能对其进行辅导,对孩子的学习不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这样一来,孩子学习就会很吃力,学习成绩也就越来越差,使其学习积极性就越来越差,因学习上产生的困难又导致其厌学,逃学,进而产生辍学的念头。

3.心理问题
父母外出,留守儿童只能由隔代亲人或其他亲属监管。

因体力,知识,或教育能力等多方面原因,使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有的迁就放任,有的十分冷淡,漠视孩子需要交流的思想要求。

很多留守儿童认为与监护人“无法沟通”也不愿与监护人沟通。

比如:我班的刘亮亮(化名)同学,父母长期在广东从事建筑行业,
疏忽对孩子心理的了解,孩子也不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

因此,双方在沟通
上产生矛盾。

作为班主任的我,每次与她沟通时,一提到父母与她的关系,她就
会潸然泪下,并告知她与父母无法沟通,每次父母与她联系时,往往以争吵结束。

她感受不到父母给予的关爱,只有严格的管束压制,而她认为这样的做法和她理
想中的需求不一致,因此她不愿与父母沟通。

4.人际交往问题
一些留守儿童因身体或心理上的缺陷而产生自卑心理,在面对新环境和新同
学时往往会感到无助,不愿与新同学交流,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

当遇到困难
或烦恼时,又不知如何排解。

如:我班的覃辉辉(化名)同学,因父母去广西百
色市打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陪伴与关注,再加上其不善于言谈,导致他与同学
交往时出现问题,如:下课时总是一个人呆在座位上,不与同学交流;学校举行
各种活动时,他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愿与同学合作。

四.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
1.用情感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对亲子教育缺失的留守学生,我应该更加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状况,以师
爱弥补父爱和母爱的缺失。

我既要做良师益友又要做严父慈母,对那些问题行为
颇多的留守子女要有信心,诚心和恒心,帮助他们找回自信。

既要对他们在思想
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学习上加以辅导,也要对他们生活上给予关心和指导,培养
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对他们的业余爱好进行引导和指导,教育
留守子女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我还应让“留守子女”体会父母外出打
工的艰辛,感受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和关心,并逐步认识自己应关心长辈,刻苦学习,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2.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我经常组织各种业余兴趣小组,鼓励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开展丰富多彩
的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集体氛围和心理环境,在活动中鼓励留守学生
主动与同学交往,交流,注重培养他们乐于合群,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他们感受
到生活的乐趣,培养积极的情趣情感;让他们感觉到虽远离父母却仍然能享受到
家庭的温馨。

如我可以通过班级的团队会,主题班会开展关爱四部曲活动。

第一步:体验劳动艰辛,当一回家,干一天家务活;第二步:面对现实大家谈,说当
家的滋味,讲述父母外出打工时的遇到的苦难和心理感受;第三步:放飞理想写
一写,给在外地务工的父母写一封信;第四步:情系“留守子女”冷暖,开通家长
热线电话,班主任同留守子女建立“临时父子(女)”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心理疏
导和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3.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作为班主任的我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以及监护人进行沟通,将留守儿童的
学习情况,思想情况和行为表现,及时的反馈给家长。

利用周末或假期家访留守
儿童家庭,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更进一步的了解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

此外,学校
还应对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提供相应的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增强其安全意
识和家庭教育能力,让留守儿童能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在家庭教育和学校
教育的有效结合下,通过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管理机制,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加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等多种途径,留守儿童才能够健康成长,更好
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志樵.刘延庆,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最新学校与教育系列丛书.20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