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山镇双建村稻虾共作情况介绍
螺山镇位于洪湖市西南部,国土面积140.83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约占60%,耕地资源比较丰富,是全市“稻虾共作”发源地和主产区之一。
螺山镇紧邻洪湖市区,351国道和洪监高速纵观全境,京珠高速、随岳高速近在咫尺,地理优势明显。
螺山镇低洼田块多,水域面积大,本镇大力发展稻虾共作,一直以来是洪湖稻虾连作的领跑者。
通过有效探索农村土地实行有效流转找到突破点,不仅发挥示范效益,更努力打造现代农业板块。
螺山镇充分利用紧邻洪湖大湖和长江的水资源优势,从21世纪初开始发展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2006年双建村推广“稻虾连作”种植模式,通过近十多年的发展,“稻虾连作”已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水产养殖产业成为螺山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经过十余年的“稻虾共作”,养殖农户已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能,镇委镇政府多次组织技术指导、养殖培训,把最新养殖技术运态输送到各养殖农户。
“一田双收”的稻虾综合养殖模式在我镇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和壮大。
目前全镇发展稻虾连作面积4.6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近5万亩。
水产品总量2.4万亩,其中小龙虾产量近万吨,渔业总产值超3个亿,2017年实现亩产稻谷过千斤,小龙虾250斤,亩产纯收入6000元以上。
尤其是重阳树和伍家窑合村并组后(双建村)稻虾连作面积达4798.5亩,占全村养殖面积的43%,是我镇建设稻虾连作的示范村。
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求实创新、焦距发展,细化工作措施,出台了引导扶持政策,科学、有序的推进我镇稻虾综合种养。
目前,随着稻虾连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除了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生态保护外,还可每亩增收2000-6000元不等。
螺山镇以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目标,全力打造洪湖口子镇、水产特色镇、生态示范镇、乡镇旅游名镇、现代水利示范小区,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事业,特别是水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