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电解精炼工艺 PPT
铜电解精炼工艺
主要内容
一、铜电解精炼概述 二、铜电解精炼理论基础 三、铜电解精炼主要工艺条件控制及操作实践 四、阴极铜质量控制 五、铜电解液净化
电解精炼的目的:将火法精炼产出的 阳极铜进一步提纯,并回收有价金属 的过程。
1、铜电解精炼概述
跨别 投产时间 设计能力(万吨/年) 电解槽总数(台)
5-6跨 1997年
22
1.5极间距
极间距离通常以同名电极(同为阳 极或阴极)之间的距离来表示。
1.3 阴极
始极片的尺寸通常比所用阳极的尺 寸略大,即比阳极铜板长10~60mm, 宽20~70mm;始极片的厚度由很多 因素来决定,如对电解铜质量的要求、 所采用的电流密度、机械加工能力、电 解周期等。
永久不锈钢阴极板。
1.4 电解液的循环
电解液循环的作用
通过电解液循环对溶液 起到搅拌作用,使电解 槽中各部位的电解液成 份更趋于一致,并将热 量和添加剂传递到槽中。
为℃。提
高电解液的温度,能改善Cu2+的传质条件,有利于降低电解液的粘度,使
飘浮的阳极泥容易沉降,增加各种离子的扩散速度,减少电解液电阻,从而
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降低电解槽的电压降,以减少铜电解生产的电能消耗。
成分
H2SO4 Cu2+ Ni2+ As3+ Sb3+ Bi3+ Fe3+
含有贵金属和硒、碲等稀有金属的阳极泥,作为铜电解的 一种副产品另行处理,以便从中回收金、银、硒、碲等元素。
2、铜电解精炼工艺分类
铜电解工艺按阴极的不同类型主要分为:
传统电解工艺
PC电解工艺
有始极片生产 制作工序流程 长
无始极片制作工
电序 解 流程短
机械化、自动化 程度高
5-8跨
9-10跨
传统电解
每槽始极片数量的确定
Nc=I/DkFc
=电流/电流密度*始极片面积 =22000/280*0.86*0.88*2 =52
槽子长度=52*85+200*2=4820 槽子宽度=880+55*2=990 槽子深度=880+105+200=1185
铜的电解精炼,是将火法精炼的铜浇铸成阳极板,用纯铜薄 片作为始极片(阴极片),相间地装入电解槽中,用硫酸铜和 硫酸的水溶液作电解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上的铜和电 位较负的贱金属进行电化学溶解进入电解液,而贵金属不溶, 成为阳极泥沉于电解槽底。在阴极,铜离子得到电子,在阴极 结晶析出,得到产品阴极铜,而其它电位较负的贱金属不能在 阴极上析出,留于电解液中,待电解液定期净化时除去。
10
512
7-8跨 2004年
15
9-10 跨
2010年
18
合计
43
736 784 2032
电解槽数量确定
电解槽数量N=(设计产量*106)/(生产天数*小时*作业率*电流*电效*1.186) N=(150000 *106)/(350*24*96%*22000*97%*1.186) N=150000/204 N=736
(1)比铜显著负电性的元素:锌、铁、镍; (2)形成不溶化合物的元素:铅、锡; (3)比铜显著正电性的元素:银、金、铂族元素; (4)电位接近铜但较铜负电性的元素:砷、锑、铋;
阳极上的铜 和比铜更负 电化溶解 电性的金属
以离子状 态进入电
解液
比铜更正电 性的金属和 某些难容化
合物
不溶于 电解液
以阳极泥 形态沉淀 于电解槽
如果技术条件控制得当,那么在阳极和阴极上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阳极反应(铜和一些杂质的氧化反应): Cu-2e=Cu2+ E0Cu/Cu2+=0.34V
阴极反应(铜的还原反应) : Cu2++2e=Cu E0Cu/Cu2+=0.34V
2、阳极杂质在电解过程中的行为
铜电解精炼的阳极板是一种含有多种元素的合金。除去主金属元素铜之 外,通常可将阳极铜中的杂质分为以下四类:
为了在铜电解中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除了控制阳极铜的化学成 份外,还要求阳极具有良好的物理规格。
阳极板内在品质主要指主金属铜的品位和杂质含量,根据云铜电解生 产的特点和要求,进入电解生产的阳极铜化学成份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阳极外形品质主要指阳极板的块重、厚薄、弯扭、平直度、飞边、毛刺、 鼓包、气孔、冷隔层和夹渣等控制指标。
PC电解
电解液循环系统设备流程图
主要内容
一、铜电解精炼概述 二、铜电解精炼理论基础 三、铜电解精炼主要工艺条件控制及操作实践 四、阴极铜质量控制 五、铜电解液净化
1、铜电解精炼电极反应
铜电解精炼过程,主要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铜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后以 Cu2+的形态溶解,而Cu2+在阴极上得到电子以金属铜的形态析出的过程。 除此之外,还不可避免地有Cu+的产生,并引起一系列的副反应,使电解过 程复杂化。
Cl-
含量(g/L)
150170
40-60 <25 7~15
<1
<1
<4 <0.5
1.2 阳极
阳极耳部分为两种,一种是两耳一长一短,另一种阳极两耳一样大。
成分:Cu≥99.0% 块重:285±5kg 规格:900
×840大m小m耳
成分:Cu≥99.0% 块重:270±5kg 规格:870
×对84称0m耳m
经过过滤,滤除电解液 中所含的悬浮物,以保 持电解液具有生产高质 量阴极铜所需的清洁度。
21
下进液上出液方式: 优点:电解液充分混合,减少浓差 极化,浮在液面上的悬浮物易从漏 斗溢出,电解槽内的温度、溶液成 份、添加 剂成份分布都很均匀。 缺点:电解液流动方向与阳极泥沉 降方向相反,不利于阳极泥沉降, 影响阴极铜质量,增加贵金属损失 。
主要内容
一、铜电解精炼概述 二、铜电解精炼理论基础 三、铜电解精炼主要工艺条件控制及操作实践 四、阴极铜质量控制 五、铜电解液净化
1、主要技术条件
1.1 电解液的成分及温度
铜电解精炼所用的电解液为硫酸和硫酸铜组成的水溶液。这种溶液导电
性好,挥发性小,且比较稳定,使电解过程可以在较高的温度和酸度下进行。
电解液中的铜离 子在阴极上电化 析出成为阴极铜
电解液中比铜更 负电性的离子聚 集在电解液中在 净液时除去
综合回收其中的 金、银、硒、碲 等稀贵金属
铜电解车间的电路联接
同一跨电解槽间连接为串联; 电解槽内同名电极间为并联;电 解槽内相邻阴、阳极间连接为串 联。
1.阳极导电排,2~4中间导电板,5.阴极导电排